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115

此页尚未校对

養濟院 在小東關

布政分司 縣治西

按察分司 縣治東

府公館 縣治南

諸城縣治 在正北,城下即密州故治。洪武元年,改為縣,知縣金汝穆增修。弘治十二年,知縣鄧萬斛拓修庫樓。嘉靖中,知縣鄭坤增建正廳、退思堂,中為正堂,右為典史廳,前為箴石亭,東西列曹吏房,前為儀門。儀門外左為土地祠,東西列小廳,為丞、簿分理處。正堂東為庫樓,後為退思堂,又後為知縣宅,左為縣丞「宅,右為主簿宅。左轉南為典史宅,為吏舍,為馬房。」 右轉南為獄,前為大門,建譙樓於上門之外。迤東為陰陽學旌善亭,西為醫學申明亭。

稅課司 在守禦所右,裁革。

僧會司 在華嚴寺

道會司 在《玉虛觀》。

存留倉 在明教隅

預備倉 凡八處,今圮廢。

豐盈倉 在縣東隅

養濟院 在旬宣坊西

察院行臺 在雙門內。嘉靖三年,知縣李宗樞貿民地建,始為兵備道行署。十四年,知縣張桂改「察院行臺。」

布政分司 在西市。洪武初,知縣金汝穆建。按察分司 ,在肅綱街。「洪武初,知縣金汝穆建,始為察院行臺。」 嘉靖十四年,知縣張桂「改為按察分司。」

府公館 在「城隍廟」 東,舊驛址。

蒙陰縣治 在城內正北。元延祐二年縣尹武秀創建。明洪武「三年知縣柳玉、十年知縣胡彥藩,永樂間知縣王礪,天順間知縣魏本、楊泰,成化間知縣白良輔,弘治間知縣毛紀、伏章,正德間知縣田藍相繼修。」 六年為流賊兵燬。嘉靖元年青州左衛經歷康一鵬重建。中為正堂,旁為架閣庫,東為典史廳,前為箴石亭,列曹吏房於左右。又前為儀門。儀門之內,左為土地祠,右為獄正堂,後為川堂,為後堂。又後為知縣宅,左為縣丞宅,右為主簿宅,右南為典史宅,為吏舍。外為大門。《旌善》《申明》二亭列於東西。

陰陽學

醫學 縣治西

僧會司 在南竺壽聖寺。

道會司 在太清觀

預備倉 在西門北

城子義倉 城西十五里,今廢。

孟莊義倉 城東北二十五里。今廢。

養濟院 在東關

布政分司 在東門外

按察分司 在縣南。洪武二年建。

府公館 在東門外

昌樂縣治 舊在城東南。洪武三年,署縣事密州同知李益徙建東北,即今治也。中為堂,知縣方天然修。左為幕廳,右為庫,為後堂。知縣李錞建。又後為知縣宅,東為縣丞宅,西為主簿宅,東南為典史宅,西南為吏舍。正堂前為箴石亭,左右列曹吏房。中為儀門,儀門內為獄,前為大門,上建譙樓。知縣方天然、黃軏、徐琮相繼修。「旌善」 、「申明」 二亭,在察院西。

稅課局 縣治南,裁革。

陰陽學

醫學 縣治東南

僧會司 在臥佛寺

道會司 在玉霄宮

預備倉

養濟院 「俱縣治西。」

察院行臺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縣治東

莒州州治 在朝元坊。明洪武元年,知州趙麟重建。弘治二年,知州林璿修。中為正堂,旁為吏目廳,為庫房,前為箴石亭,左右列曹吏房。為儀門,門內為獄,為土地祠。儀門外列廊房十餘楹。正堂後為川堂,為耳房,為後堂。又後為知州宅,東為同知宅,西為判官宅。吏目宅。外前為吏舍,為大門,上為譙樓、申明亭、旌善亭,列州左右。稅課局 在州治東。

陰陽學

醫學 在州東北

僧正司

道正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