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234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二百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三十四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二百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三十四卷目錄

 儀禮部總論一

  後漢鄭元儀禮註目錄敘篇十七則

 儀禮部總論二

  唐賈公彥儀禮疏釋十七則

  宋楊復儀禮圖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

   大射禮聘禮

  元敖繼公儀禮集說十七則

經籍典第二百三十四卷

儀禮部總論一

编辑

後漢鄭元儀禮註目錄

编辑

《士冠禮》
第一

编辑

童子任職居士位,年二十而冠。主人元冠朝服,則是 仕于諸侯天子之士朝服皮弁素積。古者四民世事, 士之子恆為士冠禮,於五禮屬嘉禮,《大小戴》及《別錄》 此皆第一。

《士昏禮》
第二

编辑

士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而名焉。必以者,陽往而 陰來。日入三商為昏。昏禮於五禮屬嘉禮。《大、小戴》及 《別錄》此皆第二。

《士相見禮》
第三

编辑

士以職位相親,始承摯相見之禮。《雜記會葬禮》曰:「相 見也,反哭而退。朋友,虞祔而退。」士相見於五禮,屬賓 禮。《大小戴》及《別錄》此皆第三。

《鄉飲酒禮》
第四

编辑

諸侯之鄉大夫,「三年大比,獻賢者能者于其君,以禮 賓之,與之飲酒」,于五禮屬嘉禮。《大戴》,此乃第十;《小戴》 及《別錄》此皆第四。

《鄉射禮》
第五

编辑

州長,春秋以禮會民,而射于州序之禮。謂之「鄉」者,州 鄉之屬,鄉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禮。射禮于五禮屬嘉 禮,《大戴》十一,《小戴》及《別錄》皆第五。

《燕禮》
第六

编辑

諸侯無事,若卿大夫有勤勞之功,與群臣燕飲以樂 之。燕禮于五禮屬嘉禮。《大戴》第十二,《小戴》及《別錄》皆 第六。

《大射儀》
第七

编辑

名曰「大射」者,諸侯將有祭祀之事,與其群臣射,以觀 其禮。數中者得與于祭,不數中者不得與于祭。射義 于五禮屬嘉禮。《大戴》此第十三,《小戴》及《別錄》皆第七。

《聘禮》
第八

编辑

《大問》曰:「聘諸侯相,于久無事,使卿相問之禮;小聘使 大夫。」《周禮》曰:「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 相朝也。」于五禮屬賓禮。《大戴》第十四,《小戴》第十五,《別 錄》第八。

《公食大夫禮》
第九

编辑

「王國君以禮食小聘大夫之禮,于五禮」屬嘉禮。《大戴》 第十五,《小戴》第十六,《別錄》第九。

《覲禮》
第十

编辑

覲,見也。諸侯秋見天子之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 見曰「覲」,冬見曰「遇。」朝宗禮備,覲遇禮省,是以享獻不 見焉。三時禮亡,唯此存爾。覲禮于五禮屬賓,《大戴》第 十六,《小戴》十七,《別錄》第十。

《喪服》
第十一

编辑

天子以下,死而相喪,衣服年月親疏隆殺之禮,不忍 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存,居于彼焉,已亡 之耳。《大戴》第十七《小戴》第九,劉向《別錄》第十一。

《士喪禮》
第十二

编辑

「士喪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殯之禮,「喪于五禮屬凶。」 《大戴》第四,《小戴》第八,《別錄》第十二。

《既夕》
第十三

编辑

《士喪禮》之下篇也。既,已也。謂先葬二日已夕哭時與 葬間一日。凡朝廟日,請啟期必容焉。此諸侯之下士 一廟,其上士二廟,則既夕哭先葬前三日。《大戴》第五 刪《小戴》第十四《別錄》名。《士喪禮》下篇第十三

《士虞禮第》
十四

编辑

「虞,安也。士既葬其父母,迎精而反,日中而祭之于殯 宮以安之。」虞于五禮屬凶。《大戴》第六,《小戴》第十五,《別 錄》第十四

《特牲饋食禮》
第十五

编辑

《特牲》饋食之禮謂諸侯之士祭祖禰,非天子之士,而 于五禮屬吉禮。

《少牢饋食禮》
第十六

编辑

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禰于廟之禮:羊豕曰「少牢。」少 牢于五禮屬吉禮,《大戴》第八,《小戴》第十一,《別錄》第十 六.。

《有司徹》
第十七

编辑

《少牢》之下篇也。上大夫既祭儐尸于堂之禮。若下大 夫祭畢禮,尸于室中,無別行儐尸于堂之事。天子諸

侯之祭,明日而繹,有司徹于五禮屬吉。《大戴》第九,《小
考證
戴》第十二,《別錄》《少牢》下篇第十七。

儀禮部總論二

编辑

唐賈公彥儀禮疏釋

编辑

《儀禮》

编辑

《周禮》言「周」不言儀,《儀禮》言「儀」不言周,既同是周公攝 政六年所制。題號不同者,《周禮》取別夏殷,故言周;《儀 禮》不言周者,欲見兼有異代之法,故此篇有「醮用酒」, 《燕禮》云「諸公」《士喪禮》云「商祝」「夏祝」,是兼夏殷,故不言 周。又《周禮》是統心,《儀禮》是履踐,外內相因,首尾是一, 故《周禮》已言周,《儀禮》不須言周,周可知矣。且《儀禮》亦 名《曲禮》,故《禮器》云:「經禮三百,曲禮三千。」鄭註云:「曲猶 事也。事禮謂今禮也。」其中事儀三千,言「儀」者,見行事 有威儀;言「曲」者,見行事有屈曲,故有二名也。但《周禮》 六官六十敘官之法,事急者為先,故以士冠為先。無 大夫冠禮,諸侯冠次之,天子冠又次之。其《昏禮》亦士 為先,大夫次之,諸侯次之,天子為後,諸侯鄉飲酒為 先,天子鄉飲酒次之,《鄉射》《燕禮》已下皆然。又以冠、昏、 士相見為先後者,以二十而冠,三十而娶,四十強而 仕,即有摯見鄉大夫、見己君及見來朝諸侯之等。又 為鄉大夫、州長行鄉飲酒、鄉射之事,無不先吉後凶, 凶盡則行祭祀吉禮次敘之法,其義可知。略陳《儀禮》 元本,至於禮之大義,備於《禮記》疏。

《士冠禮》
第一

编辑

鄭云:「童子任職居士位,年二十而冠」,為士身加冠。知 者,鄭見下禮及《士相見》,皆據士身自昏自相見。又 《大戴禮公冠篇》及下「諸侯有冠禮,夏之末造」,亦據諸 侯身自加冠,故鄭據士身自加冠為目也。鄭云「四民 世事,士之子恆為士」者,是《齊語》文。彼云:「『桓公謂管仲 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對曰:四民勿雜處也』。公曰:『處 士,農工商,若何』?管子對曰:『昔聖王之處士,就閑燕也; 處工,就官府也;處商,就市井也;處農,就田野也。少而 習焉,其心安焉』。」是四民世事,士之子恆為士也。引之 者,證此士身年二十加冠法,若士之子則四十強而 仕,何得有二十為士自加冠也?二十而冠者,鄭據《曲 禮》文:二十曰弱冠,故云年二十而冠。其大夫始仕者, 二十已冠訖,五十乃爵命為大夫,故大夫無冠禮。又 案《喪服·小功》章云:「大夫為昆弟之長殤。」鄭云:「大夫為 昆弟之長殤。小功,謂為士者若不仕者也。」以此知為 大夫無殤服也。《小記》云:「大夫冠而不為殤。」大夫身已 加冠,降兄殤在小功。是身有德行,得為大夫冠,不以 二十始冠也。若諸侯,則十二而冠。故《左傳》襄九年:「晉 侯與諸侯伐鄭還,公送晉侯以公宴于河上,問公年。 季武子對曰:『會于沙隨之歲,寡君以生』。」註云:「沙隨在 成十六年。晉侯曰:『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國 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君可以冠矣。是諸侯 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與諸侯同十二而冠,故《尚書 金縢》云:「王與大夫盡弁。」時成王年十五,云「王與大夫 盡弁。」則知天子亦十二而冠矣。又《大戴禮》云:「文王十 三生伯邑。」考《左傳》云:「冠而生子,禮也。」是殷之諸侯亦 十二而冠。若夏之天子,諸侯與殷天子亦十二而冠 可知。若天子之子,則亦二十而冠。故《禮記·祭法》云:「王 下祭殤五。」又《禮記·檀弓》云:「君之適長殤,車三」乘。是年 十九已下乃為殤,故二十乃冠矣。若天子諸侯冠,自 有天子諸侯冠禮,故《大戴禮》有《公冠篇》。天子自然有 冠禮,但《儀禮》之內亡耳。士既三加,為大夫早冠者,亦 依士禮三加。若天子諸侯禮則多矣。故《大戴禮公冠 篇》云:「公冠四加者,緇布皮弁、爵弁,後加元冕。」天子亦 四加,後當加袞冕矣。按下文云:「天子之元子猶士,天 下無生而貴者。」則天子之子雖早冠,亦用士禮而冠。 按《家語·冠頌》云:「王天子之冠擬冠。」則天子元子亦擬 諸侯四加。若然,諸侯之子不得四加,與士同三加可 知。鄭又云「冠于五禮屬嘉」者,鄭據《周禮大宗伯》所掌 五禮,吉、凶、軍、賓、嘉而言。《宗伯》云:「以嘉禮親萬民。」下云: 「以昏冠之禮,親成男女」,是冠禮屬《嘉禮》者也。鄭又云: 「大、《小戴》及《別錄》,此皆第一」者,《大戴》、戴聖與劉向為《別 錄》十七篇,次第皆《冠禮》為第一,《昏禮》為第二,《士相見》 為第三,自茲以下,篇次則異,故鄭云:「大、《小戴別錄》,此 皆第一」也。其劉向《別錄》,即此十七篇之次是也。皆尊 卑吉凶,次第倫敘,故鄭用之。至于《大戴》,即以《士喪》為 第四,《既夕》為第五,《士虞》為第六,《特牲》為第七,《少牢》為 第八,《有司徹》為第九,《鄉飲酒》第十,《鄉射》第十一,《燕禮》 第十二,《大射》第十三,《聘禮》第十四,《公食》第十五,《覲禮》 第十六,《喪服》第十七。《小戴》于《鄉飲》《鄉射》《燕禮》《大射》四篇,亦依此別錄次第,而以《士虞》為第八,《喪服》為第九, 《特牲》為第十,《少牢》為第十一,《有司徹》為第十二,《士喪》 為第十三,《既夕》為第十四,《聘禮》為第十五,《公食》為第 十六,《覲禮》為第十七,皆尊卑吉凶雜亂,故鄭元皆不 從之矣。

《周禮》六官六十,敘官之法,事急者為先,不問官之大 小。《儀禮》見其行事之法,賤者為先,故以士冠為先。無 大夫冠禮,諸侯冠次之,天子冠又次之。

《士昏禮》
第二

编辑

鄭知是「士娶妻之禮」者,以《記》云「記士昏禮」,故知是士 娶妻。鄭云「日入三商」者,商謂商量,是漏刻之名。故《三 光靈曜》亦日入三刻為昏,不盡為明。按:馬氏云:「日未 出、日沒後皆云二刻半,前後共五刻。」今云三商者,據 整數而言,其實二刻半也。

《士相見禮》
第三

编辑

鄭云「士以職禮相親,始承摰相見」者,釋經亦有大夫 及庶人見君之禮,亦有士見大夫之法,獨以士相見 為名者,以其兩士職位不殊,同類昵近,故以士相見 為目。云「《雜記會葬禮》曰相見也,反哭而退朋友,虞祔 而退」者,以送葬之禮,恩厚者退遲,恩薄者退疾。引之 者,證有執摯相見之義也。云「士相見于五禮屬賓禮」 者,案《周禮大宗伯》五禮,賓禮之別有八:春朝、夏宗、秋 覲、冬遇、時會、殷同。此六者是五等諸侯見天子,兼有 自相朝覲之禮。彼又云「時聘曰問,殷頫曰視」,二者是 諸侯使臣出聘天子,及自相聘之禮,並執玉帛而行, 無執禽摯之法。此屬直新升為士大夫之等,同國執 禽摰相見及見君之禮,雖非出聘,亦是賓主相見之 法,故屬賓禮也。且士卑,唯得作介,從君與卿大夫出 向他國,無身自聘問之事。案《周禮》行人是士官,其有 美惡,無禮,特行無介,始得出向他邦,亦非聘問之法 也。然昏冠及喪、祭,尊卑各自有禮,及執摰相見,唯有 此士相見。其篇內舍卿大夫相見,以其新升為士,或 士自相見,或士往見卿大夫,或卿大夫下見士,或見 己國君,或士大夫見他國君來朝者。新出仕,從微至 著,以士為先,後更有功,乃升為大夫已上,故以「士」為 總號也。又天子之孤卿大夫、士,與諸侯之孤卿大夫、 士,執贄既同,相見之禮亦無別也。

《鄉飲酒禮》
第四

编辑

鄭知此鄉飲酒是諸侯之鄉大夫獻賢能法者,案《春 官·小胥》「掌樂縣之法」,而云:「凡縣鐘磬,半為堵,全為肆」, 注云:「鐘磬者,編縣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謂之堵。鐘 一堵,磬一堵謂之肆。」「半之」者,謂諸侯之卿大夫士也/。 諸侯之卿大夫半,天子之卿大夫,西縣鐘,東縣磬,士 亦半,天子之士縣磬而已。今此下唯縣磬而無鐘,故 以為諸侯鄉大夫也。若然,謂諸侯鄉大夫是大夫為 之,亦應鐘磬俱有,而直有磬者,鄭彼注云:「賓,鄉人之 賢者,從士禮也,故縣磬而已。」若然,天子鄉大夫,賓賢 能,從士禮,亦鐘磬俱有,不得獨有磬也。知諸侯之鄉 大夫非士者,案《鄉射》記云「士則鹿中,大夫則兕中」,又 經有堂則物當楣,序則物當棟,則非直《州射》,兼有諸 侯鄉大夫以五物詢眾庶,行射之禮,則知諸侯鄉大 夫,是大夫為之可知也。凡鄉飲酒之禮,其名有四,案 此賓賢能,謂之鄉飲酒,一也。又案《鄉飲酒義》云「六十 者坐,五十者立侍」,是黨正飲酒,亦謂之鄉飲酒,二也。 鄉射,州長春秋習射于州序,先行鄉飲酒,亦謂之鄉 飲酒,三也。案《鄉飲酒義》,又有鄉大夫士飲國中賢者, 用鄉飲酒,四也。其《王制》云「習射尚功,習鄉尚齒」,還是 州長黨正飲酒法。

《鄉射禮》
第五

编辑

鄭云:「州長,春秋以禮會人,而射于州序」者,《周禮地官 州長職》文也。鄭引之者,證此鄉射是州長射法。云「謂 之鄉」者,欲見州長射得名鄉射之義。云州,鄉之屬名, 《周禮大司徒職》云「五州為鄉」,是州屬鄉,故云州鄉之 屬。云「鄉大夫在焉」者,一鄉管五州,鄉大夫或宅居一 州之內,則鄭註《禮記》云:「或則鄉之所居州黨,而鄉大」 夫來臨,此射禮是為鄉大夫在焉,則名鄉射。又鄉大 夫三年大比,興賢者能者訖,而以鄉射之禮五色詢 眾庶,亦行此州長射禮以詢之,亦是鄉大夫在焉,故 名鄉射。云「不改其禮」者,雖鄉大夫在,其禮仍依州長 射禮,故云不改其禮。按經鄉大夫射于庠,云「堂則由 楹外」,又云「堂則物當楣」,又云「大夫用兕中」,其禮與士 射于序別,而云不改者,《大射》,鄉大夫,士射先行鄉飲 酒禮,及未旅而射,為不改,其賓亦有少異也。鄭云「射 禮于五禮屬嘉禮」者,按《周禮大宗伯》云「以嘉禮親萬 民。」下有以賓射之禮親故舊朋友,故知屬嘉禮也。

《燕禮》
第六

编辑

按:上下經註燕有四等,《目錄》云:「諸侯無事而燕,一也; 卿大夫有王事之勞,二也;卿大夫有聘而來,還與之 燕,三也;四方聘客與之燕,四也。」若然,《目錄》云「卿大夫 有勤勞之功,聘使之勞,二者也。」知臣子頫聘還與之 燕者,《四牡》勞使臣是也。知有王事之勞燕者,下記云「若以樂納賓,則賓及庭,奏《肆夏》。」鄭註云:「卿大夫有王 事之勞,則奏此樂焉」是也。知君臣無事有燕者,按《魯 頌》云:「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鷺,鷺于下,鼓咽咽,醉 言舞,于胥樂兮。」鄭箋云:「君臣無事,則相與明義明德 而已。潔白之士群集于君之朝,君以禮樂與之飲酒 燕樂,以盡其歡,是其無事而燕也。」又知賓及庭,奏《肆 夏》,是己之臣子有王事之勞者,按《郊特牲》云:「賓入大 門而奏《肆夏》」,鄭註云:「賓朝聘者。」是異國聘賓入大門, 奏《肆夏》,故知《記》云「賓及庭,奏《肆夏》」者,是己之臣子也。 又知異國聘賓有燕者,《聘禮》所云「燕與時賜」者是也。

《大射儀》
第七

编辑

鄭云:「諸侯將有祭祀之事以下文出于《射義》。」

《聘禮》
第八

编辑

鄭云「大問曰聘」者,則此篇發首所論是也。云「久無事」 者,按下記云:「久無事則聘焉。」註云:「事,謂盟會之屬。若 有事,事上相見。」故鄭據久無事而言。云「小聘使大夫」 者,下經云「小聘曰問,其禮如為介三介」是也。「《周禮》曰」 者,《大行人》文,鄭彼註:「小聘曰問,殷中也。久無事,又于 殷朝者,及時相聘也。父死子立曰世。」凡君即位,大國 朝焉,小國聘焉,此皆所以習禮考義,正刑一德,以尊 天子也。必擇有道之國而就修之。然歲相問,殷相聘, 《聘義》所云「比年小聘,三年大聘」是也。《大行人》云:「上公 九介,侯伯七介,子男五介。」又云:「凡諸侯之卿,其禮各 下其君二等。」《聘義》:「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是 諸侯之卿介各下其君二等者也。若小聘曰問,使大 夫又下其卿二等。此聘禮是侯伯之卿大聘,以其經 云五介,上介奉束錦,士介四人皆奉玉錦,又云「及竟 張旃,孤卿建旃」,據侯伯之卿之聘者,必見侯伯之卿 聘者,周公作經,互見為義,此見侯伯之卿大聘。《玉人》 云:「瑑圭璋八寸,璧琮八寸,以頫聘上公之臣。」《公食大 夫》俎實云「倫膚七」,據子男之臣。是各舉一邊而言。明 五等俱有。是其互見為義也。

《公食大夫禮》
第九

编辑

鄭知是小聘大夫者,案下文云:「宰夫自東房薦六豆 于醬東,設黍稷六簋,又設庶羞十六豆」,此等皆是下 大夫小聘之禮。下乃別云:上大夫八豆、八簋,又云:「上 大夫庶羞二十豆」,是食上大夫之法,故知此篇據小 聘大夫也。若然,《聘禮》據侯伯之大聘,此篇小聘大夫 者,周公設經,互見為義。按篇末云「魚腸、胃倫膚,若九 若十有一;下大夫則若七若九。」鄭註云:「此以命數為 差」,九謂再命者十,一謂三命者,七謂一命者九,或上 或下者。再命謂小國之卿,次國之大大也。卿則曰上, 大夫則曰下。大國之孤視子男,以此言之。魚腸胃倫 膚皆七者,謂子男小聘之大夫。此公食序在《聘禮》之 下,是因聘而食之。不言食。賓與上介直云「大夫」者,若 云食賓與上介,則小聘使下大夫,上介乃是士,是以 直云「大夫」,兼得大夫,聘賓與上介,亦兼小聘之賓。若 然,《聘禮》據大聘,因見小聘。此《公食》先見小聘,後言大 聘者,欲見大聘、小聘或先或後,不常之義。

《覲禮》
第十

编辑

鄭云「春見曰朝」等,《大宗伯》文。云「朝宗禮備,覲遇禮省」 者,按《曲禮下》云:「天子當扆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 曰覲。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鄭註: 諸侯春見曰朝,受摰于朝,受享于廟,生氣文也。秋見 曰覲。一受之于廟,殺氣質也。朝者,位于內朝而序進。 覲者,位于廟門外而序入。王南面立于扆宁而受焉。 「夏宗依春,冬遇依秋。」春秋時,齊侯唁魯昭公,以遇禮 相見,取易略也。覲禮今存,朝宗、遇禮今亡。據此彼而 言,是朝宗禮備,覲遇禮省可知。鄭又云「是以享獻不 見焉」者,享謂朝覲而行三享,獻謂二享後行私覿後 即有私獻,獻其珍異之物,故《聘禮記》云:「既覿,賓若私 獻,奉獻將命。」註云:「時有珍異之物,或」賓奉之,所以自 序尊敬也。猶以君命致之,臣聘猶有私獻,況諸侯朝 覲有私獻可知。是以《周禮太宰職》云:「大朝覲會同,贊 玉幣玉獻。」註云:「幣,諸侯享幣玉獻,獻國珍異,亦執玉 以致之。」大朝覲會同既有私獻,則四時常朝有私獻 可知。案下文有享,亦當有獻,而云享獻不見者,案《周 禮大行人》云:「上公冕服九章,介九人,賓主之間九十 步,廟中將幣三享。」侯伯子男亦云。鄭云「朝先享」,不言 朝者,朝正禮不嫌有等。彼據春夏朝宗而言,不見秋 冬者,以四時相對,朝宗禮備,故見之。覲遇禮省,故略 而不言。此下文見享者,不對春夏,故言之。鄭云「是以 享獻不見」者,據《周禮·大行人》而說也。必知鄭據《大行 人》者,以其引《周禮》四時朝見,即云「是以享獻不見」,明 鄭據《周禮大行人》而言也。有人解「享」字上讀,以獻不 見為義者,苟就此文,有享無獻,不辭之甚也。

《喪服》
第十一

编辑

案《禮器》云:「經禮三百,曲禮三千。」鄭云:「經禮謂《周禮》也。 曲猶事也,事禮謂今禮也。禮篇多亡,大數未聞,其中 事儀三千。」若然,未亡之時,有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 喪服,其篇各別,今皆亡,唯士喪禮在。若然,據《喪服》一篇,總包天子以下服制之事,故《鄭目錄》云:「天子以下 相喪,衣服親疏之禮,喪服之制,成服之後,宜在士喪。」 始死之士,今在士喪之上者,以喪服總包尊卑上下, 不專據士,故在士喪之上,是以《喪服》為第十一。《喪服》 所陳,其理深大,今之所釋,且以七章明之。第一明黃 帝之時,朴略尚質,行心喪之禮,終身不變;第二明唐 虞之日,淳朴漸虧,雖行心喪,更以三年為限;第三明 三王以降,澆偽漸起,故制喪服,以表哀情;第四明既 有喪服,須明喪服二字;第五明喪服章次以精粗為 序;第六明作傳之人并為傳之意;第七明鄭元之註 經傳兩解之;第一明黃帝之時,朴略尚質,行心喪之 禮,終身不變者。案《禮運》云:昔者先王未有宮室,食鳥 獸之肉,衣其羽皮,此乃伏羲之時也。又曰:後聖有作, 治其絲麻,以為布帛,養生送死,以事鬼神。此謂黃帝 之時也。又案《易·繫辭》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 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在黃帝九事章中,亦據黃 帝之日,言喪期無數,是其心喪終身者也/。第二明唐 虞之日,淳朴漸虧,雖行心喪,更以三年為限者,案《禮 記三年問》云:「將由夫患邪淫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 忘之,然而從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夫焉能相與 群居而不亂乎?將由夫修飭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 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 故先王焉為之立中制節,壹使足以成文理,則釋之 矣。然則何以至期也?曰:至親以期斷。是何也?曰:天地 則已易矣,四時則已變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 始焉,以是象之也。」鄭註云:「法此變易,可以期也。」又云: 「然則何以三年也?」註云:「言法此變易,可以期,何以乃 三年為?」又云「曰加隆焉爾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註 云:「言于父母加隆其恩,使倍期也。」據此而言,則聖人 初欲為父母期加隆焉,故為父母三年,必加隆至三 年者,孔子答宰我云:「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是以子為之三年,報之三年問。」又云:「三年之喪,人道 之至大者也,夫是之謂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 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註云:「不知其所從來, 喻此三年之喪,前世行之久矣。」既云喻前世行之久, 則三年之喪,實知其所從來,但喻久爾。故《虞書》云:「二 十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 音。是心喪三年,未有服制之明驗也。第三,明三王已 降,澆偽漸起,故制喪服,以表哀情者,案《郊特牲》云:「大 古冠布,齊則緇之。」鄭註云:「唐虞已上曰大古,又曰冠 而弊之可也。」註云:「此重古而冠之耳。三代改制,齊冠 不復用也,以白布冠質,以為喪冠也。」據此而言,則唐 虞以上,吉凶同服,惟有白布衣、白布冠而已,故鄭註 云:「白布冠為喪服。」又案三王以來,以唐虞白布冠為 喪冠。又案《喪服記》云:「凡衰外削幅,裳內削幅。」註云:「大 古冠布衣布。先知為上,外殺其幅,以便體也。後知為 下,內殺其幅,稍有飾也。後世聖人易之,以此為喪服。」 據此《喪服記》與《郊特牲》兩註而言,則鄭云「後世聖人 夏禹也。」是三王用唐虞白布冠、白布衣為喪服矣。第 四明既有喪服,,須明「喪服」二字者,按鄭《目錄》云:「不忍 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存于彼,焉已棄亡 之耳。」又案《曲禮》云:「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 曰不祿,庶人曰死,《爾雅》曰崩、薨、卒不祿」,皆訓死也。是 士以上為義,稱庶人言死,得其總名。鄭註《曲禮》云:「死 之言澌,精神澌盡。」又按《檀弓》,孔子曰:「喪欲速貧。」《春秋 左氏傳》,魯昭公出居乾侯,齊侯唁公于野井。公曰:「喪 人其何稱?」是喪,棄亡之辭。棄于此,存于彼,是孝子不 忍言父母精神盡澌,雖棄于此,猶存于彼。以此鄭義 言之,其「喪」字去聲讀之,人或以平聲讀之者,雖不與 同,義亦通也。死者既喪,生人制服。服之者但貌以表 心,服以表貌。故《禮記間傳》云:「斬衰何以服苴?苴,惡貌 也,所以苴其內,見諸外。斬衰貌若苴,齊衰貌若枲,大 功貌若止,小功緦麻,容貌可也。」下又云:「斬衰三升,三 升半,齊衰四升以下。」是其孝子喪親,以衣服表心。但 吉服所以表德,凶服所以表哀。德有高下,章有升降, 哀有淺深,布有精粗,不同者也。第五、明喪服章次以 精粗為序者,案《喪服》上下十有一章,從斬至緦麻,升 數有異。異者,斬有正義不同,為父以三升為正,為君 以三升半為義,其冠同六升,三年齊衰,惟有正服四 升,冠七升。繼母、慈母雖是義以配父,故因與母同,是 以略為節,有正而已。杖期齊衰,有正而已。父在為母, 與為妻同。正服齊衰五升,冠八升,不杖。齊衰期章,有 正有義二等,正則五升,冠八升;義則六升,冠九升。齊 衰三月,章皆義服齊衰六升,冠九升。曾祖父母,計是 正服。但正服合以小功,以尊其祖,不服小功而服齊 衰,非本服,故同義服也。殤大功,有降有義,為夫之昆 弟之「長子殤是義,其餘皆降服也。降服衰七升,冠十 升,義服衰九升,冠十一升。」《大功章》有降有正有義。姑 姊妹出適之等是降,婦人為夫之族類為義,自餘皆 正。衰冠如上釋也。《繐衰》惟有義服四升半,皆冠七升 而已。以諸侯大夫為天子,故同義服也。殤小功有降有義,婦人為夫之族類是義,自餘皆降服,降則衰冠 同十升,義則衰冠同十二升。小功亦有降有正有義, 如前釋。緦麻亦有降有正有義,皆如上陳,但衰冠同 十五升,抽去半而已。自斬以來至緦麻,皆以升數,升 數少者在前,升數多者在後,要不得以此升數為敘 者一,則《正義》及降升數,不得同在一章。又繐衰四升 半,在大功之下,小功之上,鄭下註云:「在小功之上者, 欲審著縷之精粗。」若然,喪服章次雖以升數多少為 前後,要取縷之精粗為次第也。第六明作傳之人,又 明作傳之意。「傳曰」者,不知是誰人所作,皆云孔子弟 子卜商字子夏所為。案《公羊傳》是公羊高所為,公羊 高是子夏弟子。今案《公羊傳》有云者何?何以曷為孰 謂之等,今此《傳》亦云者何?何以孰謂曷為等之問?師 徒相習,語勢相連,以弟子卻本前師,此傳得為子夏 所作,是以師師相傳,蓋不虛也。其《傳》內更云傳者,是 子夏引他舊傳以證己意。《儀禮》見在一十七篇,餘不 為傳,獨為喪服作傳者,但《喪服》一篇,總包天子以下 五服,差降六術,精粗變除之數既繁,出入正殤「交互, 恐讀者不能悉解其義,是以特為《傳》解。」第七明鄭元 之註《經》《傳》兩解之云:「鄭氏者,北海郡高密縣人,姓鄭 名元,字康成,漢僕射鄭崇八世孫也。後漢徵為大司 農而不就,年七十四,卒于家。」云「註者,註義于《經》《傳》之 下辨其義意。若《傳》不釋《經》者,則註在傳上以釋經;若 《傳》義難明者,則在傳下以釋傳。」又在《傳》下註者,須題 云元,謂以別傳。若在傳上註者,不須題元,義可知。或 云註,或云傳,出註述者意耳。或有解云:「前漢以前云 傳,後漢以後云註。」若然,王弼、王肅之等後漢之人云 傳,此說非也。

《士喪禮》
第十二

编辑

鄭云「自始死至于既殯之禮」者,自,從也。既,已也。謂從 始死已殯之後,未葬之前皆錄之,是以下殯後論朔、 奠、筮、宅、井、槨、卜葬日之事也。又云「喪于五禮屬凶」者, 按《周禮》大宗伯「掌五禮,吉凶賓軍嘉。」此于五禮屬凶。 若然,天子諸侯之下皆有士,此當諸侯之士。知者,下 云君若有賜,不言王,又《喪大記》云:「君沐粱,大夫沐稷, 士沐粱。」鄭云:「《士喪禮》沐稻」,此云「士沐粱」,蓋天子之士 也。又「大斂陳衣」,與《喪大記》不同。鄭亦云:「彼天子之士, 此諸侯之士。」以此言之,此篇諸侯之士可知。但公侯 伯之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一命與不命,皆分為三 等,各有上中、下。及行喪禮,其節同,但銘旌有異,故下 云:「為銘各以其物」,亡則以緇長百幅。物,謂公、侯、伯之 士一命已上,生時得建旌旗。亡,謂子、男之士,生時無 旌旗之物者,唯此為異。又鄭直云「士喪父母」,不言妻 與長子,二者亦依士禮,故《記》云:「赴曰君之臣某死。」赴 母、妻、長子,則曰「君之臣某之某死。」是禮同,故得同附 于君之臣。《記》不云父者,以其經主于父死,故記不言 也。

《既夕》
第十三

编辑

鄭《目錄》云「《士喪禮》下篇」者,依《別錄》而言,以其記下士 之始死,乃托葬時而總計之,故名《士喪禮》下篇也。鄭 又云「先葬二日,與葬間一日」者,驗經云既夕哭,請啟 期,告于賓,明旦夙興開殯,既遷于祖一日,又厥明即 葬,故知是葬前二日與葬間一日也。云「必容」者,請啟 期在葬前二日中間,容朝廟一日,故云必容焉。鄭又 云此諸侯下士一廟,其上士二廟,則既夕哭先葬前 三日者,以其一廟則一日朝,二廟則二日朝,故葬前 三日;中間容二日,故三日。若然,大夫三廟者,葬前四 日;諸侯五廟者,葬前六日;天子七廟者,葬前八日。差 次可知。

《士虞禮》
第十四

编辑

按:此經云「側享于廟門外之右」,又記云「陳牲于廟門 外」,皆云「廟。」《目錄》云「祭之殯宮」者,廟則殯宮也。故鄭註 《士喪禮》「凡宮有鬼神曰廟。」以其虞卒哭在寢,祔乃在 廟,是以鄭註《喪服小記》云「虞于寢,祔于祖廟」是也。

《特牲饋食禮》
第十五

编辑

鄭知非天子之士,而云諸侯之士者,按《曲禮》云:「大夫 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儀禮》特牲、少牢, 故知是諸侯大夫士也。且經直云「適其皇祖某子」,不 云考,鄭云「祖禰」者,《祭法》云:「適士二。」官師一。「官師」, 謂中下之士,祖禰共。亦兼祭祖,故《經》舉祖兼有禰 者。鄭達《經義》:「祖禰俱言也。」若祭無問,一《二》。皆先 祭祖後祭禰。是以文二年《左傳》云:「文武不先不窟,子 不先父」是也。若祭,無問尊卑。數多少皆同日而祭 畢,以此及《少牢》惟筮一日,明不別日祭也。

《少牢饋食禮》
第十六

编辑

鄭知「諸侯之卿大夫」者,《曲禮下》云: 「大夫以索牛用大 牢。」是天子卿大夫,明此用少牢,為諸侯之卿大夫可 知。賓尸是卿,不賓尸,為下大夫為異也。

《有司徹》
第十七

编辑

言「大夫既祭,儐尸于堂之禮」者,謂上大夫室中事尸, 行三獻禮畢,別行儐尸于堂之禮。又云「祭畢禮尸于室中」者,據下大夫室內事尸,行三獻,無別行儐尸於 堂之事,即於室內為加爵禮尸,即下文云「若不儐尸」 以下是也。

宋楊復儀禮圖

编辑

士冠禮

编辑

今案《儀禮》所存者,惟士冠禮,自士以上有大夫、諸侯。 天子冠禮,見於《家語》《冠頌》《大戴》公冠與《禮記》·《特牲》《玉 藻》者,雖遺文斷缺不全,而大概亦可考。如趙文子冠, 則大夫禮也;魯襄公、邾隱公冠,則諸侯禮也;周成王 冠,則天子禮也。大夫無冠禮。古者五十而後爵,何大 夫冠禮之有?其冠也,則服士服,行士禮而已,始冠緇 布冠,自諸侯下達,諸侯始加緇布冠,繢緌,其服元端, 再加皮弁,三加元冕。天子始冠,加元冠朱組纓,再加 皮弁,三加袞冕。又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以金石 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又諸侯醴賓以三獻之 禮,其酬賓則束帛乘馬,其詳見於《儀禮經傳通解》。

《士昏禮》

编辑

今案《儀禮》所存者,惟《士昏禮》大夫以上無文。案《儀禮》 士昏親迎,「主人爵弁,乘墨車。」注云:「爵弁,元冕之次。士 而乘墨車,攝盛也。」疏云:「大夫以上,自祭用朝服,助祭 用元冕。士家自祭用元端,助祭用爵弁。」今士親迎用 爵弁,是用助祭之服以為攝盛,則卿大夫親迎,當用 元冕攝盛也。天子、諸侯尊,不須攝盛,宜用家祭之服 以迎,則天子當服袞冕,而五等諸侯皆元冕,是以《記》 云「元冕,齋戒鬼神陰陽也。」將以為社稷主,以社稷言 之,據諸侯而說也。《周禮巾車》:「王之車有玉輅、金輅、象 輅、革輅、木輅。諸侯自金輅以下,孤乘夏篆,卿乘夏縵, 大夫乘墨車,士乘棧車,庶人乘役車。」今士乘大夫墨 車,為攝盛,則庶人當乘棧車,大夫當乘夏縵,卿當乘 夏篆,天子諸侯亦不假攝盛,當乘金輅矣。又《白虎通 王度記》有天子諸侯一娶九女之制,《曾子問》有變,《禮 記》傳有事證,詳見《儀禮經傳通解》。

今案:「婦至,主人揖入,升自西階,道婦入也。夫先即席, 婦尚立于尊西,南面,媵御沃盥,交道其志,而後贊者 徹尊幂,舉者出,舉鼎入,陳于阼階南,載牲于俎,俟設 豆訖,而後俎入。又設對饌,後布」,婦對席,及贊者告饌 具,夫揖,婦即對筵,皆坐。夫正席於先,婦布席於後者, 先後倡隨之義也。又其序,先祭而後食,既三飯,卒食, 而後三酳:一酳,再酳用爵,三酳用巹。一酳以肝從,再 酳三酳無從,其一酳也。主人拜受爵,贊戶內北面答 拜。酳婦亦如之。三酳禮成,而後贊酌戶外尊以自酢。 奠爵拜,皆答拜。卒爵拜,皆答拜,興。於是主人出,婦復 位。主人出者,將向房說服也。「婦復位」者,婦人不宜出 復入,故因舊位而立也。於是徹室中之饌,設於房,使 御布婦席,媵布夫席。《賈疏》云:「前布同牢席。夫在西,婦 在東,示陰陽交會有漸也。今乃夫在東婦在西,易處 者,取陽往就陰,故男女各於其方也。」

《士相見禮》

编辑

陳師道曰:「宗周之制,士見於大夫、卿公,介以厚其別, 詞以正其名,摰以效其情,儀以致其敬,四者備矣謂 之禮成。士之相見如女之從人,有願見之心而無自 行之義,必有紹介為之前焉,所以別嫌而慎微也,故 曰『介以厚其別,名以舉事,詞以導名,名者先王所以 定名分也,名正則詞不悖,分定則名不犯,故曰『詞以 正其名』』。」言不足以盡意,名不可以過情,又為之摯以 成其終,故授受焉。介以通名,儐以將命,勤亦至矣,然 因人而後達也。禮莫重於自盡,故祭主於重,婚主於 迎,賓主於摯,故曰「摯以效其情。」誠發於心而諭於身, 達於容色,故又有儀焉。「詞以三請,摰以三獻,三揖而 升,三拜而出,禮煩則泰,簡則野。」三者禮之中也。故曰: 「儀以致其敬。」是以貴不陵賤,下不援上,謹其分守,順 於時命,志不屈而身不辱,以成其善。當是之世,豈特 士之自賢,而亦有禮為之節也。夫周之制禮,其所為 防至矣。及其晚世,禮存而俗變,猶自是而失身,況於 禮之亡乎!自周之禮亡,士知免者寡矣。世無君子明 禮以正之,既相循以為常,而史官又載其事,故其弊 習而不自知也。

又曰:「先王之制,士不傳摯為臣,則不見於王公。夫相 見所以成禮,而其弊必至於自鬻。故先王謹其始以 為之防,而為士者世守焉。」

鄉飲酒禮

编辑

今案《鄉飲酒禮》註:「席賓於牖前」,與《周禮·司几筵》筵國 賓於牖前似同而實異。賓位在西北,以天子諸侯室 有東西房言之,則室前之中為中,此乃王位設扆之 處。自中以西便為西北,又是牖前,如《司几筵》「筵國賓 於牖前」是也。以大夫士東房西室言之,房室之間為 中,故戶西牖東,西北之位,家、鄉、國皆以為重。《士冠禮》 「子筵於戶西」,《士昏禮》「婦席於戶牖間」,《鄉飲》「席於牖前。」 《鄉射》賓席在於戶牖之處,名雖不同,皆是一義。《鄉飲》 雖云「牖前」,亦是牖東也。蓋戶西牖東,正西北之賓位

也。《士冠禮》子,《士昏禮》婦,亦在此位,敬禮之如賓客然
考證
所謂醴於客位是也。若牖前,則近於西北隅矣。果賓

席在牖前,則三賓當如《鄉射》記「東面北上。」今經云「眾 賓之席繼而西」,則賓席決不在牖前明矣。雖然,此特 以鄭義大夫士東房西室言之也。又案陳祥道云:「《鄉 飲酒》:『薦脯五挺,出自左房。《鄉射記》『籩豆出自東房』。《大 射》:『宰胥薦脯醯由左房』。夫《鄉飲》《鄉射》、大夫禮、《大射》、諸 侯禮,其言相類。蓋言『左』』」以有右,言東以有西,則大夫、 士之房室與諸侯同可知。《鄭氏》謂「大夫士無西房」,恐 未然也。

鄉射禮

编辑

今案司射專主射事,如請射作射之類,皆司射主之。 司馬兼總射政,如命負侯、命去侯之類,皆司馬命之。 司馬者,眾目所睹仰,而號令所從出也。故凡自堂降 階適堂西者,不從階下,徑過堂西,必向南而行。由司 馬之南,復自北面以適堂西,非特以示威儀,乃所以 見聽命司馬之意。如此圖「三耦適堂西」之類是也。《記》 曰:「適堂西,皆出入於司馬之南,唯賓與大夫降階,遂 西取弓矢。」注云「尊者宜逸」是也。有射位,有堂西位,司 射立於中之西南,司馬立於司射之南,三耦眾耦又 立於其南,此射位也。射位見前圖。堂西乃授弓矢,比 三耦之位。故射畢則適堂西,釋弓,說決拾,而立於堂 西以俟。

《燕禮》

编辑

今案公取媵爵以酬賓,此別是一禮,與尋常酬賓不 同,此所謂「公為賓舉旅」也。《燕禮》:君使宰夫為獻主,以 臣莫敢與君伉,禮也。今君舉觶於西階之上以酬賓, 可乎?蓋君臣之際,其分甚嚴,其情甚親,使宰夫為獻 主,所以嚴君臣之分。今舉觶以酬賓,賓西階下拜,小 臣辭。升成拜。公奠觶,答再拜。公卒觶,賓下拜,公答再 拜。略去勢分,極其謙卑,所以通君臣之情也。注云:「不 言君酬賓於西階上,及公反位尊君,空其文也。」此又 所以嚴君臣之分也。

《大儀射》

编辑

案左物右物,《鄉射》同,《鄉射記》云「物長如笴,其間容弓, 距隨長武」是也。但《大射禮》工人士梓人「升自北階,卒, 畫自北階下」,《司宮》埽所畫物自北階下,事尤謹於鄉 射。《鄉射禮》,司射在中西南,司馬在司射之南,三耦在 其西南,又無次。《大射禮》「耦次在洗東南」,此人君禮,與 《鄉射》異。《司射》命眾耦之辭,與《鄉射》亦同。但《鄉射》比三 耦於堂西,其禮輕。《大射》定「大夫士三耦之位於庭,而 後比之」,此人君禮,與《鄉射》異。

《聘禮》

编辑

今案《夕幣》之禮,夕陳幣以授使者,官陳幣皮,加其奉 於左皮上。注:「奉,所奉以致命,謂束帛元纁也。」然授幣 而未授圭,何也?圭,聘禮之重者也。圭所以聘也,束帛 所以享也。聘圭不可以預授,俟使者釋幣於禰,釋幣 於行,乃遂載旃,帥眾介以授命於朝。於是君朝服南 鄉,而授之以圭,所以謹之重之也。

元敖繼公儀禮集說

编辑

《士冠禮》

编辑

此篇主言士冠其適子之禮。然此「士」云者,據其子而 立文也。下篇放此。「冠」者,加冠之稱。凡經言「士禮」者,皆 謂諸侯之士,其言「大夫禮」者亦然。蓋此經乃天子為 諸侯制之,以為其國之典籍者也,故不及王朝大夫 士之禮。

《筮日》者,重冠事也。「於《廟門》」者,為將有事於廟中故也。 必於門者,明其求於外神也。

《士昏禮》

编辑

此篇主言士之適子娶妻之禮。「娶必以昏」者,取其近 夜也。

自天子下達於庶人納采皆用鴈也。經惟有士昏禮, 故因以「下達」之文見之也。以此推之,則餘禮之用鴈 者,皆當下達,惟納徵之禮或異耳。《媒妁傳》言:「女家已 許,乃敢納其采女之禮。」采者,取也。用鴈者,先儒謂取 其不再偶義,恐或未然。《春秋傳》曰:「鄭徐吾犯之妺,美 公孫黑,使強委禽焉。」是大夫納采亦用鴈也,此其徵 矣。

《士相見禮》

编辑

此篇主言士相見之禮,其他禮則亦因而及之也。 贄者,所依以相見者也,故先言之。士贄用雉,其義未 聞,必用死者,為其難生得也。冬言雉,夏言腒,文互見 耳。乾禽謂之腒,猶乾獸而謂之腊也。此乾雉乃泛言 腒者,與雉互見,不嫌其為他物也。惟見冬夏而不言 春秋,蓋春則先從冬,後從夏,秋則反之, 亦若屨然。與 「左頭奉之」,亦但言其執之之法如是,其實此時賓未 執也。「必左頭」者,頭宜鄉內也/。不言服者,亦元端可知/。

《鄉飲酒禮》

编辑

《鄉飲酒》者,士與其同鄉之士大夫,會聚於鄉學而飲 酒之禮也。

將與其鄉人飲酒,乃於眾賓之中擇其最賢者為賓, 其次者為介。謀,謂商度其孰優也。必就先生謀之者不敢擅自可否去取,且示有所尊也。

《鄉射禮》

编辑

《鄉射》者,士與其鄉之士大夫會聚於學宮,飲酒而習 射也。此與上篇大同小異,惟《多射》一節耳。亦飲酒而 但以射言者,主於射也。

無介者,以介尊,次於賓,同於大夫,射時難為耦也。

《燕禮》

编辑

諸侯與群臣燕飲之禮也。於《五禮》屬《嘉禮》。

《大射儀》

编辑

諸侯與其群臣飲酒而習射之禮也。言「大射」者,別於 《賓射》《燕射》也。

他篇於此言「禮」,是乃言「儀」者,以其儀多於他篇,故特 顯之。「禮」者揔名,「儀」則其節文也。

《聘禮》

编辑

此篇主言「次國大聘」之禮。

《公食大夫禮》

编辑

此篇主言「食小國」、「小聘」之賓,蓋與前篇互見其禮也。 飲食之禮,賓主敵,則主人親,戒速所以尊賓也。此使 戒賓,而各以其節,亦其義耳。

《覲禮》

编辑

此篇主言同姓大國之君入覲於王之禮,初無四時 之別,與《周官》所謂「秋見曰覲」之意異。覲於五禮屬賓 禮。

《喪服》

编辑

此篇主言諸侯以下男女所為之喪服,於五禮屬凶 禮。凡喪服衰裳冠帶之屬,皆因吉服而易之。若首絰 則不然,蓋古者未有喪服之時,但加此絰以表哀戚, 後世聖人因而不去,且異其大小之制,以為輕重云。 《斬衰》自卒哭以至練,祥,服有變除絰,皆不著之,惟言 初服者,喪服之行於世,其來久矣。節文纖悉,人所習 見,故絰但舉大略以記之耳,後放此。案《疏》云「斬三升 布」,但據正服而言也,正服布三升,義服布三升有半。

《士喪禮》

编辑

此篇與下篇言「士之子為父喪」,自始死以至既葬之 禮。

《既夕禮》

编辑

此禮承上篇為之,乃別為篇者,以其禮更端故也。篇 首云「既夕哭」,故以《既夕》名篇。

《士虞禮》

编辑

此篇言《士喪始虞》之禮。

《特牲饋食禮》

编辑

此篇言士祭其祖之禮也。

特牲謂豕也。士祭用三鼎,乃以「特牲」名之者,主於牲 也。《少牢》放此。

少牢饋食禮

此篇言大夫祭其祖之禮。

有司徹

謂此別為一篇,及其名篇之意,皆與《既夕》同。

「有司徹室中之饋及𦿉者之豆爵與祝之薦俎也。祝 不自執其俎以出,是未歸也。其二佐食乃眾賓為之 室中,事畢亦反於賓位,然則祝與佐食皆當與賓尸 之禮矣。」此時有司徹祝俎,或設於堂下,與主人於𦿉 者之退,亦反入於室,及有司既徹,則出立於阼階東 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