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花潭集

1786年

花潭先生文集跋 编辑

嗚呼。先生姓徐氏。諱敬德。字可久。卜居五冠山中。有潭曰花潭。有巖曰花巖。而用潭巖爲號。以是學者稱花潭先生。復齋又其自號也。其先唐城人。考諱好蕃。妣韓氏。韓氏嘗夢入夫子廟而有身。以弘治己酉二月十有七日。降先生于松都禾井里第。從夙齡入林。徵不起。己卯賢良之擧。俊傑彙征。而亦不肯就。一中上舍之科。遵母志也。恭僖榮靖兩朝之喪。皆依制。持齊衰三月服。嘉靖丙午七月七日昧爽。卒于潭舍。享年五十有八。厥後贈以議政府右議政。諡以道德博聞之文。淵源流通之康曰文康。嗚呼。榮靖。我東大聖之主也。先生以大賢之資。其生適丁榮靖之朝。榮靖嘗虛台鼎之位。而庶幾夢卜之求。榮靖卽位一年。而賓天於乙巳。先生年未耳順。而觀化於乙巳之明年。天之生大賢也。若有爲大聖。而大聖大賢。竟不能各遂其志。乃如是冥漠於一時。誠未可測者天意也。嗚呼。先生之學。一於誠。主於敬。且以格致爲先。有一字不窮。更思他義不得。知之之至。力行其所知之志。嚴立課程。進進無已。及其有成則用夏丕變。快造所期。陽剛立於內。粹容著於外。中和立其本。詩書飭其躬。不以貧餓動其心。不以威利撓其志。一生林下。俯仰今古。凡天下艱深之書。一閱輒曉。而卓爾之識。殆無等倫。尤邃於羲文大易,皇極經世等書。而前知之妙。千載罕聞。嗚呼。先生之自許則曰。見到千聖不盡傳之地頭。東人復有言曰。先生學不下橫渠。數不讓康節。奇哉。高麗氏五百年立都之鵠嶺。又能毓精孕秀而降如此名世之人豪也。盛矣。海外鄙夷之邦。生如此續不傳之大儒也。雖然。叔季之世。吾道大剝。不學其學。不嚌其胾。孰有眞知先生之貴者哉。嗚呼。小子足及於習齋閔氏之門。閔是受業于先生者也。粗聞閔氏之所得於先生之緖論則先生寔我祖師。其景慕先生之道德文章。彌有切於他人者矣。兵火之餘。書籍散亡。竊以不獲見先生著述爲痛恨。間求遺稿於嗣子龍潭公則出示一冊。詩與文乃其門下朴公頤正,許公太輝所裒集。而龍潭之早孤也。亦多有遺失不收者云。可勝惜哉。悼旣往之不追。圖服膺於來日。遂請同志閔公惟淸而傳寫之。愛誦而敬藏之。以爲斯文之大寶焉。嗚呼。昔者亡友柳汝健言花潭先生一部兩卷書。勝如他儒數十卷書。誠哉斯言也。此兩卷書。實非小儒所可窺覷其微奧。而學者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焉爾。萬曆辛丑季夏戊寅。後學沂川尹孝先。謹識于後。

花潭先生文集重刊跋 编辑

嗚呼。先生以道德文章。晦迹於林泉之下。其所著述若原理氣,理氣,太虛等說及皇極經世數解。發前聖所未發之旨。推演象數之妙。闡明奧義。開示幽賾。大有功於後學。誠不可以泯沒而無傳也。在昔文集刊行于世。雖以小子之晩生孤陋。不得親炙於當時。而亦知吾東方生此大賢也。不幸兵燹之餘。書籍散亡。竊以不得復見是集爲痛恨。遍求於士友間。得此遺稿。捐公廩募聚工匠若干手。登之梓以壽其傳。若論其先生心學之正。窮格之極致。則非鯫生末學所可得以窺其涯涘也。時皇明萬曆紀元之三十三年乙巳暮秋。朝散大夫。行殷山縣監洪𩃎。謹識于後。

花潭先生文集跋 编辑

花潭徐先生。資稟英睿。學究天人。寔我東之邵堯夫也。第其著述不多。只有文集一冊行于世。惟此零星文字。非可以盡知先生者。而又其編次無倫脊。板本甚漫漶。不成規模。尤可惜也。用謙竊不自揆。改整編次。手抄一本。以爲覽玩諷味之資。且擬早晩或得事力。則將剞劂而布于世焉。嗚呼。世儒多病先生之學偏於象數一邊。不以醇儒待之。而不知先生不由師承。探賾道微。有非循常依樣者所可及。世儒固陋。其安能窺闖先生之閫奧也。歲乙卯。用謙西遊舊都。至于花潭之上。挹高風而拜遺祠。蓋徘徊躑躅。久而不能去。今於斯役。重爲之追憶興感也。

上之二十八年壬申陽至前二日。後學安東金用謙。盥手謹書。

花潭先生文集重刊跋 编辑

我箕子洪範一書。敍天人之道。揭示作聖之法。而要其歸。在一思字。由前而堯授舜曰執中。在後則孔詔顏曰克己。皆關思字上用工夫。表裏箕範。至於朱子大學問。箋註經傳。功存繼開。究其所以致此。則亦只是原於思。想其山夜思索。杜鵑聲苦。其求道之始。用心之力何如也。若孔子所言終夜以思。不如學。是爲思而不學者言。孔子旣曰。學而不思則罔。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也者。心得之謂也。心之官思。思則得於道。不思則不得於道。所謂主敬。亦以思之主一而名言。不有思焉則敬安所用哉。此箕範之本旨也。我東學者。推靜,退二先生爲首。花潭徐先生生於其間。三先生理氣說之互有得失。有栗谷文成公之論。而其所自得則歸之先生與靜菴。蓋亦推許之意在其中也。吾祖月汀公嘗朝天。天朝學士有問傳箕子疇數。孔孟心法者。則以靜菴諸賢與先生爲對而曰。徐某講明性理之學而數學尤精。此蓋當時講定於退溪者而退溪他日。傾嚮先生甚。其著於吟詠者可見。則世儒之或以先生之學偏於數而少之。是不知也。數者理也。學焉而不知理則烏足謂學。孔夫子繫易之辭。是數也。設夫子無刪詩述禮之事而只易繫見傳。則其可以學數而少夫子耶。先生早時。精思朞三百。一望自通曉。遂知書之可以思得。壁書天地萬物之名。思之忘寢食。以至貫徹。朱子嘗說學者先識得字義。然後因從此尋箇義理。觀於先生。信然。今集中原理氣等說。皆先生思得之言也。其上孝陵擬疏。論喪制不古之失。要復三代之禮者。辭旨懇惻。令人感歎。先生之學。亦何嘗偏於數也。如使先生致用於當世。則其嘉言至論之上陳於黈纊。裨益於世敎者必不小。而庶幾斯民蒙其福矣。惜乎其未也。先生遺集。舊有板本在書院。今皆刓缺。舊都多士圖所以重刊。進士韓命相幹其事。韓君致多士之意。謂余平日知尊慕先生。屬以題跋。旣辭不得則輒書是說。附之卷末。俾知先生之學卽箕子之學。而學者求所以爲先生者而學焉。則庶其有得於作聖之門路云爾。龍集上章攝提格七月朔日乙巳。海平尹得觀。謹書。

花潭先生文集重刊跋 编辑

文集之刊。所以壽其傳。刊之而不精不詳。則其傳不壽。與不刊奚異哉。松京舊有花潭集板本。而編次失序。字行欠精。加以歲久䵝昧。又有遺失而未及盡載者。豈非斯文之所可恨者耶。余來佐府。慨然思有以新其刻矣。會。金生聲始得嘐嘐齋金公用謙氏所編一本來示。余受而讀之則序次得正。凡例儘好。眞可謂先獲我心矣。遂與府之多士。謀以付剞劂。更取後賢尙論之語。添載遺事中。又別爲年譜及門人錄以附之。合爲三編。其亦庶乎致精詳而壽其傳者歟。工告訖。進士韓命相,馬之光。要余識其顚末。余辭不獲。略敍如右。若先生之盛德邃學。有非晩生所可窺測。今不敢僭論云。

上之四十六年庚寅閏月下澣。後學平康蔡緯夏。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