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時水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淄河橋 在縣城南一十二里。

古人道口橋 在縣城東五里。

新店橋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

申家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白兔坵橋 在縣北二十里。

石人橋 在縣東五里

劉家石橋 在縣北八里。

採家橋 在縣西八里

徐家石橋 在劉家橋南五里許。

博興縣

利城鎮 ,在縣東三十里。係鹽徒要路。

黃店村 在縣北一百里。係盜賊之區。

柳橋鎮 ,在縣南二十里。係鹽徒要路。

陳虎店鎮 在縣西二十五里,係盜賊之區。于家林村 在縣東北四十里,接高家度鎮,係鹽徒要路。

東安橋 朝宗門外

南寧橋 迎秀門下

西泰橋 通濟門下

北清橋 拱極門外

登瀛橋 迎秀門南

歌薰橋 南門外。鄉民王秉信重修。

迴瀾橋 在城東

順城橋 在東營

大石橋 城東十里

小石橋 :城東十五里。鄉民韓秉正等重建。會昌橋 :在灣頭店,原名「通濟橋。」

孟家橋 城南五里

逯家橋 城西南六里

傅家橋 城西南六里

王家橋 城西南十里

堰上橋 城西南十里

閘上橋 城西南十二里。

利見橋 城南十二里。鄉民白所知等建造。柳橋 城東南二十里。鄉民韓希典等重建。「輻湊」 橋 城南十里。鄉民曹敏學等重建。開泰橋 柳橋南鄉民張彥樂等重建。

景行橋 城南十里。鄉民曹敏學等重建東魯橋。

西魯橋 俱城南二十五里。

藺膠橋

李家橋

任家橋 俱城南三十里。

通濟橋 在院莊社。小清、孝婦二水合流,南通臨淄,北通蒲臺。

王家橋 在城南三十里。

倪家橋 東南一十里

楊家橋 東南二十五里。

黃家橋 東南二十五里。耿商等修。

大吾橋 楊朝先等修

金家橋 東四十里。劉門殷氏募修。

廣財橋 城南四十里

發祥橋 :城南四十里。知縣翁兆雲建。

高苑縣

鄭家店 在縣東北三十里。係鹽徒必由之路。柴家店 ,在縣北十五里。係鹽徒要路。

田鎮 ,在縣西北三十里。係盜賊出沒,鹽徒經行之路。

岔河橋 在縣西南十里。鄉官張希稷、希召重修。

通濟橋 在縣南五里

西城橋 久廢,邑人張蘭馨同子生員日宣捐金增為石橋。開封知府王之都有記。

袞龍橋 原土築。邑人王寧捐金同馬九常增修為石橋,封通判。邑人郭如松有記。

廕子橋 縣南五里,跨小清河。明萬曆十八年,道士趙逢時募緣建,因路名「廕子道」 ,故以名橋云。

新橋 縣西關之南,相連三座。河決,平地水深數尺,行人苦之。邑序班張燧捐貲創建。

樂安縣

南路大王橋 ,去縣二十里,居民五百家,與彭家道口相連,鹽徒經由之路。

東路 從王家岡來,過高家港,過王家店、「小張郭,過臨淄大夫店,令住王家店咽喉之地,守之。」 西路 從新鎮來,過新店、田家莊、新集碑寺口,往博興縣,宜防守。

中路 從小清河起,過神堂、燕兒口、尹家店、石村,過楊趙,往大夫店去,定令在石村守之。塘頭寨 添義民,率領民壯與百戶協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