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8 (1700-1725).djvu/105

此页尚未校对

蠡縣城 在唐河北三里。周三千一百五十三步,壘土為之,高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下闊三丈五尺,池闊二丈,深一丈八尺。相傳舊城在博野縣西,漢封蠡吾侯時所築。門二:南曰永安,北曰「長樂」 ,歲久傾圮。明天順間,知縣毛紀、弘治中知縣吳堂相繼重修。正德六年,流寇入城,次年知縣金鏡始增築。嘉靖十年張令鳧,十三年李令復初,隆慶二年王令元賓,相繼修築。至崇禎十一年,寇盜竊發,從西北角登,如履平地,乃議設憲臣。於是以錢天錫為守道,駐城內大新城垣,易土以甎,而勢遂雄壯。

皇清順治五年,大雨水溢,城多衝塌,知縣祖建明倡

率重修,並引唐河之水入濠,而形勢益備矣。按《縣志》,「崇禎間,西城置大砲臺二十座,東西腰鋪二座,兵小房火藥房一百四十間,護城隄二道。」

雄縣城 ,舊在太平社,因河水衝圮。後漢獻帝時,公孫瓚分據燕、幽,遷置今地。周七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上闊一丈五尺,下闊三丈二尺,池三道,各闊三丈,深一丈。宋景德初,西上閣使李公允鎮撫是州,復續北城,共九里二十步。又築外廓,濬濠引水,謂之「雄河。」 明弘治初,知縣王夢賢大加修葺,分三門:東曰永定,南曰「瓦濟」 ,西曰「易陽。」 嘉靖三十年,知縣胡政易垛口以甎,建敵臺三十四座,弔橋二座。

按《縣志》:「雄城,漢建,公孫瓚遷今治,修營壘樓櫓,作鐵門。」 明洪武初,知縣程九鼎嘗治之。正德末,知縣馬紀又治之。嘉靖三十年,縣丞房選建西城龍門樓一座,東城文明樓一座。知縣劉羽國建東城門樓一座。東門樓於崇禎二年圮,知縣許台儁捐俸重修,改舊名永定曰「挹瀛」 ,益垛以甎灰。按鄉村人丁多寡,各分丈尺。遇修,遵為成例,至今便之。崇禎十三年,知縣曹良直添設砲臺十座,令認墾荒地者輸以甎灰,遂給印票為業。又濬城濠,於舊濠外又設一道,各深廣二三丈,以資防禦。崇禎十五年,知縣張京又濬之,今淤。

水門 在藥王廟旁,名曰「龍門。」 賓興士子,皆從此出。甎環為門。今重修。東南角鐘樓 ,康熙七年大雨倒壞,知縣戚崇進捐俸重修。

南門、西門樓 。康熙七年大雨,兩樓盡倒。八年,知縣姚文燮捐資重建。城僅三門,東門向南,堪輿家有寅、午、戌火局之說,以「雄水鄉」 取義也。祁州城 在溏河北,《地志》云:溏源來自定州,東南流於城下。周四里三百三十九步,高二丈五尺,闊七尺,池深一丈五尺,闊四尺。歷代修築不一。明成化二十年,知州童潮重修,立三門,東朝陽改曰迎曦;南迎陽改曰拱宸,西定武改曰德星。上建門樓三,角樓四。正德間,知州韓士奇廣其制。嘉靖二十年,知州任淮創東門外重樓。隆慶二年,知州周濟用創建外城重樓敵臺。萬曆末年,西城樓圮。天啟六年,知州郭應響重建,併甎砌南門甕城。按《州志》:「城方里者六,為步二千三百四」 十有奇。成化間,童潮重修,高五丈,下廣二丈,上一丈。正德十二年,韓士奇廣其制,層樓飛甍,翼然一新。天啟六年,郭應響重建西門樓一座,甎砌南門甕城,鐫石其上,曰「拱護神京。」 濠廣三丈,深一丈有五,周圍與城稱。

深澤縣城 在平川,地周四里一百六十七步,高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下闊二丈一尺,池闊一十二步,深一丈。明正統中,知縣高文修濬,未久,復傾圮。景泰中知縣陸通,成化中知縣梁驥,正德中知縣李文繡,嘉靖中知縣李承式,隆慶中知縣宋之范,相繼增修門三。《縣志》云:「東曰廣陽,南曰懷德,西曰安遠。至萬曆間,知」 縣陳來朝增置甕城,改東門曰「受生」 ,南門曰「暢明」 ,西門曰「悅物。」

皇清康熙十三年,門樓坍塌,知縣許《來音》「復重修。」

按《縣志》:城濠屢經洪水淤塞。許來音募工開疏,僅如舊制,起土培壘城臺因成夾牆一道,高八尺,底厚五尺,頂寬二尺。

束鹿縣城 舊城在平川地,元至正中築。明天啟二年,滹沱河湮沒。巡撫張鳳翔等相新圈頭市,令知縣張履端城之,創建土城一座,周六里零一百四十步。崇禎九年,知縣楊琦「增高加厚,高連垛口三丈一尺,底厚三丈,頂寬一丈六尺餘。城上女牆一道,高三尺;城外夾牆一道,高七尺,寬三尺,池寬五丈,深二丈;重池」 一道,寬二丈二尺,深一丈五尺;「甕城四座,城上魁星樓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