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集
作者:陶淵明 

桃花源記 编辑

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鷄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鷄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絶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無論。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復湮,來逕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鷄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歷誌,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编辑

君諱,字萬年江夏人也。曾祖父,以孝行稱,仕司馬。祖父元康中爲廬陵太守。武昌新陽縣,子孫家焉,遂爲縣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閨門孝友,人無能間,鄉閭稱之。沖默有遠量,弱冠儔類咸敬之。同郡郭遜,以淸操知名,時在君右。常嘆君溫雅平曠,自以爲不及。遜從弟立,亦有才志,與君同時齊譽,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聲流京邑。

太尉潁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鎭武昌,並領江州,辟君部廬陵從事。下郡還,引見,問風俗得失。對曰:「不知,還傳當問從吏。」以麈尾掩口而笑。諸從事既去,喚弟語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辭出外,自除吏名,便歩歸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歡樂,怡怡如也。旬有餘日,更版爲勸學從事。時崇修學校,髙選儒官,以君望實,故應尚德之舉。

大傅河南褚裒,簡穆有器識,時爲豫章太守,出朝宗。正旦大會州府人士,率多時彥,君在坐次甚遠。:「江州孟嘉,其人何在?」云:「在坐,卿但自覓。」歴觀,遂指君謂曰:「將無是耶?」欣然而笑,喜之得君, 奇君爲之所得。乃益器焉。

舉秀才,又爲安西將軍庾翼府功曹,再爲江州別駕、巴丘令、征西大將軍譙國桓溫參軍。

君色和而正,甚重之。九月九日,龍山,參佐畢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吹君帽墮落,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君初不自覺,良久如廁。命取以還之。廷尉太原孫盛,爲諮議參軍,時在坐。命紙筆,令嘲之。文成示以著坐處。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奉使京師,除尚書刪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聞其名,賜見東堂。君辭以腳疾,不任拜起。詔使人扶入。

君嘗爲刺史謝永別駕。會稽人,喪亡。君求赴義,路由永興髙陽許詢有雋才,辭榮不仕,每縱心獨往。客居縣界,嘗乘船近行,適逢君過,嘆曰:「都邑美士,吾盡識之,獨不識此人。唯聞中州有孟嘉者,將非是乎?然亦何由 來此?」使問君之從者。君謂其使曰:「本心相過,今先赴義,尋還,就君。」 及歸,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舊交。

還至,轉從事中郎,俄遷長史。在朝隤然,仗正順而已。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從容謂君曰:「人不可無勢,我乃能駕御卿。」後以疾終於家,年五十一。

始自總髮,至於知命,行不茍合,言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飲,逾多不亂,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寄,傍若無人。嘗問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爾。」又問:「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漸近自然。」中散大夫桂陽羅含賦之曰:「孟生善酣,不愆其意。」光祿大夫南陽劉耽,昔與君同在府,淵明從父太常,嘗問:「君若在,當已作公否?」答云:「此本是三司人。」爲時所重如此。

淵明先親,君之第四女也。《凱風》「寒泉」之思,實鐘厥心。謹按采行事, 撰爲此傳。懼或乖謬,有虧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戰戰兢兢,若履深薄云爾。

贊曰:「孔子稱:『進德修業,以及時也。』君淸蹈衡門,則令問孔昭;振纓公朝,則德音允集。道悠運促,不終遠業。惜哉!仁者必壽,豈斯言之謬乎!」

五柳先生傳 编辑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毎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扇上畫贊 编辑

荷蓧丈人 長沮桀溺 於陵仲子 張長公 丙曼容

鄭次都 薛孟嘗 周陽珪

三五道邈,淳風日盡。九流參差,互相推隕。
形逐物遷,心無常準。是以達人,有時而隱。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超超丈人,日夕在耘。
遼遼沮溺,耦耕自欣,入鳥不駭,雜獸斯群。
至矣於陵,養氣浩然,蔑彼結駟,甘此灌園。
張生一仕,曾以事還,顧我不能,高謝人間。
岧岧丙公,望崖輒歸,匪驕匪吝,前路威夷。
鄭叟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
孟嘗遊學,天網時疏,眷言哲友,振褐偕徂。
美哉周子,稱疾閑居,寄心清尚,悠然自娛。
翳翳衡門,洋洋泌流,曰琴曰書,顧盼有儔。
飲河既足,自外皆休。緬懷千載,托契孤遊。

讀史述九章 编辑

余讀《史記》,有所感而述之

夷齊 编辑

二子讓國,相將海隅。天人革命,絕景窮居。采薇高歌,慨想黃虞。貞風淩俗,爰感懦夫。

箕子 编辑

去鄉之感,猶有遲遲。矧伊代謝,觸物皆非。哀哀箕子,雲胡能夷!狡童之歌,淒矣其悲。

管鮑 编辑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淡美初交,利乖歲寒。管生稱心,鮑叔必安。奇情雙亮,令名俱完。

程杵 编辑

遺生良難,士為知己。望義如歸,允伊二子。程生揮劍,懼茲餘恥。令德永聞,百代見紀。

七十二弟子 编辑

恂恂舞雩,莫曰匪賢。俱映日月,共餐至言。慟由才難,感為情牽。回也早夭,賜獨長年。

屈賈 编辑

進德修業,將以及時。如彼稷契,孰不願之?嗟乎二賢,逢世多疑。候瞻寫誌,感鵩獻辭。

韓非 编辑

豐狐隱穴,以文自殘。君子失時,白首抱關。巧行居災,忮辯召患。哀矣韓生,竟死《說難》。

魯二儒 编辑

易代隨時,迷變則愚。介介若人,特為貞夫。德不百年,汙我詩書。逝然不顧,被褐幽居。

張長公 编辑

遠哉長公,蕭然何事?世路多端,皆為我異。斂轡朅來,獨養其誌。寢跡窮年,誰知斯意?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