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蘭陵侯宜 ,廣陵孝王霸之子,武帝之曾孫,元帝時封。傳譚便強蘭陵縣屬東海郡。

高密侯 高密,哀王弘之子,武帝之曾孫,成帝時封。高密,即膠西也。

羊石侯回 ,膠東頃王音之子,康王寄之元孫,元帝時封。傳成順羊石縣,屬北海郡。

石鄉侯理 同前《傳》。「建國」

新城侯根 ,同前「《傳》霸」

上鄉侯歙 ,同前傳。以上三縣俱屬北海郡。昌鄉侯憲 ,同前坐罪免。昌縣屬瑯邪郡。順陽侯共 ,亦膠東頃王之子,成帝時封。後俱同。

樂陽侯獲 ,同《前傳》。樂陽在常山郡,與膠東絕相遠。今封子弟,不宜相遠如此。今按:東萊郡有陽樂縣,本為侯國。及考漢侯,又未聞有稱陽樂者,豈樂陽侯本為陽樂,而後人誤倒其字,未可知也。

平城侯邑 。同前《傳》《珍理》。

密鄉侯林 同前《傳》欽敞

樂都侯訢 ,同前《傳》。「臨延年。」 以上三縣俱屬東海郡。

平鄉侯定 ,泗水勤王煖之子,景帝之五世孫,元帝時封。傳聖平鄉,屬東海郡。

石山侯元 ,城陽戴王恢之子,景王章之七世孫,元帝時封。傳嘉石山,屬東海郡。

都陽侯音 同《前傳》。閎,都陽縣屬東海郡。參封侯,嗣 同《前傳》殷。封屬琅邪郡。伊鄉侯遷 同前。亡後伊鄉屬琅邪郡。

中鄉侯延年 ,梁敬王定國之子,文帝之六世孫,元帝時封。

鄭侯罷軍 。同前《傳》駿良

黃侯順 同前《傳》《甲》。無後。

平樂侯遷 。同前《傳寶》。

菑鄉侯就 ,同前《傳》逢喜自中鄉至此五縣俱屬山陽郡。

北鄉侯譚 《菑川孝王》橫之子齊悼惠王之七世孫元帝時封。

廣侯便 同前傳「護」 字。

平服侯 同《前傳》。嘉平即平廣縣。

臺鄉侯畛 ,同前傳。以上四縣屬《齊郡》。

膠東侯恁 ,高密頃王章之子武帝五世孫。武鄉侯慶 同《前傳》勁。武鄉縣屬琅邪郡。成鄉侯安 同《前傳》德。成鄉縣屬北海郡。麗茲侯賜 同《前傳》放麗屬琅邪郡。

安丘侯常 同《前傳》安丘屬瑯琊郡。

陰平侯回 ,楚孝王囂之子,宣帝之孫,成帝時封。傳《詩》陰平縣,屬東海郡。

樂平侯訢 ,淮陽憲王欽之子,宣帝之孫,成帝時封。坐狂易免。按樂平於《西漢志》無所見,獨於東郡之清縣下註曰:「章帝更名樂平,今其地為堂邑」 ,豈西漢時封侯於此,而特號曰樂平也歟?

高陽侯並 同《前傳》。高陽縣屬瑯琊郡。

平樂侯寵 同前《傳》。東平國有東平樂。

郚鄉侯閔 ,魯頃王勁之子,恭王之曾孫,成帝時封。傳延

「新陽侯永 」 ,同前傳級。

建鄉侯康 同前《傳》《目》。當以上三縣屬東海郡。栗鄉侯護 ,東平思王宇之子,宣帝之孫,成帝時封。傳元成。栗鄉屬山陽郡。

桑丘侯頊 同前傳。按《漢志》無桑丘縣,止有乘丘,屬泰安郡,地與東平相近。豈「乘」 與「桑」 字形相類,而後人傳訛歟?乘即古「乘」 字。漢乘丘縣在今鉅野境內。

桃鄉侯宣 ,同前傳立。

富陽侯萌 同前《傳》。桃鄉、富陽二縣屬泰山郡。西陽侯並 同《前傳》。偃西陽縣屬山陽郡。金鄉侯不害 ,東平思王宇之孫,宣帝之曾孫,亦成帝時封。

西安侯漢 同前《傳》。「西安」 屬齊郡。

高樂侯修 ,屬渤海郡。

伊鄉侯開 ,屬琅邪郡。

「膠鄉侯武樂安侯禹 ,屬千乘郡。」 以上四縣,皆東平思王之孫,成帝時封。

徐鄉侯炔 ,膠東共王授之子,康王寄之五世孫,成帝時封。王莽始建國元年,舉兵欲誅莽,不克,死。徐鄉縣,屬東萊郡。

臨安侯閔 ,同前「臨安屬琅邪郡。」

曲鄉侯鳳 ,梁荒王嘉之子,孝王武之七世孫。成帝時封。曲鄉,屬山陽郡。

《桃山侯欽 》《城陽孝王景》之子《景王章》八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