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2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五色線,王旻好勸人食蘆菔根葉,云「冬食功多力甚, 養生之物也。」

青田溪冬天水熱如湯,眾魚歸之,名曰《魚倉》。

《瀟湘錄》:「長安城禁苑內一大樹,冬月雪中忽花葉茂 盛,及凋落結實,其子光明燦爛,如火之明焉。數日皆 化為紅蛺蝶飛去。至明年,唐高祖自唐國長安,此必 前兆也。」

《太平御覽。南夷志》:「水札鳥,出昆明池,冬月遍於水際。」 《清異錄》:「酴醾盛開時,置書冊中,冬間取以插鬢葢。花 腊耳。」

《開寶本草》:「威靈仙出商州上洛山及華山并平澤,以 不聞水聲者為良。生先於眾草,方莖數葉相對。冬月 丙丁、戊己日採根用。」

《益部方物記》:「芎葉為蘼蕪。」《楚辭》謂「江蘺者根為芎葉, 落時可用作羹。」蜀少寒,莖葉不萎。今醫家最貴川芎 云。

長生草:山陰蕨地多有之。修莖茸葉,色似檜、柏而澤, 經冬不凋損,故號「長生。」

羞寒花,蜀地處處有之。根莖綴花,蔽葉自隱,俗曰「羞 天花」,予易為「羞寒花。」

燖麻葉能螫人,有花無實,冒冬弗悴,可以祛疾。 《皇極經世觀物內篇》:「冬為藏物之府。」

觀冬則知《春秋》之所存。《春秋》者,五伯之事業也,五 伯之時如冬。

《圖經本草》「預知子,蔓生,依大木上,葉綠,有三角,實作 房,生青熟深紅色,每房有子五、七枚,斑褐色,光潤如 飛蛾,蜀人每貴重之。其根冬月采之,陰乾,治蠱,其功 勝於子也。相傳取子二枚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 其有聲,當預知之,故名。」

蒺藜冬月采之,黃白色。郭璞云:「布地蔓生,細葉,子有 三角,刺人。」

菩薩草生江浙州郡。凌冬不凋。秋中有花直出,赤子 如蒻頭。冬月采根用,味苦。主中諸毒,研服之。又諸蠱 傷,搗汁飲,并傅之。

《雲笈七籤》:「治腎當用吹,吹為瀉,吸為補。夫腎者陰之 精,坎之氣,其色黑,其象如圓石,其神如白鹿,兩頭化 為玉童,長一尺,出入於腎。藏腎者,冬之用事,常以十 月、十一月、十二月,面北平坐,鳴金梁,七飲玉泉,三吸 元宮之黑氣入口,九吞之,以補吹之損,以符呦鹿之 詞,以致玉童之饌。益腎氣,神和體,安可致長生之道。」 《歙硯說》:「水絃坑在眉子坑外,臨溪,至冬水涸,方能取 之,入地丈餘,石多金花。」

《夢溪筆談》:宋次道《春明退朝錄》言:天聖中,青州盛冬 濃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狀。又慶曆中,集禧觀渠中冰 紋,皆成花果林木。元豐末,秀州人家屋瓦上冰亦成 花,每瓦一枝,正如畫家所為。折枝有大花似牡丹、芍 藥者,細花如海棠、萱草者,皆有枝葉,無毫髮不具,氣 象生動,雖巧筆不能為之,以紙搨之,無異石刻。 《政和本草》:「冬青,冬月青翠,故名。江東人呼為凍青。」 《物類相感志》:「伏中收松柴斫碎,以黃泥水浸,皮脫,曬 乾,冬月燒之無煙。」

冬月令水不冰,以楊花鋪硯槽,名「文房春風膏硯。」 《秀水閒居錄》:《瘞鶴銘》:「潤州揚子江焦山足石巖下,惟 冬序水退,始可摸打,世傳以為王逸少書。」

《曲洧舊聞》:溱洧之源出馬嶺,今在河南府永安界,號 玉仙山。歷城東南為溱洧,其水清,有魚數種,土人不 善施網罟,冬積柴水中為罧以取之,以擣澤蓼,雜煮 大麥撒深潭中,魚食之輒死,浮水可俯掇,久之復活, 謂之「醉魚」云。

密縣有一種冬桃,秋花夏實。八九月間,桃自開,其核 墮地而復合,肉生滿其中,至冬而熟,味如淇上銀桃 而加美,亦異也。

《吳船錄》:「眉州城外,即玻璃江也,冬時水色如此。」 《詩序》:「潛季冬薦魚」疏:「冬月既寒,魚不行,乃性定而肥 充,故冬薦之也。」《天官庖人》注云:「魚鴈水涸而性定,則 十月已定矣。但十月初定,季冬始肥,取其尤美之時 薦之也。」

《蠡海集》:「人身類冬之日,坎用事,陽在內,喜嗜熱物,滋 其陽也。」

氣候類冬為陰,冬之夜半為嚴寒。

三建,雖曰天開於子,地闢於丑,人生於寅,然卻但以 冬至為一建,小寒為二建,大寒為三建也。何以知其 然也?蓋造曆始於冬至,察天氣也。候花信之風,始於 小寒,察地氣也。辨人身之氣,始於大寒,以厥陰為首, 察人氣也。豈非三建之氣,只在於立春之前也歟? 《證類本草列仙傳》云:「赤松子服天門冬,齒落更生,細 髮」復出。太原甘始服天門冬。人間三百餘年。《聖化經》 云。「以天門冬茯苓等分為末。日服方寸匕。則不畏寒。 大寒時單衣汗出也。」

《法帖刊誤》:「今洛水冬月不冰,古人謂之溫洛下有礜 石,取此石置甕水中,水亦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