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益齋亂稿
卷四
作者:李齊賢
1698年
卷五

中庵掌試後。賀宴席上。

编辑

國老提衡古未多。群雄入彀世爭誇。天開萬古煙霞洞。春滿一庭桃李花。羯鼓打翻銀漢月。鳳簫吹散赤城霞。年年此樂何窮已。餘慶方鍾積善家。

壬申十一月晦日

编辑

落落平生喜遠遊。歸來弊盡黑貂裘。誰同阮籍能靑眼。未分文君共白頭。案上有書時自讀。樽中無酒與誰謀。傷心歲暮空階雨。竟日丁東滴不休。

庚辰四月。將東歸。題齊化門酒樓。

编辑

離歌昔未解傷神。老淚今何易滿巾。三十年前倦遊客。四千里外獨歸身。山河雖隔扶桑域。星野元同析木津。他日重來豈無念。却愁華髮汚緇塵。

奇參政宅月山雙馬手卷

编辑

月山用筆逼龍眼。寫出驊騮絶可憐。不似悲鳴虞坂上。頗同游戲渭川邊。皇恩豈啻千金賜。家寶須將萬葉傳。安得與君眞致此。玉鞭金勒去朝天。

讀李義山集。和蜂詩。

编辑

多生鼻觀得圓通。徧界香緣欲細窮。韓壽墻邊歌暖日。文君壚畔醉熏風。有時結伴依高樹。何處尋巢度遠空。課蜜若非王事急。只消恒舞百花中。

江陵道。朴安集告別。

编辑

路俯蛟鼉窟。山隣豺虎群。和泥煮白浪。帶燒墾蒼雲。此地難爲主。今年幸得君。遺民尙流涕。恨殺愼將軍。

病中呈愚谷

编辑

讀書嗟聽瑩。聞道愧支離。豈繫蒼生望。謬蒙明主知。病諳年去速。閑厭日斜遲。臥念平生事。多爲識者嗤。

趙三藏李稼亭神馬歌次韻。馬。西極拂郞國所獻。

编辑

拂郞神馬來皇都。矯矯軒軒何所似。長風破浪雲雷奔。海底烏龍欻飛起。龍耶馬耶不可知。骨法誰問寒風子。世無玉山采。肯爲一飢垂兩耳。蹴裂交河氷。肯爲一困甘遭箠。九重況得蒙主恩。三倍何論曾利市。照夜白師子花。故應齷齪難與比。腐儒並世空聞名。自恨年來返田里。寫眞儻有曹將軍。作讚那無杜子美。願觀弄影玉輅前。安得親奉明堂祀。

哭尙德洪宰相瀹

编辑

邂逅俄成別。驚呼已隔生。臨書懷善誘。對酒憶眞情。淚溢大同水。名懸平壤城。應敎吠天喙。永愧首丘誠。時西京人有訴本國於朝廷者

和贈李外郞元弼

编辑

男子平生志四方。不應羞澁爲空囊。靈均去楚唯飧菊。魯叟過陳也絶糧。搔首只緣詩作祟。揚眉更覺酒能狂。愧非指廩周公瑾。傾蓋相從亦不妨。

菊齋權文正公挽詞

编辑

揚歷淸華到上台。君王獨倚棟樑材。詩書滿屋無樊素。簪履盈門有老箂。千歲鶴歸三嶠月。九淵龍化五更雷。才疏未足銘淸德。淚洒當年玉鏡臺。

平生德爵已雙全。壽比汾陽更一年。將謂坐忘非示病。豈知尸解卽逃禪。姮娥相待廣寒殿。居士獨歸兜率天。他日東山華屋過。空瞻黃鶴白雲邊。

夜坐。呈竹軒金宰相。

编辑

去年負紲遠朝天。氷滿遼河馬不前。誰識乞身閑氣味。一龕燈火夜參禪。

奉賀竹軒金政丞

编辑

威烈公家翼戴公。大山功後大山功。要知積善多餘慶。又見賢孫拜侍中。

近日無端世論乖。衣冠人物棄如泥。願公力復昇平舊。莫遣功名在狄鞮。

誰將國病付庸醫。豈念蒼生命若絲。幸有耆婆一丸藥。從今試手療瘡痍。

松廣和尙寄惠新茗。順筆亂道。寄呈丈下。

编辑

枯腸止酒欲生煙。老眼看書如隔霧。誰敎二病去無蹤。我得一藥來有素。東菴昔爲綠野遊。慧鑑去作曹溪主。寄來佳茗致芳訊。報以長篇表深幕。二老風流冠儒釋。百年存沒猶晨暮。師傅衣鉢住此山。人道規繩超乃祖。生平我不悔雕蟲。事業今宜慙幹蠱。傳家有約結香火。牽俗無由陪杖屨。豈意寒暄問索居。不將出處嫌異趣。霜林虯卵寄曾先。春焙雀舌分亦屢。師雖念舊示不忘。我自無功愧多取。數間老屋草生庭。六月愁霖泥滿路。忽驚剝啄送筠籠。又獲芳鮮逾玉胯。香淸曾摘火前春。色嫩尙含林下露。颼飀石䂪松籟鳴。眩轉瓷甌乳花吐。肯容山谷託雲龍。便覺雪堂羞月ꟙ。相投眞有慧鑑風。欲謝只欠東菴句。未堪走筆效盧同。況擬著經追陸羽。院中公案勿重尋。我亦從今詩入務。初慧鑑以新答寄東菴。其書戲云。前公案付山茗若干。東菴必以詩爲答。今法主亦寄茶於益齋。爲年例故云。

門生鄭學士掌試後賀宴席上

编辑

桃李成行拜鯉庭。嚴顏喜溢鬢還靑。吾家犬子今何在。辛苦當年敎一經。

息影菴入京。遣侍者問疾。戲呈一絶。

编辑

向來飛錫肯相過。只爲知音世未多。見說王公爭結軌。枉煩侍者問沈疴。

寄雞林郡公

编辑

郞騎白馬遊不歸。黃金臺前草萋萋。杜鵑花開去年枝。何時更聞郞馬嘶。

題手卷二首

编辑

天台三聖。傍虎同眠。

编辑

豐干老去不參禪。寒習從來只掣顚。白額將軍亦何者。忍飢共打一場眠。

老姬對少年敍情

编辑

顏色雖非滿鏡春。歌聲尙足動梁塵。感君一贈同心結。不爲千金更媚人。

竹軒席上

编辑

滿園紅雪落紛紛。一棹觥船盡百分。莫爲主人泉洒面。何妨座客醉書裙。竹軒每於酒場。必先醉而眠。

柳學士思菴

编辑

幾年傍路費光陰。閉戶端居志念深。黃卷展開春寂寂。靑燈挑盡夜沈沈。風雲變態無窮事。天地同流只此心。思到無思眞有得。古人雖遠是知音。

延祐己未。予從於忠宣王。降香江南之寶陁窟。王召古杭吳壽山。一本作陳鑑如。誤也。令寫陋容。而北村湯先生爲之贊。北歸爲人借觀。因失其所在。其後三十二年。余奉國表如京師。復得之。驚老壯之異貌。感離合之有時。題四十字爲識。

编辑

我昔留形影。靑靑兩鬢春。流傳幾歲月。邂逅尙精神。此物非他物。前身定後身。兒孫渾不識。相問是何人。

車書其同。禮樂其東。光岳其鍾。爲人之宗。爲世之雄。爲儒之通。氣正而洪。貌儼而恭。言愼而從。恢恢乎容。溫溫乎融。挺挺乎中。於學則充。於道則隆。於文則豐。存心以忠。臨政以公。輔國以功。命而登庸。瞻而和衷。後而時雍。

延祐己未九月望日。北村老民湯炳龍。書于錢塘保和讀易齋。時年七十有九。

寶蓋山地藏寺。用小陵龍門奉先寺韻。

编辑

當年無極翁。道眠開勝境。短麓團雲根。方塘倒峯影。葉落秋徑微。松吟夜堂冷。投老窺玄關。泯泯慙猛省。

癸巳五月。掌試棘圍。呈同知貢擧洪二相。

编辑

壯元榜眼兩儒臣。相次提衡在一春。惆悵白頭參試席。當年誰是第三人。今年監試試官宋天鳳諫議。爲安質齋李陋室門下壯元。洪公爲同榜榜眼。其第三人。則吾亡子摠郞也。

天敎老日眼增明。付與儒林分外榮。四見門生爲座主。更爲座主見門生。

悼王政丞

编辑

再登廊廟惠斯民。益見忠宣鑑裁神。富貴不淫威不屈。後來唯恐更無人。

上馬朝天裹革歸。雲容水色摠依依。近來宰相多淪喪。曾見吾民涕一揮。百姓聞公亡。至有哭泣者。

悼恥菴朴判事忠佐

编辑

眼昏猶玩宓羲書。身貴能安葛亮廬。惆悵桑君上池水。一杯曾不乞相如。恥菴因消渴而亡

同承顧問侍經筵。雨散雲離白髮年。得見先王眞大幸。送君何事獨留連。

悼李柯亭叔琪

编辑

古松陰下屋三間。秋草靑靑晝掩關。詩酒往還渾似夢。不堪回首望龍山。

悼安謹齋當之軸

编辑

益齋少日日相從。只有當之與拙翁。四十年來俱物化。獨將衰淚洒西風。

悼龜峯金政丞永旽

编辑

謝傅風流逐逝波。蒼生有望奈今何。龜峯峯下滿船月。腸斷一聲漁父歌。本官醉後。每令妓豹皮歌漁父詞。

悼一齋權政丞漢功

编辑

朱顏綠骨地行仙。何事乘雲去不還。應爲姮娥勸霞液。醉吟佳句桂花間。

悼竹軒金政丞

编辑

詩酒相從已隔生。一瞻華屋一傷情。可憐老馬知人意。每過閭門不肯行。

陳勝

编辑

甕牖繩樞去故園。魚書狐火起中原。只應燕雀譏鴻鵠。一去都忘壟上言。

項羽

编辑

書劍應難敵萬人。須知大勇在安民。韓生奪得東歸志。天意寧終假一秦。

田橫

编辑

隨何有口來黥布。魏豹無心聽酈生。壯士難敎甘一辱。漢皇爭得見田橫。

劉向,劉歆。

编辑

丹心耿耿帝曾知。梓柱生根勢莫移。地下可能無駭汗。國師公是迺家兒。

韓信

编辑

出跨淮陰志頗奇。亦知王業匪人爲。欲令螻蟻翻溟渤。晚計何殊乳臭兒。

蕭何

编辑

秦家圖籍漢山河。功比曹參百倍加。白首年來還見縶。只應羞殺召平瓜。

曹參

编辑

病瘡餘痛九州同。兪扁何施藥砭功。不作▣呼終日醉。膠西枉見白頭翁。

張良

编辑

五世君恩未足酬。誓將心力快秦讎。韓王又作彭城土。借箸何辭轉一籌。

陳平

编辑

呂氏應非項氏儔。何緣到此獨深憂。絳侯椎樸王陵戇。更欠高皇用我謀。

王陵

编辑

當時王呂議難勝。他日安劉力可能。慈母一言今在耳。不因存沒負長陵。

夏侯嬰

编辑

劍下淮陰爲大將。車中季布作名臣。滕公鑑識眞難及。最是高皇善用人。

攀龍附鳳豈無人。驂乘初終只一臣。擁樹兩兒誠不忍。帝心應念放麑仁。

蒯通

编辑

嫉功樂禍亡三儁。肆辯邀名起兩臣。八立一言能免鑊。豈如緘口廟中人。

劉敬

编辑

欲將漢主嫁昆夷。想見當初計晝時。千載明妃心語口。奉春君豈是男兒。

陸賈

编辑

將相同心業再昌。漢家聲敎到南荒。擊鮮樂飮眞良計。枉費機關爲辟陽。

樂軒李侍中在通津山齋。金百鎰,李松縉兩學士。偕卓然師往謁。路人見者曰。江都地勢。一日東傾。然師自號雲游子。筆法爲當時之冠。

编辑

兩點文星會德星。三韓望重泰山輕。座中更着雲遊子。莫怪江都地勢傾。

許文敬,李判樞尊庇。俱以東征事出慶尙道。共訪其同年朴秀才祿之宜春田含。各留詩一篇。

编辑

黃茅苦竹海材邊。數畝田園屋兩椽。何事古今聲價重。二公同訪一同年。

洪南陽聞妙蓮無畏國師善吹笛。自袖中笒。入方丈請之。國師爲作數弄。

编辑

天台再世顗禪師。也爲洪崖捻竹吹。更說靑溪舟上客。踞床三弄得桓伊。

宋樞相和過華嚴六具僧統於興王寺。具公欲觀其弄杖。宋幅巾躍馬。爲之移日。

编辑

羽林飛將少稱奇。百戰年來兩鬢絲。不是支郞有眞賞。一場毬馬只兒嬉。

小樂府

编辑

拘拘有雀爾奚爲。觸着網羅黃口兒。眼孔元來在何許。可憐觸網雀兒癡。

鵲兒籬際噪花枝。喜子床頭引網絲。余美歸來應未遠。精神早已報人知。

浣沙溪上傍垂楊。執手論心白馬郞。縱有連簷三月雨。指頭何忍洗餘香。

黃雀何方來去飛。一年農事不曾知。鰥翁獨自耕耘了。耗盡田中禾黍爲。

脫却春衣掛一肩。呼朋去入菜花田。東馳西走追蝴蝶。昨日嬉遊尙宛然。

新羅昔日處容翁。見說來從碧海中。貝齒赬唇歌夜月。鳶肩紫袖舞春風。

木頭雕作小唐鷄。筯子拈來壁上棲。此鳥膠膠報時節。慈顏始似日平西。

縱然巖石落珠璣。纓縷固應無斷時。與郞千載相離別。一點丹心何改移。

憶君無日不霑衣。政似春山蜀子規。爲是爲非人莫問。只應殘月曉星知。

昨見郭翀龍。言及菴欲和小樂府。以其事一而語重。故未也。僕謂劉賓客作竹枝歌。皆夔峽間男女相悅之辭。東坡則用二妃,屈子,懷王,項羽事。綴爲長歌。夫豈襲前人乎。及菴取別曲之感於意者。翻爲新詞可也。作二篇挑之。

编辑

都近川頹制水坊。水精寺裏亦滄浪。上房此夜藏仙子。社主還爲黃帽郞。

近者有達官戲老妓鳳池蓮者曰。爾曹惟富沙門是從。士大夫召之。何來之遲也。答曰。今之士大夫。取富商之女爲二家。否則妾其婢子。我輩苟擇緇素。何以度朝夕。座者有愧色。鮮于樞西湖曲云。西湖畫舫誰家女。貪得纏頭強歌舞。又曰。安得壯士擲千金。坐令桑濮歌行露。宋亡。士族有以此自養者。故傷之也。耽羅此曲。極爲鄙陋。然可以觀民風知時變也。

從敎壟麥倒離披。亦任丘麻生兩歧。滿載靑瓷兼白米。北風船子望來時。

耽羅。地狹民貧。往時全羅之賈販。瓷器稻米者時至而稀矣。今則官私牛馬蔽野。而靡所耕墾。往來冠蓋如梭。而困於將迎。其民之不幸也。所以屢生變也。

戊戌正朝

编辑

路逢扶杖白頭人。自約衰年不出門。堪笑七旬今過二。聽雞騎馬賀三元。

忠宣王眞容。移安于海安寺。

编辑

白頭重望屬車塵。眉宇依然照上春。此日感懷誰似我。當時法從更無人。

送金海府使鄭尙書國俓。得時字。

编辑

讀書思古人。常恨不同時。同時見古人。至樂良在玆。幸哉吾今得吾子。胡不感此前賢詩。平生拙翁吾所畏。與世齟齬人共嗤。東人遺文手自錄。又有拙稿皆倔奇。一觀直欲覆醬瓿。攘攘可笑群兒癡。殷勤鏤板垂不朽。今世古人非子誰。魚書虎竹吾州去。吾爲吾民多賀之。汝蠱豈不剔。汝疾豈不醫。噓以燠汝骨。哺以肥汝肌。五袴何止歌來暮。一錢何止表去思。九原誰喚拙翁起。滌筆爲作德政碑。鄭嘗爲全羅道按廉使時。及菴閔相授以崔拙翁東人之文及拙稿。鄭皆刻梓以傳。

後儒仙歌。爲崔拙翁作。示及菴。

编辑

孤雲雲孫雲錦腸。曼倩嘲謔寬饒狂。賈勇中朝戰藝場。磊落夏宋伯仲行。君胡爲乎思故鄕。燕南鬼怪方譸張。萬口相和喧蜩螗。風生四壁月照床。中夜起坐歌虞唐。病瘡老馬飢欲僵。呼僮拂鞍靴滿霜。平明敲推之何方。竹軒爲啓琴書堂。可人更有白玉郞。愛直自合依南陽。珥筆視草平斗量。翩然乘風歸帝傍。手挽斗柄邦天漿。豈憶丹堪垂扶桑。同庚故人鬢蒼浪。含糊模稜坐巖廊。下視啞啞一笑長。騎龍被髮游鴻荒。

聽初生彈琵琶

编辑

傅粉鸃冠人姓李。六尺輿中侍天子。東歸一夢陽臺雨。典刑留與鴉頭女。十三麗質傾敎坊。十五妙藝專歡場。只今四十減紅顏。杏花脈脈不禁寒。良人少年號眉嫵。一擲千金掌中舞。錦帶繡囊香未歇。綠陰靑子春何處。龍香捍撥鳳尾槽。嘈囋爲誰相爾汝。烏孫馬上漢宮情。靑冢月明仙佩聲。輕攏慢撚意難盡。倚絃低唱一再行。聽之怳如煙霧墮。遮莫四座譏老我。作詩欲代錦纏頭。但愧江州白司馬。

門生栗亭尹政堂。得蒙主上爲之寫眞。仍題栗亭二大字其上。千載一遇。耳目所罕。作詩以賀。

编辑

君不見韓張良漢皇字之稱子房。君不見白樂天唐帝畫之留集賢。不名而字固偶耳。命工而畫奚足美。賢哉我友尹政堂。稀代恩榮蒙我王。金窓赭案絶點塵。玉手染翰爲寫眞。水深山高淸且靈。妙用直恐非丹靑。更題栗亭二大字。鐵點銀鉤照天地。粉身何報萬分一。傳家誰貴金千鎰。凌煙休誇歐與虞。唐太宗畫功臣於凌煙閤。歐率更,虞祕書。以儒者與焉。誠齋空羡范石湖。范成大參政。號石湖。宋帝書石湖二木字以賜。楊誠齋萬里。作古詩嘆羡。拱手嘆賞傾朝官。六宮指目亦改觀。櫟翁驚喜出眞意。眼見門生奇特事。凌煙休誇歐與虞。一作高與虞。高謂高士廉。歐在功臣圖中。見長孫無忌詩。

和鄭愚谷題張彥甫雲山圖

编辑

昔與姑蘇朱德潤。每觀屛障燕市東。鐵關山水有僧氣。公儼草花無士風。月山畫馬不畫骨。喜作霧鬣黃金朣。獨愛息齋與松雪。丹靑習俗一洗空。白雲靑山張道士。晚出便欲誇精工。萬壑千峯在咫尺。難將眼力于細窮。忽驚森羅移我側。安得變化游其中。濯足淸溪弄明月。振衣絶頂凌蒼穹。

劉道權山水

编辑

瑜珥瑤環玉雪兒。寄懷霞月亦云奇。蓬壺骨相靑雲器。閱得人多子自知。

月潭長老二畫

编辑

涉公降龍

编辑

神物來馴似犬羊。山僧伎倆亦荒唐。翻身遠逝非無意。頷下明珠鉢底藏。

豐干伏虎

编辑

珍重於菟也解禪。困來相就共安眠。廻頭說向寒山子。穩勝靑奴暖勝氈。

送田祿生司諫按全羅道字孟耕

编辑

田卽作倅吾雞林。父老至今懷德音。拜囊懇惻叫閽辭。枕戈慷慨從軍詩。晏嬰高節凌首陽。誰責食粟曹交長。登車攬轡志澄淸。南方草木亦知名。南方近者頻年荒。捐瘠往往僵路傍。守令識字百二三。坐視弄法猶盲喑。旋驅農夫防海倭。賊刃來接先奔波。大將坐幕擁笙歌。小將汗馬翰弓戈。豪奴聯騎攘公田。官徵逋租不計年。嗚呼民生至此極。誰與吾君寬旰食。益齋也曾玷廊廟。受侮老姦幷惡少。乞身自退僅免禍。此日尋思顏可赭。田郞夙慕君子儒。豈比老我空囁嚅。往哉問瘼公無私。馳奏得令明主知。

送朴大陽按廉戊戌年

编辑

七旬殘叟有孤孫。謫宦區區傍海村。時寶林祭酒知南原若念書筵舊知己。丑川亭上賜溫言。

爲孫寶林呈執政己亥年

编辑

拙直書生宦嶺南。理民防寇兩難堪。賜環何日來相見。乃祖年今七十三。

鄭澤堂後從軍

编辑

書生祗白紛。壯志孰如君。舊慕韓司馬。今隨霍冠軍。彩旗翻曙月。畫角撼秋雲。珍重離亭酒。休辭倒十分。

湖海照磨還江南台州寧海人

编辑

佳客來千里。幽人老一丘。仙標驚灑落。友意感綢繆。渺渺煙波路。蕭蕭草木秋。却懸徐孺榻。空望李膺舟。時先生年七十九。以老故憚於賦詠。海請之勤。乃作是詩。自後不復有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