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陳豨有功,高后七年,封為琅邪王。文帝元年,以齊王弟劉章有功,徙澤為燕王,復以琅邪歸齊,澤王琅邪凡二年。

梁王 彭越為梁相國,定梁也。漢高帝五年,以睢陽以北至穀城,封越為梁王,都定陶。十一年,人告越反,廢為庶人,殺之,國除。乃以其地立子恢為梁王,都睢陽,凡山陽、濟川、濟陰、濟東等地,皆其食邑。王梁凡十四年,當呂后之七年,徙恢為趙王,奪梁地以王呂產。八年,呂產誅,地入於漢。文帝二年三月,立子揖為梁王,是為懷王。十一年,墮馬死,國除。是年,徙淮陽王武為梁王,亦都睢陽,是為孝王。孝王王梁凡二十五年,卒。景帝中六年,乃分梁為五國,盡立孝王子五人為王,太子買嗣梁王,其餘分為濟川、濟東、濟陰、山陽四王。

《濟川王 垣,邑侯明,孝王》次子。《景帝分梁地》王之。立七年,有罪,廢為庶人,國除。

《濟東王 》名《彭離》,孝王子。景帝分梁地無鹽、任城、東平陸、富成、章、亢父、樊七縣,立為濟東王,凡二十九年,有罪,廢為庶人,國除。時武帝元鼎元年也。地入於漢,為《大河郡》,後為東平國。

《山陽哀王 》,孝王子,名定。景帝分梁地昌邑等二十三縣立為《山陽王》。凡立九年,卒,無子,國除。時當武帝建元五年,地入於漢,為山陽郡。《濟陰哀王 》,孝王子,名《不識》。景帝分梁地定陶等九縣立為《濟陰王》。凡一歲卒,無子,國除。地入於漢,為濟陰郡。

清河剛王 ,文帝諸姬子,代王參之孫,名義。武帝元光三年,嗣為代王。立二十年,當元鼎四年,徙為清河王,又二十年卒。子頃王湯立,二十四年卒。子牟立,三年,坐淫亂,廢為庶人,國除。《清河》二傳凡四十八年。

魯王 魯,本薛郡。高后元年,以其地封魯元公主子張偃為魯王,改為國。八年,誅諸呂,廢偃為侯,國除。至景帝前三年,徙其子淮陽王餘王魯,食魯、卞、汶陽、蕃、騶、薛六縣,是為恭王。王好治宮室苑囿,將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聞鐘磬琴瑟之聲,乃不敢復壞,於其壁中得《古文經傳》。卒,子安王光立。卒,子孝王慶忌立。卒,子「頃王勁立。卒,子文王晙立。」 卒,無子,國除。哀帝建平二年也。三年,復立頃王子晙弟郚鄉侯閔為魯王。王莽時,絕魯。凡六傳一百六十三年。

《膠西于王 》,景帝子。名端,以前三年封立四十七年卒,無子,國除為「膠西郡。」

膠東康王 ,景帝子,名寄,以中二年封卒。淮南王安謀反時,寄微聞其事,私作兵車鏃矢,戰守備備淮南之起,及吏治淮南事,辭出之。寄於上最親,意自傷,發病而死,不敢置後。於是上聞寄有長子賢,母無寵;少子慶,母愛幸,寄常欲立之,為非次,因有過,遂無所言。上憐之,立賢為膠東王,奉康王祀,而封慶為六安王,王故衡山地。膠東王賢立,卒,是為哀王。子戴王通平立。卒,子頃王音立。卒,子共王授立。卒,子殷立,王莽時,絕膠東。凡六傳,一百五十八年。

《清河哀王 》,景帝子。名乘。中三年封,都清陽,食「清陽、東武城」 等十四縣。立十二年卒,無子,國除,為清河郡。

齊懷王 ,武帝子,名閎,與燕王旦、廣陵王胥同日立,皆賜策。閎母王夫人有寵,閎尤愛幸。立八年卒,無子,國除,仍為郡。

昌邑哀王 ,武帝子,名爵。天漢四年立。卒,子賀立。昭帝崩,無嗣。大將軍霍光建議,徵典喪,即皇帝位二十七日,以淫亂廢歸故國,賜湯沐千戶,國除為山陽郡。今按:昌邑國,即前山陽國諸縣也。都昌邑,故曰昌邑,在今金鄉縣。昌邑再傳凡二十四年。

高密哀王 ,名弘,廣陵厲王小子,武帝孫也。宣帝本始元年封為高密王。高密,故膠西也,食高密等五縣。哀王立,卒,子頃王章立。卒,子懷王寬立。卒,子慎立。王莽時,絕高密四傳凡八十二年。定陶王 宣帝子囂,甘露二年立為定陶王,即故濟陰國也,都定陶,食九縣,三年徙王楚,復為濟陰郡。囂在《楚傳》子文而絕。

東平思王 宣帝子宇,甘露二年封為東平王,即大河郡,食無鹽等七縣。卒,諡曰思子。煬王雲立,坐息夫躬告祝詛廢,自殺,國除。時哀帝建平二年也。越五年,為平帝。元始元年,復立雲子開明為東平王。三年卒,無子,立開明兄信子匡為東平王,王莽居攝。東郡太守翟義舉兵立信為天子,兵敗,為莽所滅。東平四傳凡五十一年。定陶共王 ,元帝子康,永光三年,立為濟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