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歷城縣 函、歷諸山導其前,鵲華群峰抱其後,明湖蕩漾,濼水縈環,宛有江南之勝。

《章丘縣 》東控長白之雄,北枕女郎之秀。山盤龍虎,水統淯漯。

鄒平縣 跨清河而控長白,襟黃山而帶沙河。淄川縣 群山阻障,般水瀠洄。

《長山縣 》山據長白之雄川,受九河之會。《新城縣 》鐵山四腳峙其東西,烏水、清河經其左右。

《齊河縣 》「清河左遶,沃壤連封。」

《齊東縣 》「四郊平曠,三河遶迴。」

濟陽縣 濟水達於枯河,古屯雜於林莽。《禹城縣 》地。有貝丘之高原,川有釜河之故道。臨邑縣 東連濱、棣,西控德、博。

長清縣 青匡諸山之環峙,南沙眾水之迤流。肥城縣 「五嶺盤踞,諸泉導流。」

《青城縣 》「地連平壤,阻依清河。」

《陵縣 》厭次之墟,「重城為障;齊川之阻,沃野相連。」

泰安州 :「岱嶽奠其後,汶水經其前,左盤徂徠,右踞新甫。」

《新泰縣 》「西瞻泰嶽,南望龜蒙,群山四塞,諸泉導流。」

《萊蕪縣 》「宮山如屏,汶水如帶。西瞻泰嶽,北枕《長春》。」

德州 「東據方山,西環衛水,燕、齊扼塞之衝,水陸會通之道。」

《德平縣 》「控鉤盤而枕鬲津,襟重平而帶德棣。」 《平原縣 》「地勢砥平,原隴棋列,西襟馬頰,北枕鉤盤。」

《武定州 》,四際廣平,中區突起,古無棣之墟,用武之地也。

陽信縣 「西引鉤盤,東環大沽。」

海豐縣 「騮山連馬谷以抱城,龍灣引無棣而入海。」

樂陵縣 原隰土淖,崇阜如山。

商河縣 地多窊鹵,城迤商河。

《濱州 》「俯瞰渤海,環抱清河。」

利津縣 。「渤海,東瀕,清河南繞。」

霑化縣 。「古築久山,遠鎮滄海。」

蒲臺縣 東瀕滄海,北繞清河。

濟南府星野考        府志

分野

女虛、危,在子。自女二度六分。三十八杪至危十二度,屬齊分。《禹貢》青州之域,元枵之次。《漢志》起女八度;《晉志》同。《唐志》起女五度。費直起女六度。蔡邕起女二度。《漢志》:角、亢氐,兗州。虛危青州。奎、婁胃,徐州。

《晉志》:角、亢、氐,鄭兗州、東郡,入角一度。東平、任城、山陰入角六度。泰山入角十二度。濟北、陳留,入亢五度。濟陰入氐一度。東平入氐七度。

虛、危,齊,《青州齊國入虛》六度。《北海·入虛》九度。《濟南入危》一度。《樂安入危》四度。《東萊入危》九度。《平原入危》十一度。《菑川入危》十四度。

《唐志》:「女虛、危元枵自濟北東逾濟水,涉平陰,至於山茌,循岱嶽眾山之陰,東南及高密,又東盡東萊之地,得漢北海、千乘、菑川、濟南、齊郡及平原、渤海,盡九河故道之南,濱於碣石。」 《古齊紀》:「祝淳于萊、潭寒及斟鄩,有過有鬲、蒲姑氏之國,其地得陬訾,下流自濟東達於河外,故其象著為天津,絕雲漢之陽。凡司人之星」 與群臣之錄,皆主虛危,故岱宗為十二諸侯受命府。又下流當九河末派,比于星紀,與吳越同占。

《地理指掌圖》「青州宮曰寶瓶,辰在子。」

石氏曰:「東方角宿二星為天關,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為天田,為理,主刑;其南為太陽道;右角為將,主兵;其北為太陰道,蓋天之三門,猶房之四表。亢宿四星為天子內朝,總攝天下奏事聽訟,理獄錄功。」

「氐宿四星為天子舍室。」 「須女四星,天之少府。」 「虛宿二星,為虛堂」 冢宰之官也。

危宿三星,在天津東南,主天府天市、駕屋受藏之事,青州之域。濟南府為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新城、齊東、濟陽。

兗州之域。濟南府「為齊河、禹城、臨邑、長清、肥城、青城陵、泰安、新泰、萊蕪、德,德平,平原、武定,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