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永豐倉 俱州治西

養濟院 州治東南

布政分司 州治東南

按察分司 州治西南

府公館 布政分司西

沂水縣治 ,屬州,在城中。元至治三年,縣尹苑華重修。明永樂二十年復修。正德六年賊燬。八年,知縣汪淵重建。中為正堂,旁為庫,西為典史廳,南為箴石亭,列曹吏房於左右。前為儀門,門內為獄門,外為土地祠,為清軍、管糧二廳。正堂後為川堂,為後堂,為知縣宅,縣丞、主簿、典史宅,為吏舍,分置於左右。外為大門,建譙樓於上,《申明》《旌善》二亭列於旁。

稅課局 :在南門外,裁革。

陰陽學

醫學 在城東北

僧會司 在梵眾寺

道會司 東門內街北

存留倉

預備倉 俱在縣治西北。

養濟院 在城東南二里。

察院行臺 在縣治南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

日照縣治 屬州,在城中。洪武二年建,弘治十五年,知縣白汝舟重修。中為正堂,東為典史廳,西為鑾架庫,東為架閣庫。正堂後為知縣宅、主簿宅、典史宅,前為吏舍。於東西堂之南為箴石亭,列曹吏房於左右。儀門內為獄,外為土地祠,中為大門。《申明》《旌善》二亭列於外之東。

陰陽學

醫學 縣治外

僧會司 在普照寺

道會司 在寺右

預備倉

廣豐倉 俱在縣治北

養濟院 在縣治南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南,今廢。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

公館 在縣治西北

青州府學校考        府志

本府

府儒學 舊在府治西北,明洪武五年,詔建齊藩知府李仁徙建西南。元太虛宮故址,中為

先師廟:東西兩廡,前為「廟門」 ,門之東為「名宦祠」 ,西

為鄉賢祠,皆南向。前為泮池,跨一石橋。又前為櫺星門,建坊於左右。左曰「德配天地」 、「道貫古今」 ;右曰「刪述《六經》」 、「垂憲萬世。」 廟後為明倫堂,東西列四齋:志道、據德、依仁、游藝。齋之南,東為文卷房,貯頒降書籍。西為儲樂庫。堂之後為教授宅,左右為訓導宅。四所由東廡後稍南達於學門。在昔櫺星門及學門俱東向。正統九年,僉事李安改南向。十四年,知府陳勳、通判周韶撤而新之。天順四年,知府趙偉重修,學士劉定之記。成化三年,知府李昂繼葺,學士商輅「記。」 弘治十四年,知府杜源建號舍於廟之西南二十間,提學副使邵寶記。正德十年,知府朱鑑復加修葺。嘉靖十年,遵詔建敬一亭,在廟正西,刻御製《敬一箴》及「註釋視、聽、言、動、心」 五箴。亭之前為啟聖祠,亭之後為庖湢室。嘉靖四十三年,知府杜思修。萬曆四年,知府李學道、張世烈繼修其後,學宮甚圮,萬曆三十年,知府趙喬年盡撤其舊而重建之。明末傾圮殆盡。

皇清康熙十一年,僉事鄭牧民捐俸重修,廟貌鼎新。

益都縣儒學 舊在城內西南,明洪武十年,知縣黃正德遷建東北。中為

先師廟東西列兩廡,前為「廟門」 ,門之東為「敬一亭。」

亭之後為啟聖祠,門外為櫺星門,前為泮橋,橋南為大成坊。門之右為學門。由西廡後達於明倫堂,旁列二齋,「《博文》、約禮。」 堂之後為教諭宅,左右為二訓導宅,而號舍居東廡之後。「宣德間知縣賈純、正統間知府陳勛、天順間知縣董淵、成化間知府李昂、知縣周信、弘治間知縣金祿、正德間知府朱鑑,相繼修葺。萬曆」 四年知縣楊植繼修。二十六年知縣吳宗堯繼修。三十三年知縣鄭繼芳建奎光樓於大成坊之左。崇禎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