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六十三卷目錄

 青州府部彙考五

  青州府公署考

  青州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二百六十三卷

青州府部彙考五

青州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

府治 在城東北。古在城西北,即元益都路總管府。明洪武五年,詔建齊藩,知府張思問移城東南。十四年,知府周彥皋又移城東北。天順中,知府趙偉建。成化初,知府李昂、正德中,知府朱鑑、嘉靖初,知府江珊相繼修。嘉靖四十三年,知府杜思重修。中為正堂,南為箴石亭,今改為坊。東西相夾為庫,後為川堂,扁曰「自公」 ,為後堂,扁曰「出政」 堂,後有亭樹題名碑。東為架閣庫,南為讀律堂,西為軍器庫,南為資深堂。知府杜思建。堂前東西吏房凡十五,東吏房,雜科、收科、總科,禮房,將盈庫,架閣庫,西兵,北兵,南刑,北刑,南工房。承發司,經歷司,照磨所。正堂東為經歷廳,循東有夾道,北為同知宅,為經歷、照磨宅,今改為正宅。正堂西為照磨廳,為鑾駕庫。循西有夾道,北為通判宅、推官宅,又南為通判宅,直西為理刑廳,為司獄、司。儀門外東土地祠,為清軍廳,西為寅賓館,南為捕盜廳。公署常居顏神鎮。大門外列陰陽醫學於左右,今改為總鋪。

稅課司 在北門內,今廢。

布政分司 原係青州衛北兵仗局,萬曆四十年,副使高第、知府王家賓等改建。

按察分司 東門內。宣德十年,參政王哲建。中為正堂,東西列廊房,前為露臺,為儀門,正堂後為川堂,西為庖舍,左右為書吏房,後為小軒。兵備道 在南門內稍東,今為參府公署。益都縣治 附郭。舊在城西北,洪武八年移西南,十四年移東北,其址即晉之「燕行宮」 ,金之統軍司,元之普照寺。中為正堂,堂之東為庫樓,為後堂,為知縣宅,左縣丞宅,右主簿宅,為典史宅,為典舍。正堂。南為箴石亭,今改為坊。旁列曹吏房、架閣庫。中為儀門,東為土地祠,為寅賓館,西為獄。又東為馬房,今廢。南為塞門,旁列收糧舍十八間。「申明」 、「旌善」 二亭列於大門左右。嘉靖中,知縣張鎬、張舜臣、胡宗憲、何廷錦相繼修稅課局 ,在顏神鎮,裁革。

外州縣

臨淄縣治 舊在城西北。洪武四年,知縣歐陽銘移建於城中。正德六年,流賊燬,知縣馬暹復建。中為正堂,前為箴石亭,左右列曹吏房。中為儀門,東為土地祠,西為獄,為馬房,中為大門,建譙樓於上。正堂後為退思亭,又後為知縣宅,左為縣丞宅,右為主簿宅,為典史宅,為吏舍。大門外,列《申明》《旌善》二亭於左。

惠民藥局 嘉靖二十六年知縣衛心建稅課局 在縣治西,裁革。

陰陽學 「縣治西南。」

僧會司 在西天寺

道會司 在龍華觀

永平倉

濟農倉 俱在縣西南

預備倉 今廢

養濟院 縣治西南

察院行臺 在望京門內,即縣舊治。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

博興縣治 在城東。元末兵燬,洪武元年,知縣趙文奎建。中為正堂,為川堂,堂之東為庫,西為馬房,又後為知縣宅,東為縣丞宅,為典史宅,西為主簿宅,前為吏舍。正堂前為箴石亭,左右列曹吏房。儀門外東為土地祠,西為獄,南為大門,建譙樓於上,《申明》《旌善》二亭列於外。

陰陽學

醫學 俱縣治西

稅課局 縣治西南,裁革。

僧會司 在景德寺

道會司 在西門內

預備倉 在縣治西

養濟院 在縣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