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第152卷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一百五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五十二卷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一百五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一百五十二卷目錄

 紙部彙考

  爾雅釋器

  後漢劉熙釋名釋書契

  晉稽含南方草木狀蜜香紙

  唐段公路北戶雜錄香皮紙

  宋程棨三柳軒雜識蠲紙

  元鮮于樞牋紙譜各種紙

  費著蜀牋譜各種牋

  明馮夢禎快雪堂漫錄造色紙

  高濂遵生八牋論紙 造葵牋法 染宋牋色法 染紙作畫不用膠法 造

  搥白紙法 造金銀印花牋法 造松花牋法

  本草綱目紙釋名 氣味 主治 附方 青紙主治 印紙主治 桐油繖紙主

  治 附方 曆日集解 主治 鍾馗集解 主治 附方

  屠隆牋譜銘

  徐炬明事物原始

  江南志書六合縣 松江府 無錫縣

  浙江志書紹興府 嵊縣

 紙部藝文一

  紙賦           晉傅咸

  謝賚宮紙啟       梁劉孝威

  悲剡藤文        唐舒元輿

  紙賦           宋吳淑

  楮寶傳         明姜子萬

  紙銘           王世貞

字學典第一百五十二卷

紙部彙考 编辑

《爾雅》
编辑

《釋器》
编辑

《簡》謂之「畢。」

今簡札也。簡,竹簡也。古未有紙,載文於簡,謂之簡札,一名畢。《禮記學記》云:「呻其佔畢。」謂但吟誦所視簡之文,是謂簡為畢也。

《後漢劉熙釋名》
编辑

《釋書契》
编辑

《紙》,砥也。謂平滑如砥石也。

《板》般也。《般般》。平廣也。

《奏》,鄒也。鄒,狹小之言也。

「札」,櫛也。編之如櫛,齒相比也。

簡,間也。編之篇篇有間也。

簿,言可以簿疏密也。

笏,勿也。君有教命及所啟白,則書其上,備忽忘也。 槧,板之長三尺者也。槧,漸也,言其漸漸然長也。 牘,睦也。手執之以進見,所以為恭睦也。

籍,籍也。所以籍疏人名戶口也。

《晉稽含南方草木狀》
编辑

《蜜香紙》
编辑

蜜香紙以蜜香樹皮葉作之,微褐色,有紋如魚子,極 香而堅韌,水漬之不潰爛。泰康五年,大秦獻三萬幅, 帝以萬幅賜鎮南大將軍、當陽侯杜預,令寫所撰《春 秋釋例》及《經傳集解》以進。未至而預卒,詔賜其家,令 藏之。

《唐段公路北戶雜錄》
编辑

《香皮紙》
编辑

羅州多箋香樹,身如柜柳,皮堪搗紙,土人號為「香皮 紙。」

《宋程棨三柳軒雜識》
编辑

《蠲紙》
编辑

溫州作蠲紙,潔白堅滑,大略類高麗紙。東南出紙處 最多,此當為第一焉。《由、拳》皆出其下,然所產少。至和 以來方入貢,權貴求索漫廣,而紙戶力已不能勝矣。 吳越錢氏時供此紙者,蠲其賦役,故號「蠲」云。

《元鮮于樞箋紙譜》
编辑

《各種紙》
编辑

《西京雜記》稱「薄蹄」,註云:「小紙也。」

蔡倫後有左子邑,善造紙。蕭子良云:「子邑之紙,妍妙 輝光。」

《東宮舊事》:「皇太子初拜,給赤紙、縹紅麻紙、敕紙各一 百.。」

《南方草木狀》:「大秦出蜜香紙,一云香皮紙。微褐色,青 紋如魚子,極香而堅韌。晉武帝賜杜預萬番,寫《春秋 釋例》及《經傳集解》。」

《拾遺記》:海苔紙,晉南越所貢,以苔為之,名「側理紙」,後 人言陟釐,武帝賜張華萬番。

《博物志》:「王右軍寫《蘭亭序》,用蠶繭紙。」又「會稽庫中有 紙九萬番,悉以乞謝安。」

《梪元偽事》,「詔令平淮」,作青赤縹綠桃花紙。

宋張永所製紙,為天下最,尚方不及。

雷孔璋曾孫穆之,有《張華與祖書》,乃「桑根紙
考證
齊高帝造銀光紙賜王僧虔,一名「凝光紙。」

范甯教有土紙、藤角紙。梁簡文云:「特送四色紙三萬 枚。」

陸郵有《謝安成王賜西蜀箋》紙一萬幅。

《湘東王為荊州》上武帝紙萬幅。又奉《簡文》紅箋二千 番。又云:「特送五色紙三萬枚。」

蕭成采野麻土穀,作《五色斑紙》。

陳後主令婦人襞綵牋作五言詩。

唐初,將相官誥,亦用銷金箋及鳳凰紙書之,餘皆魚 牋、花牋。

元宗令李龜年持金花箋宣賜李白。進《清平調》詞, 段成式在九江造雲藍紙。

趙象與武公業妾非煙,以《金鳳箋》、「《剡溪》玉葉紙」,題詩 相贈答。

蕭貫夢至宮庭,有婦人授貫《衍波牋》。

《成都古今記》載,「蜀箋」,其目曰「深紅」,曰「粉紅」,曰「杏紅」,曰 「明黃,曰深青,曰淺青,曰深綠,曰淺綠」,曰「銅綠」,曰「淺雲」, 凡十樣。又有「松花紙」、「金沙紙」、「流沙紙」、「彩霞紙」、「金粉紙」、 「龍鳳紙」、「桃花冷金」之目。

《酉陽雜俎》又《紀異》:「蜂相語子與青童君奕勝,獲琅玕 紙十幅。」

楊炎在中書後閣,用桃花紙糊窗。

蕭穎士少夢授紙百番,皆繡花文。

《紙譜》又有「玉板、貢餘」、「經屑」、「表光」之名。

南唐有「澄心堂」紙,細薄光潤,為一時之甲。

《嶺表錄異》:「管羅州,多棧香樹,皮堪作紙。」

《負暄雜錄》:「唐人詩中多用蠻箋。」

高麗歲貢「蠻紙。」日本國出松皮紙。扶桑國出芨皮紙。 蜀中藤紙。

《越中竹紙》:

江南楮皮紙:

《植杖閒談》:「溫州作蠲紙,大類高麗,烏程由拳皆出其 下。」

《方輿勝覽》:「歙績溪界有地名龍鬚,出嘉紙,有墨光白 滑、冰翼凝霜之目。」

東坡詩:「麥光鋪几淨無瑕。」注:「麥光,紙名也。」

黃山谷《為范子默求染鴉青紙》

《後山談叢》云:「余于丹徒高氏見楊行密節度淮南補 將校牒紙光潔如玉,膚如卵膜,今士大夫所有澄心 堂紙不迨也。」

《費著蜀牋譜》
编辑

《各種箋》
编辑

古者書契多編以竹簡,其次用縑帛,至以木膚、麻頭、 敝布、魚網為紙,自東漢蔡倫始。簡太重,縑稍貴,人遂 以紙為便。倫,宦者也,《傳》多稱其能,然受宮掖風旨,謟 親貴,猶宦者態也。智足以創物,而亦足以殺身,第於 文字有功。人至今稱「蔡倫紙。」今天下皆以木膚為紙, 而蜀中乃盡用蔡倫法。牋紙有玉板,有貢餘有經屑, 有表光、玉板。貢餘雜以舊布、破履、亂麻為之,惟經屑、 表光,非亂麻不用。於是造紙者廟以祀蔡倫矣。廟在 大東門雪峰院,雖不甚壯麗,然每遇歲時祭祀,香火 累累不絕,示不忘本也。恩足以及數十百家,雖千載 猶不忘如此。

《易》以西南為坤位,而吾蜀西南重厚不浮,此坤之性 也。故物生於蜀者,視他方為重厚,凡紙亦然,此地之 宜也。府城之南五里,有百花潭,支流為一,皆有橋焉, 其一玉溪,其一薛濤,以紙為業者,家其旁錦江,水濯 錦益鮮明,故謂之錦江,以浣花潭水造紙故佳,其亦 水之宜矣。江旁鑿臼為碓,上下相接,凡造紙之物,必 杵之使爛,滌之使潔,然後隨其廣狹長短之制以造。 砑則為布紋,為綾綺,為人物花木,為蟲鳥,為鼎彝,雖 多變,亦因時之宜。

紙以人得名者,有謝公,有薛濤。所謂謝公者,謝司封 景初師厚。師厚創牋樣,以便書尺,俗因以為名。薛濤 本長安良家女,父鄖因官寓蜀而卒,母孀,養濤及笄, 以詩聞外,又能掃眉塗粉,與士族不侔,客有竊與之 宴語。時韋中令皋鎮蜀,召令侍酒賦詩,僚佐多士,為 之改觀。期歲,中令議以校書郎奏請之,護軍曰:「不可」, 遂止。濤出入幕府,自皋至李德裕,凡歷事十一鎮,皆 以詩受知。其間與濤唱和者,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 狐楚、裴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吳武陵、張祜,餘皆 名士記載凡二十人,競有酬和。濤僑止百花潭,躬撰 深紅小彩牋,裁書供吟,獻酬賢傑,時謂之「薛濤牋。」晚 歲居碧雞坊,刱吟詩樓,偃息於上。後段文昌再鎮成 都,太和歲,濤卒,年七十三。文昌為撰墓誌。謝公有十 色牋: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 淺雲,即十色也。楊文公億《談苑》載韓浦寄弟詩云:「十 樣蠻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花頭。」謝公箋出於此乎? 濤所製箋,特深紅一色爾。偽蜀王衍賜金堂縣令張 蠙霞光牋五百幅。霞光牋疑即今之「彤霞牋」,亦深紅 色也。蓋以胭脂染色,最為靡麗。范公成大亦愛之,然更梅溽則色敗萎黃,尢難致遠公以為恨,一時把玩, 固不為久計也。濤以牋名可矣,雖良家女,乃失身為 妓,韋尹欲官之,段尹誌其墓焉,何哉?時幕府賓客多 天下選,一時縱適不少斂。大抵唐藩鎮不度,皆習然 也。濤固得之,而諸公似為失云。

紙固多品,皆玉板表光之苗裔也。近年有《百韻箋》,則 合以兩色材為之。其橫視常紙,長三之二,可以寫詩 百韻,故云「人便。」其縱闊可以放筆快書。凡紙皆有連 二、連三、連四。售者連四一名曰船牋;又有青白牋,背青面白;有 學士牋,長不滿尺,小學士牋又半之。倣姑蘇作雜色 粉紙,曰「假蘇箋」,皆印金銀花於上。承平,前輩蓋常用 之,中廢不作,比始復為之。然姑蘇紙多布紋,而假蘇 牋皆羅紋,惟紙骨柔薄耳。若加厚壯,則可勝蘇牋也。 蜀牋體重,一夫之力僅能荷五百番。四方例貴川牋, 蓋以其遠號難致。然徽紙、池紙、竹紙在蜀,蜀人愛其 輕細,客販至成都,每番視川箋價幾三倍。范公在鎮 二年,止用蜀紙,省公帑費甚多。且怪蜀諸司及州縣 緘牘,必用徽池紙。范公用蜀紙,重所輕也,蜀人事上, 則不敢輕所重矣。此以價大小言也。余得之蜀士,云: 「澄心堂紙,取李氏澄心堂樣製也。」蓋表光之所輕脆 而精絕者,中等則名曰「玉水紙」,最下者曰「冷金牋」,以 供泛使。

廣都紙有四色:一曰「假山南」,二曰「假榮」,三曰「冉村」,四 曰「竹紙。」皆以楮皮為之。其視浣花牋紙最清潔,凡公 私簿書、契券、圖籍文牒,皆取給於是廣幅無粉者謂 之「假山」,南狹幅有粉者謂之「假榮。」造於冉村曰「清水」, 造於龍溪鄉,曰「竹紙。」蜀中經史子籍,皆以此紙傳印, 而竹紙之輕細似池紙,視上三色價稍貴。近年又倣 徽池法,作《勝池紙》,亦可用,但未甚精緻爾。

雙流紙出於廣都,每幅方尺許,品最下,用最廣而價 亦最賤。「雙流」實無有也,而以為名,蓋隋煬帝始改廣 都曰雙流,疑紙名自隋始也。亦名小灰紙。

《明馮夢徵快雪堂漫錄》
编辑

《造色紙》
编辑

用橡子殼、大黃梔傘店所用者二味,量濃淡合用,次 用上白荊川連厚而少路者,光淨長几上鋪開,用排 筆上色,次疊上,務令色遍,勿使有白點。約一刀分二 疊,置透風處,候乾極燥,揭開裱用。《季象傳》。

《高濂遵生八牋》
编辑

《論紙》
编辑

《高子》曰:上古無紙,用汗青者,以火炙竹,令汗出取青, 易于作書。至漢蔡倫始製紙,為萬世利也。初搗漁網 為紙,曰「網紙;以布作者曰麻紙,以樹皮作者曰穀紙。」 蜀有凝光紙、雲藍牋、花葉紙十色。薛濤牋,名曰:「蜀牋。 有側理紙、松花紙、流沙紙、彩霞金粉龍鳳紙、綾紋紙、 短簾白紙、硬黃紙、布紙、縹紅紙、青赤綠桃花牋、藤角」 紙、縹紅麻紙、桑根紙、六合牋、魚子牋、苔紙。建中年有 「女兒青紙、卵紙。」宋有澄心堂紙、蠟黃藏經牋、白經牋、 碧雲春樹牋,有龍、鳳印邊三色,內紙有印金團花,并 各色金花牋紙。有藤白紙、砑光小本紙。李偽主造會 府紙,長二丈,闊一丈,厚如繒帛數重。陶穀家藏有鄱 陽白數幅,長如匹練;西山觀音簾紙、鵠白紙、蠶繭紙、 竹紙、大牋紙,元有黃麻紙、鉛山紙、常山紙、英山紙、臨 川小牋紙、上虞紙,又若子邑之紙,妍妙輝光,皆世稱 也。今之楚中粉牋、松江粉牋,為紙至下品也,一黴即 脫。陶穀所謂「化化牋」,此爾,止可用供溷材,一化也;貨 之店中包麪、藥果之類,二化也。甚言紙之不堪用者 類此。若今之大內細密灑金,五色粉牋。五色大簾紙。 灑金牋有等:白牋,堅厚如版,兩面砑光如玉,潔白有 印。金花五色牋紙。又若磁青紙,如段素,堅韌可寶,多 用寫泥金字經。有等藍色者,薄而不佳。高昌國金花 牋,亦有五色,有描金山水圖者。高麗有綿繭紙,色白 如綾,堅韌如帛,用以書寫,發墨可愛。有等皮紙,用以 為簾,為雨帽,為書夾,堅厚若油為之,中國所無,亦奇 品也。近日可用作書者,吳中無紋灑金牋紙為佳。松 江近日《譚牋》不用粉造,以荊川簾紙,褙厚砑光,用蠟 打各色花鳥,堅滑可類宋紙。又新安新造倣《宋藏經》 牋紙亦佳,吳中近亦為之,但不如宋牋抄成,堅韌如 段帛有性,數百載流傳,尚有揭開受用。若今倣效者。 紙性終脆,久黴糊懈,必鬆時尚花邊格子。《白鹿牋》,用 以作柬寫詩,甚便其式。余家有數十種,但白鹿紙以 綠子水併槐黃水微煎印者,雅甚,以青以紅,俱不佳 也。又如蠟砑五色牋,亦以白色松花色、月下白色羅 紋牋為佳,餘色不入清賞,兩人砑者精美,又不壞版。 若用水濕一紙以潤十紙砑者不佳,然以白蠟砑者 受墨,蜜蠟者遇墨成珠,描寫不上,深可恨也。并錄以 共鑒賞。

《造葵牋法》
编辑

五六月戎葵葉,和露摘下,擣爛取汁。用孩兒白鹿堅 厚者裁段,葵汁內稍投雲母細粉、明礬些少,和勻,盛 大盆中,用紙拖染挂乾。或用以砑花,或就素用。其色綠可人,且抱野人傾葵微意。

《染宋牋色法》
编辑

黃柏一斤搥碎,用水四升浸一伏時,煎熬至二升止, 聽用橡斗子一升。如上法煎水,聽用胭脂五錢,深者 方妙。用湯四碗浸榨出紅三味各成濃汁,用大盆盛 汁,每用觀音簾堅厚紙,先用黃柏汁拖過一次,復以 橡斗汁拖一次,再以胭脂汁拖一次,更看深淺加減, 逐張晾乾可用。

《染紙作畫不用膠法》
编辑

紙用膠礬作畫,殊無生氣,否則不可著色。《開染法》:以 皁角搗碎,浸清水中一日,用沙罐重湯煮一炷香,濾 淨調勻,刷紙一次,挂乾。復以明礬泡湯,加刷一次,挂 乾。用以作畫,儼若生紙。若安藏三二月用更妙。拆舊 裱畫卷綿紙作畫,甚佳,有則宜寶藏可也。

《造搥白紙法》
编辑

法「取黃葵花根搗汁,每水一大碗,入汁一二匙攪勻, 用此令紙不粘而滑也。如根汁用多,則反粘不妙。用 紙十幅,將上一幅刷濕,又加乾紙十幅,累至百幅。無 礙紙厚,以七八張相隔,薄則多用不妨。用厚版石壓 紙,過一宿揭起,俱潤透矣。濕則晾乾,否則平鋪石上, 用打紙鎚敲千餘下,揭開晾十分乾,再疊壓一宿,又」 搥千餘搥,令發光,與蠟牋相似,方妙。余嘗製之甚佳, 但「跋涉耳。」

《造金銀印花牋法》
编辑

用雲母粉同蒼術、生薑、燈草煮一日,用布包揉洗,又 用絹包揉洗,愈揉愈細,以絕細為佳。收時以綿紙數 層置灰矼上,傾粉汁在上,晾乾。用五色牋將各色花 版平放,次用白芨調粉刷上花版,覆紙印花,紙上不 可重搨,欲其花起故耳。印成花如銷銀。若用薑黃煎 汁,同白芨水調粉刷版,印之,花如銷金。二法亦雅趣。

《造松花牋法》
编辑

槐花半升炒焦赤,冷水三碗煎汁,用銀母粉一兩,礬 五錢,研細,先入盆內,將黃汁煎起,用絹濾過,方入盆 中攪勻拖紙,以淡為佳。《文房用牋》,外此數色皆不足 備。

《本草綱目》
编辑

《紙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古者編竹炙青書字,謂之汗青,故簡策字 皆從竹。至秦漢間,以繒帛書,謂之幡紙,故紙字從糸, 或從巾也。從氏,諧聲也。劉熙《釋名》云:「紙者,砥也,其平 如砥也。」東漢和帝時,來陽蔡倫始采樹皮、故帛、魚網、 麻繒,煮爛造紙,天下乃通用之。蘇易簡《紙譜》云:「蜀人 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 浙人以麥麪、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又云:凡 燒藥以墨塗紙裹藥,最能拒火。《藥品》中有閃刀紙,乃 摺紙之際一角疊在紙中,匠人不知漏裁者,醫人取 入藥用。今方未見用此何歟。

《氣味》
编辑

諸紙甘平無毒。

《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楮紙燒灰,止吐血、衄血、血崩、金瘡出血。」 《聖惠》曰:「竹紙包犬毛燒末,酒服止瘧。」

李時珍曰:「藤紙燒灰,傅破傷出血,及大人小兒內熱 衄血不止。用故藤紙瓶中燒存性二錢,入麝香少許, 酒服。仍以紙撚包麝香,燒煙熏鼻。」

又曰:「草紙作撚,紝癰疽,最拔膿。蘸油燃燈,照諸惡瘡 浸淫濕爛者,出黃數次取效。」

又曰:「麻紙,止諸失血,燒灰用。」

又曰:「紙錢主癰疽將潰,以筒燒之,乘熱吸患處,其灰 止血,其煙久嗅,損人肺氣。」

《附方》
编辑

吐血不止:白薄紙五張,燒灰水服,效不可言。普濟方 衄血不止:屏風上故紙燒灰,酒服一錢,即止。普濟方 血痢不止:白紙三張,裹鹽一匙,燒赤研末,分三服,米 飲下。聖惠方

皮膚血濺出者,以煮酒罈上紙,扯碎如楊花,攤在出 血處,按之即止。王璆百一選方

「月經不絕,來無時者。」案紙十張燒灰,清酒半升和服, 頓定。冬月用煖酒服之。劉禹錫傳信方

《產後血運上方》服之立驗。已斃經一日者,去版齒灌 之亦活。

蟲入耳,以紙塞耳鼻,留蟲入之耳不塞,閉口勿言,少 頃蟲當出也。集元方

老小尿床:白紙一張鋪席下,待遺于上,取紙曬燒,酒 服。集簡方

《青紙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妬精瘡,以唾粘貼,數日即愈,且護痛也。彌 久者良。上有青黛,殺蟲解毒。」

《印紙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婦人斷產無子,剪有印處燒灰,水服一錢 匕,效

《桐油繖紙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蛀幹陰瘡,燒灰出火毒,一夜傅之,便結痂。」

《附方》
编辑

疔瘡發汗:「千年石灰炒十分,舊黑傘紙燒灰一分,每 用一小匙,先以齏水些少,次傾香油些少,入末攪勻, 沸湯一盞調下,厚被蓋之,一時大汗出也。」醫方捷徑

《曆日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太昊始作曆日,是有書。《禮記》:「十二月,天子 頒朔於諸侯。」

《主治》
编辑

邪瘧:「用隔年全曆,端午、午時燒灰糊丸梧子大。」發日 早用無根水下五十丸。衛生易簡方

《鍾馗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逸史》云:唐高祖時,鍾馗應舉不第,觸階而 死。後明皇夢有小鬼盜玉笛,一大鬼破帽藍袍,捉鬼 啖之。上問之,對曰:「『臣終南山進士鍾馗也。蒙賜袍帶 之葬,誓除天下虛耗之鬼』。乃命吳道子圖像,傳之天 下。」時珍謹按《爾雅》云:「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 椎名也。」菌似椎形,椎似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 椎擊鬼,故亦名「鍾馗。」好事者因作《鍾馗傳》,言是未第 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辟邪止瘧。」

《附方》
编辑

《婦人難產》:鍾馗左腳燒灰,水服。惕起簡便方

《鬼瘧來去》畫鍾馗紙燒灰,二錢,阿魏、砒霜、丹砂各一 皁子大,為末,寒食麪為丸小豆大,每服一丸,發時冷 水下,正月十五日,五月初五日修合。聖濟錄

《屠隆牋譜銘》
编辑

《新朋擇交》
编辑

「青松指心,皎日蒞盟。酈呂相賣,耳餘交傾。款款陶陶, 莫可備數。管鮑而下,此道如土。」公叔所以著論,孝標 為之太息。白衣蒼狗,毋以為金石。

《平安竹素》
编辑

臨洮西垂瀟湘,南沚。遼陽十年,朔方萬里蘪蕪。牽恨, 白雲切悵。綺疏閣中,流黃機上。「忽《竹素》兮遠歸,報游 子兮無恙。」蘇卿鐵腸,竇家錦心。徐淑秦嘉,如瑟如琴。 「墮《竹素》兮雲中,暢歡樂兮莫任。」

《雨花牋》
编辑

吐廣長舌,演微妙詞。恆河乾,須彌摧。天女拱聽,龍神 下馳。何寶花之盈座,焱繽紛而離披。

《微波致辭》
编辑

美《東阿》之麗藻,乃婉孌而多情。何靈人之委化,牽柔 心于目成。睠微波之漲縠紋,爰託以代尺素。游龍乍 昂而倏低,驚鴻飛而不去。生以情始,亦以情終。苟綢 繆之相結,雖異代兮猶通。

《江南春信》
编辑

陽和洩萬物,觱此華茁。「疇為遣使,東皇太乙。」

《蕉葉紙》
编辑

「其苗靈,其葉青。」書倒薤《扶桑經》

《郗林一枝》
编辑

《詵》「名聃然而才壘然,蔚桂枝之巉巉然,夫何對人主 而沾沾然。」

《三生果》
编辑

認賊不真,蒸砂不熟。見在如來,過去忍辱。有香其舌, 有紺其目。兆蘇端明。讖裴相國。自無前因,安成後果。 居流浪中,何者為我。

《八行書》
编辑

開日南,通夜郎。寄漢陰,報河陽。鯉魚遺,鴈足翔。征夫 淚,思婦腸。結綢繆,申慨慷。走萬里,維八行。

《三生花》
编辑

菩提樹,優缽花,發弘願,見釋迦。

《竹簡》
编辑

「截瀟湘浦,斬篔簹谷,削以為牘書,蝌蚪薤粟」,其羲皇 之俗耶?

《五嶽藏書》
编辑

桐柏霏煙,浮丘吐霞。《靈篇》北岳,妙炁西華元夷。蒼水 應神禹邪。《岱宗》玉牒,七十二家。峨峨太史,金弢石室。 精靈呵護,風雨弗蝕。有光如虹,燭奎壁。

《博山雲》
编辑

有雲裊裊,其上如結。博山乍焚,沉水未滅。崦送頹陽, 峰吐東月。《黃庭》罷兮磬聲歇。

《蟠桃三實》
编辑

崑崙之桃高嶙峋,開花結實動三千春。朔兒無賴阿 母嗔,《清虛之上》乃有盜仙人。

《大千春》
编辑

木有大年,人亦有仙。彫三光,敝八埏。吾聞之,「王喬偓 佺。」

《帝城春》
编辑

《栗留》鳴,澤雉馴,眾芳迴。柔條。新劇駘宕帝城春,

===
《富貴春》
===《銅臺歌》「喧金谷花繁。馬嘶南陌,火照西園。露華零,電

光奔。懷哉知止足,老氏垂遺言。」

《結蜃樓》
编辑

欲明欲滅,似近似遠。琱窗忽開,璚簾乍捲,日照轉麗, 風吹或斷。「海神登兮捋紅鬚,龍女憑兮搖翠裾。」何精 靈之不可究詰,洵一氣之縹渺而虛無。

《貝葉牋》
编辑

種自迦毗。祕于華壤。盡一葉書可周《大藏》。居士得之。 時有佛雲「護其上。」

《徐炬明事物原始》
编辑

《紙》
编辑

《後漢書》云:「蔡倫傳古人多編竹簡,或用繒帛,但繒嫌 貴,竹嫌重,皆不便於人。蔡倫,字敬仲,為上方令,用楮 樹皮及麻頭魚網故帛以為紙。元興元年,獻於和帝。 帝善之,令天下皆造用,咸稱為蔡倫紙。」盛洪之《荊州 記》曰:「漢順帝蔡倫,始以魚網造紙。」毛穎與會稽楮先 生友善,故稱紙為楮先生,薛稷封紙為楮國公。漢章 帝時,日本之使名興能,善書,紙似繭而澤,而繭紙始 於漢章帝時。齊高帝造銀光紙賜王僧虔,出《丹陽記》。 坡詩「麥光鋪几淨無瑕」,即今吳中竹紙也。成都以麻 屑為紙,南越以海苔為紙,名側理紙。《桓元偽事》曰:桓 元為平淮令,造青赤嫖姚花紙。石季龍寫偽詔用五 色紙之始。今吳中之蠟牋、畫牋猶妙,唐時蜀妓薛濤 好製小詩,惜紙幅乃狹小之,號「薛濤牋。」韓浦詩「十樣 鸞牋出益州」是也。

《江南志書》
编辑

《六合縣》
编辑

《唐國史補》曰:「紙則有越之剡藤苔牋,蜀之麻面、屑末、 滑石、金花、長麻、魚子十色牋,揚之六合牋,韶之竹牋, 蒲之白薄重抄,臨川之滑薄。」又宋亳間有織成界道 絹素,謂之「烏絲欄,又有繭紙。」

宋博士吳淑《事類賦紙》曰:「美東宮之縹紅,重六合之 雲陽。」其自註云:《國史補》曰:「雲陽有六合牋,又有蒲州 白薄重抄,臨川滑薄。」

米元章《十紙說》云:「六合紙自晉已用,乃蔡侯漁網遺 製也。網,麻也,人因而用木皮。」又云:「唐人採硾六合幔 麻紙書,經明透,歲久水濡不入。今遂無有傳其製者。」 蘇子瞻書六合麻紙後曰:「成都浣花溪水,清滑勝常, 以漚麻楮作牋紙,緊白可愛,數十里外便不堪造,信 水之力也。」

揚州有蜀岡,岡上有大明寺井,知味者以謂與蜀水 相似。西至六合,岡盡而水發,合為大溪。溪左右居人 亦造紙,與蜀產不甚相遠。自十年以來,所產益多,工 益精。更數十年,當與蜀紙相亂也。

按漢儒賈誼曰:「吾於董生友之而已,獨于楮先生者師之。」 紙為前賢所崇尚如此。宗岱考《十紙帖》,棠邑紙,為米元章先生輩稱賞極矣。代淹世遠,惜失所傳。頃滁河之南,仍存紙房一帶,今悉茂草,鞠之安得疏試其術,以復名業,使重備縹囊珍玩也。

《松江府》
编辑

談牋有數種,惟「玉版、玉蘭、鏡面宮牋」為最。眉公題云:


吾鄉談仲和牋,擣染有祕法,蓋其祖侍郎彝庵公倫 得之內府,其孫梧亭授之仲和者也。妍妙精潔,在古 密香《冰翼》之上。董元宰謂其「潤而綿,又下筆瑩而不 滑,能如人意之所致。」今多贗造者。

無錫縣 编辑

《硃砂牋》,邑俞氏所製,無第二家。其法純用硃砂,積染 而成。膠法既善用書,春聯最利筆墨,無粗澀諸病,黏 之屋壁及屏障之間,歷數十年,殷鮮不改。近秣陵亦 效其法,為之不如也。

《浙江志書》
编辑

紹興府 编辑

越中昔時造紙甚多,韓昌黎《毛穎傳》,稱紙曰「會稽楮 先生」是也。

側理紙,一作陟釐。《紙譜》:側理紙,南越所貢,漢人言陟 釐與側理相亂。蓋南人以海苔為紙,其理縱橫邪側。 《洞天清錄》:「北紙用橫簾造,紋必橫,其質鬆而厚,謂之 側理紙。」

藤紙出嵊。

《玉版紙》:「瑩潤如玉。」

《敲冰紙》嵊之極西,水深潔,山又多藤楮,敲冰時為之, 益佳,蓋冬水也。

羅牋用蜀人《魚子牋法》。

澄心堂紙,用南唐澄心堂樣。

剡硾出嵊,用木椎擣治,堅滑不凝筆,光白可愛。有藤 竹二種。

竹紙《嘉泰志》:剡之藤紙得名最舊,其次苔牋。然今獨 竹紙名天下,他方效之,莫能彷彿,遂俺藤紙矣。竹紙 上品有三:曰姚黃,曰「學士,曰邵公」,三等皆又有名展 手者,其修如常,而廣倍之。自王荊公好用小竹紙,比 今邵公樣尤短小,士大夫翕然效之。建炎、紹興以前書簡往來,率多用焉。後忽廢書簡而用劄子,劄子必 以楮紙,故賣竹紙者稍不售,惟攻書者獨喜之滑,一 也;發墨色,二也;宜筆鋒,三也;卷舒雖久,墨終不渝,四 也;不蠹,五也。東坡先生自海外歸,與程德孺書云:「告 為買杭州程奕筆百枚,越州紙二千幅,常使及展手 各半。」汪聖錫尚書在成都,集故家所藏東坡帖,刻為 十卷,大抵竹紙居十七八。米元章《書史》云:「予嘗硾越 州竹,光透如金版,在油拳上,短截作軸,入笈番覆,一 日數十紙。前輩貴會稽竹紙,於此可見。會稽之竹為 紙者,自是一種。取于筍長未甚成竹時,乃可用,民家 或賴以致饒。」

今越中凡昔人所稱名紙絕無聞,惟「竹紙」間有之,然 亦不佳。

《嵊縣》
编辑

剡藤紙名擅天下,式凡五:用木椎椎治,堅滑光白者 曰「硾牋」;瑩潤如玉者曰「玉版牋」;用南唐澄心紙樣者 曰「澄心堂牋」;用蜀人魚子牋法,曰「粉雲羅牋」;造用冬 水佳,敲冰為之,曰「敲冰紙。」今莫有傳其術者。

紙部藝文一 编辑

《紙賦》
晉·傅咸
编辑

蓋世有質文,則理有損益,故禮隨時變,而器與事易。 既作契以代結繩兮,又造紙以當策,猶純儉之從宜, 亦唯變而是適。夫其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則,體潔 性真,含章蘊藻,實好斯文。取彼之淑,以為己新,攬之 則舒,舍之則卷,可屈可伸,能幽能顯。乃若六親乖方, 離群索居,鱗鴻附便,援筆飛書,寫情于萬里,精思於 一隅。

《謝賚宮紙啟》
梁·劉孝威
编辑

臣與謝嘏,俱慚具聖。臣之衝梯,實愧魯般之巧。嘏之 城壘,特無禽子之守。攻弱侮亡,其勞甚薄,策勳行賞, 為渥過隆。雖復鄴殿鳳銜,漢朝魚網,平準桃花,中宮 榖樹,固以慚茲靡滑,謝此鮮華。

《悲剡藤文》
唐·舒元輿
编辑

剡溪上,綿四五百里,多古藤,株枿逼土,雖春入土脈, 他植發活。獨古藤氣候不覺,絕盡生意。余以為本乎 地者,春到必動。此藤亦本於地方,春有死色。遂問溪 上人。有道者云:「溪中多紙工,萬斧斬伐無時,擘剝皮 肌,以給其業。噫藤雖植物,溫而榮,寒而枯,養而生,殘 而死,亦將似有命於天地間。今為紙工斬伐,不得發」 生,是天地氣力為人中傷,致一物之疾癘若此。異日 過數十百郡洎,東雒西雍,歷見書文者,皆以剡紙相 誇。予竊哀見剡藤之死,職正由此,過固不在紙工。且 今九牧士人,自專言能見文章戶牖者,其數與麻竹 相多,聽其語,其自安重,皆不啻握驪龍珠。雖苟有可 曉,寤者,其倫甚寡,不勝眾者皆斂手無語。勝眾者果 自謂天之文章歸我,遂輕傲聖人道。使《周南》《召南》風 骨折入於《折楊》《皇華》中,言偃、卜子夏文學陷入於淫 靡放蕩中。比肩握管,動盈數千百人,筆下動數千萬 言,不知其為謬誤。日月以縱自然,殘藤命易,甚柯葉, 波波頹踏,未見止息。如此,則綺文妄言輩,誰非書剡 紙者耶?工嗜利,曉夜「斬藤以鬻之,雖舉天下為剡溪, 猶不足以給,況一剡溪者耶?以此恐後之日,不復有 藤生于剡矣。大抵人間費用,苟得著其理,則不枉之 道在,則暴耗之過,莫由橫及於物。物之資人亦有其 時,時其斬伐,不為夭閼。」予謂今日之錯為文者,皆夭 閼。剡溪,藤之流也。藤生有涯,而錯為文者無涯。無涯 之損物,不直於剡藤而已。余所以取剡藤以寄其悲。

《紙賦》
宋·吳淑
编辑

「方絮之體,平滑如砥」,在古則無,簡牘而已。若乃晉武 側理,漢成赫蹄,松花鳳尾,玉屑香皮。意其裂之以告 敗,朱詹吞之而療飢。至於平淮桃花,東陽魚卵,段氏 雲藍,王公蠶繭,金花薛骨,剡藤麻面,分輕重于黃白, 隨屈伸于舒卷。至若干寶之賜二百,陶侃之獻三千, 青童琅玕之美,范蜜藤角之妍。五色方見於鳳銜,純 「白或遭於蟲蠹。貢以和熹,求之祕府。嘉百幅于杜暹, 美一函于魏武。爾其玩茲靡滑,閱此廉方。薛濤則矜 誇蜀樣,僧虔則衒耀銀光。出晉朝者為山濤之賜;墜 郴州者為溫裕之祥。美東宮之縹紅,重六合之雲陽。 至有樹葉尤珍,桑根更潔。蔡侯始訝於鮮華,子良復 稱其妙絕。因相如而逾貴,遇羲之而」不節,羊續被補 而道隆,葛洪賣薪而志切。斯可以資日用於《詞園》,垂 無窮之芳烈者也。

《楮寶傳》
明·姜子萬
编辑

楮寶,中國人也。其原出楮幣,其先楮先生出東漢蔡 倫之門。趙宋時有會子者,用於世,然猶白衣。逮大元 始就國制,佩「硃墨」之章,乃大顯。洪武中,上召見,修飾 其邊幅,裁令端方,賜之東方服色,佩三印,與孔方偕 行,民甚賴之。凡居室、服食、器貨、五禮九式之用,無不 藉其力。尤通於上下之情,曲直、長短、齟齬率能為解 紛。大而山川土田之重,子女玉帛之貴,小而穀粟絲 麻之用,飲食蔬果之給,寶皆頤指而致之。公私事無巨細,有寶則咄嗟而辦,蓄之則質可變,炙之則手可 熱。寶所親厚者,輒偃蹇僭侈,哆然若有所恃賴;寶所 否者,則氣沮形消,行止茫然,開口動足,無不背戾。故 雖婦人小子,皆愛敬之。為人性柔而質方,體薄而文 墨見於面,喜與貪夫俗子伍,清高廉潔士,雖間與遊, 不久輒去之,而賢者亦不屑就。或有問於寶曰:「子之 名聞天下,有濟世之材,吾甚敬子,奈何貧善而富惡, 向貪而背廉,顏窮而跖達,子為之乎?」寶曰:「噫!物之不 齊,物之情也。窮達命焉,我何力焉?且炎炎者絕,凡吾 所盛交者,皆以豕心」而要我,吾率族而聚之者,皆禍 之倚吾,恝然不相親者,或為福之伏。君子修身俟命, 以貧為常,以廉為防,奚藉於我哉?《傳》曰:「寶之尊貴而 利于世,可謂盛矣。」而世之所以喪其良心者,亦寶使 之然也。且喜繼富不能周人之急,士君子以是短之。 然其通天下之貨,集天下之事,成天下之亹亹者,孰 有過「於寶者哉?」

《紙銘》
王世貞
编辑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猗汝之德!好汝者加汝以 五色,而汝弗良於墨,噫其所謂混沌而飾者耶。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