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花影集
◀上一卷 節義傳 下一卷▶

  予友周君彥博,常談宣德初,彼嘗住鼓樓街後。其鄰有陳揮使者,名安,字以寧,妻郝氏,相敬如賓,敦尚義禮,奉父母以孝聞。夫婦年近三旬,尚未有子,而陳非見任之官,身居營伍,朝出暮歸,辛苦甚至。一日忽得損疾,醫莫能效。輾轉年餘,更至危急。安自料必不能起,思其妻乃名家之女,性復貞潔剛正,倘己一旦不諱,妻必殺身以成節。若然,則父母無所依託,而更以自己之不幸而累及人之非命。欲言,則不忍;欲不言,則不已;惟端視其妻,每與太息而已。郝知其意,泣謂安曰:「妾自侍巾櫛,蓋今一紀。妾之不才,君備知之,何苦疑妾之太深,慮妾之太遠?君若無恙,妾亦無羌;君若有不虞,非獨君子之不幸,妾亦不幸也。君存與存,君亡與亡,豈肯偷生世間,口稱未亡人,污君清譽,使親知懷疑?妾決不獨戴天日,以負君之寵也。」安曰:「予之苦心難言者,正恐卿之堅立此意,若卿果不允勸,一則父母在堂無人侍養,一則卿乃違孝從恩,未為切當。莫若暫屈高見,則父母受終身之託,卿亦享未盡之年,豈不節義兩全乎?」郝復泣曰:「君止慮其一而已,妾若從死,則親鄰恤而有資,官府旌而有廩;妾若不死,則舅姑懷憂恤之心,親鄰啟猶豫之論。君卒則祿停,養資焉出?脫若妾命先於舅姑,不但妾之微誠舉而棄之,亦且舅姑反有失所。莫若順天履道,豈不美哉?」安亦無言可答,但相視而泣耳。

  又一月,而安疾至甚,舉家環守而泣。安遂令人喚其知友王官人者至。安乃謂眾曰:「我有心事久不忍言,目下永別,告乞父母並外父母、王賢契,必皆依允。倘不從我,雖死亦不瞑。」眾皆泣應。安曰:「予妻堅意死節,決不可聽。王某忠厚君子,尚未娶妻,待我沒後,急令贅入。是我父母喪子而有子,妻之亡夫而得夫,雖子禮教有疑,其於我心則為萬幸。倘有一人不從,使我孝義不伸,九泉之下永為抱恨之鬼矣。」眾未敢言,而王官人徑前答曰:「仁兄之言大有深意,敢不從命!但恐過日有變,即今宜取何物對眾與我,以為信約。」安遂呼其妻近牀,親取其髻上銀釵一隻與王,曰:「若事有變,持此赴官告之。」王得釵痛哭,拜辭而去。舉家皆哭,郝亦隨眾而哭,別無異言。眾以為怪。

  至夜安卒,郝致喪設奠,哀毀特甚,晝夜號慟,水漿不入,無復人形。

  至殮後,王官人設祭儀,攜一客為文以祭之。其文曰:

    惟宣德三年歲次戊申,九月庚子朔,越十有四日癸丑,友弟王某謹以清酌之奠,致祭於仁兄陳公以寧之靈曰:「惟靈秉一元之正氣,感二五之英華,有德有才,多知多學。職居武弁,未登軍旅之權;學擅文名,不遂風雲之至。正期國家有用,父母有光,家室有榮,親知有望,遽爾天不假年,奄棄長往,使其父母在堂,不盡劬勞之恨;幼妻居室,痛無繼嗣之依。出意外之思,託不盡之謀於我,處世之常,報終身之義於君。雖承重寄之言,敢犯天倫之敘?是以求人濟事,變禮從權。今者謹舉予友某,乃予素期之管子,堪以代僕,孝父母必體公心,待室家必如公義。憶恐引薦非人,靈其鑒察。嗚呼,哀哉!尚享。

  祭告既畢,乃請於安之父母及諸親鄰曰:「此人,予友也,姓某,名某,居某職,年苦乾,亦未有室。其才德淳良,蓋尚義之士也,堪贅府上以奉孝養。其誠謹終始,必勝他人。然我之初見陳兄也,乃一時權變。某雖不才,豈敢亂朋友之倫,敗嫂叔之分?此是狗彘之不為也。適間祭文備以告祝,恭乞父母、尊嫂容允,以成亡兄之願。」舉家皆以為全美。郝氏告舅姑曰:「前日所言使我配王叔,非人所為。今攜來之人素非親知,有何不可?他若肯養舅姑,我豈不從?乞為上答王叔,向日之釵今當見還,不然我終不從。」王以為實,遂還其釵。

  至發引前一日,郝乃去素服、盛妝飾,設饌柩前,默有所禱,人莫得聞。祭畢,號叫盡一夜。人恐其自盡,皆防之。至次日,柩遷,及塋入壙,眾皆環泣,郝乃投身壙中,伏哭柩側。眾急挽之,不料郝氏潛刃在手,忽然自刎而死。眾皆震掉不已。遂議復開安棺,依屍同葬焉。安之父母愴惶無措,如失魂魄,慟曰:「兒既夭折,止賴媳婦。今復自盡,我等不如即死。」於是王乃泣扶其父母曰:「某初誓待父母有託,尊嫂有歸。我來墓次與亡兄廬伴幾時。今幸尊嫂大節通天,夫婦雙美,然父母之養不可少缺,其責在我。古人有刻木為母者,所以盡其不盡之心耳。予不幸父母早亡,其未盡之心正無所施,得人為父母,豈不勝於木乎,況以當養之父母哉!兄嫂雖亡,王某見在,父母正當安養,何必介懷。」

  既歸,王即移家於陳宅,待親承服如安親弟。糾合親鄰,上狀郝氏之節於官,致蒙旌表其門,其父母月給廩米二石。

  越三載,王乃服除,乃議婚娶妻,夫婦克盡孝養。如此者十餘年,父終於前,母沒於後,備盡人子之道,始終如一。嗚呼,賢哉!至景泰間,聞王官人尚在,但周君彥博遷居年久,王之後事不得悉知。又忘其名字,惜乎!

  海萍道人曰:古之孝子、順孫、義夫、節婦代不乏人,然未嘗有此三美生於一門者。當時王能申郝之節,而王之義無人申之,此傳是所以作也。復從而銘之曰:

    天理本一善,人性備五常。逆之為賊孽,順之為忠良。寥寥千載間,屈指思遺芳。

    陳家有孝子,侍親在高堂。夫能謹溫清,妻復勤羹湯。夫婦和且順,不異雙鴛鴦。

    一朝災眚作,自料必成殃。親老誰可依,妻少孰堪將。益友惟王生,義氣直且方。

    我親即爾親,我妻即爾房。若此心始畢,免使魂魄傷。王生振金諾,質釵為關防。

    陳君即瞑目,王乃易新郎。設奠哭靈幾,誓心說衷腸。朋友天之倫,雖愚非犬羊。

    眾以好事定,具不思他詳。豈料掩壙時,郝氏悲如狂。飛身投柩側,頸血淋衣裳。

    雙親如失生,眾人皆驚惶。王生心獨喜,舉手感穹蒼。復啟陳子棺,附葬夫之傍。

    移宅侍陳親,自丁三年喪。告官乞旌贍,門閭生輝光。服除娶妻室,供養雙親行。

    養生盡子職,送死繼烝嘗。嗟哉陳侯賢,積德感禎祥。友乃獸中麟,妻乃禽中凰。

    代天宣正氣,為人立紀綱。一門三義烈,萬古芳名揚。他年逢太史,昭煥簡編香。

◀上一卷 下一卷▶
花影集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