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121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二十一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錄

 豕部藝文一

  豪彘贊          晉郭璞

  封豕贊           前人

  大蘭王九錫文       宋袁淑

  謝滕王賚豬啟      北周庾信

 豕部藝文二

  詠豕詩         宋梅堯臣

  驅豬行         金元好問

 豕部紀事

禽蟲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豕部藝文一 编辑

《豪彘贊》
晉·郭璞
编辑

剛鬣之族,號曰「豪彘。」毛如攢錐,中有激矢。厥體兼資, 自為牝牡。

《封豕贊》
前人
编辑

有物貪婪,號曰「封豕。」薦食無厭,肆其殘毀。羿乃飲羽, 獻帝效伎。

《大蘭王九錫文》
宋·袁淑
编辑

大亥十年九月乙亥朔十三日丁亥,北燕伯使使者 豪豨冊命大蘭王曰:「咨惟君稟太陰之沉精,標群形 於元質,體肥腯而洪茂,長無心以遊逸,資豢養於人 主,雖無爵而有秩,此君之純也。君昔封國殷商,號曰 豕氏,業隆當時,名垂于世,此君之美也。白蹢彰於《周 詩》,涉波應乎隆象,歌詠出于人口,經千載而流響,此」 君之德也。「君相與野遊,唯君為雄。顧群數百,自西徂 東,俯《歕沫》則成霧,仰奮鬣則生風。猛毒必噬,有敵必 攻,長驅直突,陳無全鋒,此君之勇也。」

《謝滕王賚豬啟》
北周·庾信
编辑

某啟:奉教,垂賚,肥豕一腔。白腹見珍,度遼東之水;赤 欄為重,對襄陽之城。忽降全恩,謹充炮烙。孫弘牧於 淄水,惟以求錢;卜式養于上林,豈知其味。謹啟。

豕部藝文二 编辑

《詠豕詩》
宋·梅堯臣
编辑

《司原》豢俗狶,日見容陰昵。喜比為白麟,惟憂不豐溢。 烈飆澤雨作,真聲向人出。司原悔何由?肝膽空駭慄。

《驅豬行》黃臺張氏莊作
元·好問
编辑

「沿山蒔苗多費力,辦與豪豬作糧食。」草菴架空尋丈 高,擊版搖鈴鬧終夕。孤犬無猛噬,長箭不暗射。田夫 睡中時叫號,不似驅豬似稱屈。放教田鼠大干兔,任 使飛蝗半天黑。害田爭合到渠邊,可是山中無橡朮? 長牙短喙食不休,過處一抹無禾頭。天明壟畝見狼 籍,婦子相看空淚流。旱乾水溢年年日,會計收成纔 什一。資身百倍粟豆中,儋石都能幾錢直。兒童食麋 須愛惜,此物群豬口中得。縣吏即來銷稅籍。

豕部紀事 编辑

《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 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狶、修蛇,皆為民害。 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 繳大風于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 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覽冥訓》:「夏桀之時,豕銜蓐而席澳。」

《竹書紀年》:「季歷之妃曰大任,夢長人感己。」于《豕牢》 而生昌,是為周文王。

《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將伐許,授兵於大宮。公孫閼 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 及秋七月,傅于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子都自下射之顛。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詛射 潁考叔者。」

桓公十八年春公會齊侯於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 通焉,公謫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 公,公薨於車,魯人告於齊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 居,來修舊好。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惡於諸侯,請以彭生除之。」齊人殺彭生。莊公八年冬十二月齊侯遊 於姑棼,遂田於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 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懼,隊於車。 《成公十七年》,厲公田,與婦人先殺而飲酒,後使大夫 殺。郤至奉豕,寺人孟張奪之,郤至射而殺之。公曰:「季 子欺余。」公反,以為郤至奪孟張豕。

《史記仲尼弟子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 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 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禮記·禮器》:「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澣衣濯冠 以朝,君子以為隘矣。」

《晏子雜上篇》晏子之魯,朝食進餽膳,有豚焉。晏子曰: 「去其二肩。晝者進膳,則豚肩不具。」侍者曰:「膳豚肩亡。」 晏子曰:「釋之矣。」侍者曰:「我能得其人。」晏子曰:「止,吾聞 之,量功而不量力則民盡,藏餘不分則民盜。子教我 所以改之,無教我求其人也。」

《左傳定公十四年》:「衛侯為夫人南子召宋,朝會於洮。 大子蒯瞶獻盂於齊。過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爾婁 豬盍,歸吾艾豭』。大子羞之。」

《越絕書》:雞山豕山者,句踐以畜雞豕,將伐吳以食士。 《韓子外儲》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 「女還,顧反為女殺。」彘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 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 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欺之,是教 子欺也。父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 《呂氏春秋察傳》篇:「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 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 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韓子外儲說》:「王子于期為趙簡主,取道爭千里之表。 其始發也,彘伏溝中。王子于期齊轡筴而進之,彘突 出於溝中,馬驚駕敗。」

《子華子·神氣篇》:「子車氏之豭,其色粹而黑,一產而三 豚焉。其二則粹而黑,其一則駮而白。惡其弗類於己 也,齧而殺之,決裂其腎,腸,糜盡而後止。其同於己者, 字之惟謹,而恐其傷也。」子華子曰:「甚矣,心術之善移 也!夫目眩於異同,而意怵於愛憎,雖其所自生,殺之 而弗悔,而況非其類矣乎?」

《左傳哀公十五年》:衛孔圉娶太子蒯瞶之姊,生悝孔 氏之豎渾。良夫長而美,孔文子卒,通於內。太子在戚, 孔姬使之焉。太子與之言曰:「『苟使我入獲國,服冕乘 軒,三死,無與與之盟』。為請於伯姬。」閏月,良夫與太子 遂適伯姬氏。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失太子,與五人介 輿,豭從之,迫孔悝於廁,強盟之。正義《豭》是「豕之牡」者,盟 當用牛。此用「豕」者,人君用牛,伯姬迫孔悝,以豭下人 君耳。然則蒯瞶自謀取國,寧復降下人君?於時迫促, 難得牲耳。

《韓詩外傳》:孟子少時,東家殺豬。孟子問其母曰:「東家 殺豬何為?」其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懷妊, 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適有知 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買東家豬肉以食之,明不欺 也。

《史記滑稽傳》:楚兵加齊,齊威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 髡曰:「臣見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 『甌窶滿篝,汙邪滿車,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 《搜神記》:周哀王九年,晉有豕生人。

《韓子外儲》說:鄭縣人賣豚,人問其價,曰:「道遠日暮,安 暇語汝?」

《畿輔通志》:燕人獻大豕與燕相令膳夫烹之。豕既死, 見夢於燕相曰:「造化勞我以豕形,食我以人穢,仗君 子之靈得化,今始得為魯之津伯也。」

《史記樊噲傳》:項羽在戲下,欲攻沛公,沛公因項伯面 見項羽,謝無有閉關事。項羽既饗軍士中酒,亞父謀 欲殺沛公,噲直撞入,羽曰:「壯士!賜之巵酒彘肩。」 《漢書。郅都傳》:「都,河東大陽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時 為中郎將,敢直諫,面折大臣于朝。嘗從入上林,賈姬 在廁,野彘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賈姬, 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姬等邪? 陛下縱自輕,奈宗廟太后何?」上還,彘亦不傷賈姬。太 后聞之,賜都金百斤,上亦賜金百斤,由此重都。 《五行志》:景帝三年二月,邯鄲狗與彘交。悖亂之氣,近 犬豕之禍也。是時趙王遂悖亂,與吳楚謀為逆,遣使 匈奴求助兵,卒伏其辜。犬,兵革失眾之占;豕,北方匈 奴之象。逆言失聽,交于異類,以生害也。京房《易傳》曰: 「夫婦不嚴,厥妖狗與豕交。茲謂反德,國有兵革。」 《洞冥記》:漢武未生,景帝夢一赤彘從雲中直下崇芳 閣。帝覺,見赤氣如雲霞來,蔽戶牖,乃改崇芳閣為猗 蘭殿,後王夫人生武帝於此殿。

《漢書公孫弘傳》:「弘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 秋》雜說。」

《司馬相如傳》:相如嘗從上至長楊獵,是時天子方好 自擊熊豕,馳逐埜獸,相如因上疏諫《轅固傳》:竇太后好老子書,召問固,固曰:「此家人言耳。」 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書乎?」迺使固入圈擊彘。上 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辠,迺假固利兵下,固刺彘,正 中其心,彘應手而倒,太后默然,亡以復辠。 《五行志》,昭帝元年,燕王宮永巷中豕出圂,壞都竈,銜 其鬴六七枚置殿前。劉向以為近豕禍也。時燕王旦 與長公主、左將軍謀為大逆,誅殺諫者,「暴急無道。竈 者,生養之本,豕而敗竈,陳鬴於庭。鬴竈將不用,宮室 將廢辱也。」燕王不改,卒服其辜。京房《易傳》曰:「眾心不 安君政,厥妖豕入居室。」

《後漢書承宮傳》:「宮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 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 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執苦,數年,勤學 不倦。經典既明,乃歸家教授。」

《梁鴻傳》:鴻受業太學,家貧而尚節介,博覽無不通,而 不為章句。學畢,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 它舍,鴻乃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其主猶 以為少,鴻曰:「無它財,願以身居作」主人許之。因為執 勤不懈。朝夕鄰家耆老見鴻非恆人,乃共責讓主人, 而稱鴻長者,於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鴻不受而去。 《高士傳》:「閔貢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 肝一片,屠者或不肯與。其令聞,敕吏常給焉。仲叔怪 問,知之,乃歎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 沛,以壽終。

《後漢書朱浮傳》:漁陽太守彭寵舉兵攻浮,浮以書責 之曰:「伯通自伐,以為功高天下。往時遼東有豕,生子 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 以子之功論於朝廷,則為遼東豕也。」

《吳祐傳》:祐年二十喪父,居無擔石,而不受贍遺。常牧 豕於長垣澤中,行吟經書。遇父故人謂曰:「卿二千石 子,而自業賤事,縱子無恥,奈先君何?」祐辭謝而已,守 志如初。

《高士傳》:「姜岐字子平,漢陽上邦人也。少失父,獨以母 兄居,治《書》《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其母死,喪禮 畢,盡讓平水田與兄岑,遂隱居,以畜蜂豕為事。」 《後漢書杜喬傳》:「陳留楊匡遷平原令,時國相徐曾,中 常侍璜之兄也,匡恥與接事,託疾牧豕云。」

《孫期傳》:「期字仲彧,濟陰成武人也。少為諸生,習京氏 《易》《古文尚書》。家貧,事母至孝,牧豕於大澤中以奉養 焉。遠人從其學者,皆執經壟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 讓。黃巾賊起,過期,里陌相約不犯。孫先生舍郡舉方 正,遣吏齎羊酒請期,期驅豕入草不顧。司徒黃琬特 辟,不行,終於家。」

《公沙穆傳》《謝承書》曰:穆嘗養豬,有病,使人賣之於 市,語之言「如售,當告買者言病,賤取其直,不可言無 病,欺人取貴價也。」賣豬者到市即售,亦不言病,其直 過價。穆怪之,問其故,齎半直追以還。買豬人,告語言 豬實病,欲賤賣,不圖賣者人相欺,乃取貴價。買者言 買賣私約,亦復辭錢不取。穆終不受錢而去也。 司馬彪《續漢書》:曹「騰父節,字元偉,素以仁厚稱。鄰人 有亡豕者,與節豕相類,詣門認之,節不與爭。後所亡 豕自還其家,豕主人大慚,送所認豕,并辭謝節,節笑 而受之。由是鄉黨貴歎焉。」

《夫餘國傳》:初北夷索離國王出行,其侍兒於後妊身, 王還欲殺之,侍兒曰:「前見天上有氣大如雞子,來降 我,因以有身。」王囚之,後遂生男,王令置於豕牢,豕以 口氣噓之,不死。復徙於馬蘭,馬亦如之。王以為神,乃 聽母收養,名曰東明。

《挹婁國傳》:「挹婁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塗 身,厚數分,以禦風寒。」

《三輔決錄》:馬氏兄弟五人共養豬,賣人曰:「苑中三公, 門下二卿五門。嚄嚄但聞豬聲。」

《世說》:《司馬徽別傳》曰:「徽有人倫鑒識,嘗有妄認徽 豬者,便推與之。後得其豬,叩頭來還,徽又厚辭謝之。」 《蜀志·關羽傳》《蜀記》曰:羽初出軍圍樊,夢豬齧其足。 語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還。」

《魏志管輅傳》:「『輅至郭恩家,有飛鳩來,在梁頭,鳴甚悲。 輅曰:當有老公從東方來,攜豚一頭,酒一壺,主人雖 喜,當有小故』。明日果有客,如所占。」「路中小人失妻 者,輅為卜,教使明旦於《東陽城》門中,伺擔豚人,牽與 共鬥」,具如其言,豚逸走,即共追之。豚入人舍,突破主 人甕,婦從甕中出。

《伽藍記》:劉胡兄弟四人,以屠為業。永安年中,胡殺豬, 豬忽唱「乞命」,聲,及四鄰。鄰人謂胡兄弟相鬥而來,觀 之,乃豬也。即捨宅為歸覺寺,合家人入道焉。

《晉書五行志》:吳孫皓寶鼎元年,野豕入右大司馬丁 奉營,此豕禍也。後奉見遣攻榖陽,無功而反,皓怒,斬 其導軍。及舉大眾北出,奉及萬彧等相謂曰:「若至華 里,不得不各自還也。」此謀泄,奉時雖已死,皓追討榖 陽事,殺其子溫,家屬皆遠徙,豕禍之應也。

《阮咸傳》:「咸與從子修特相善,每以得意為歡,諸阮皆
考證
飲酒。咸至,宗人間共集,不復用杯觴斟酌,以大盆盛

酒,圓坐相向,大酌更飲,時有群豕來飲其酒,咸直接 去其上,便共飲之。」

《王濟傳》:帝嘗幸其宅,供饌甚豐,悉貯琉璃器中,蒸肫 甚美。帝問其故,答曰:「以人乳蒸之。」帝色甚不平,食未 畢而去。

《劉聰載記》:「時有犬與豕交於相國府門,又交於宮門, 又交司隸御史門。有豕著進賢冠,升聰坐,犬冠武冠 帶綬,與豕並升。俄而鬥死殿上,宿衛莫有見其入者, 而聰昏虐愈甚,無戒懼之心。」

《五行志》:懷帝永嘉中,壽春城內有豕,生兩頭而不活。 周馥取而觀之。時識者云:「豕,北方畜,胡狄象。兩頭者, 無上也,生而死,不遂也。天戒若曰,勿生專利之謀,將 自致傾覆也。」周馥不寤,遂欲迎天子,令諸侯,俄為元 帝所敗,是其應也。

《愍懷太子遹傳》:遹年五歲,嘗從帝觀豕牢,言於帝曰: 「豕甚肥,何不殺以享士,而使久費五穀。」帝嘉其意,即 使烹之,因撫其背謂廷尉傳祗曰:「此兒當興我家。」 《世說》:孫綽作《列仙商丘子贊》曰:「所牧何物,殆非真豬。 儻遇風雲,為我龍攄。」時人多以為能。王藍田語人云: 「近見孫家兒作文,道何物真豬也。」《列仙傳》曰:商丘 子晉者,商邑人。好吹竽牧豕,年七十,不娶妻而不老。 問其道要,言「但食老朮菖蒲根飲水,如此便不饑不 老耳。」貴戚富室聞而服之,不能終歲輒止,謂將有匿 術。孫綽為贊曰:「商丘卓犖,執策吹竽。渴飲寒泉,饑食 菖蒲。所牧何物,殆非真豬。儻遇風雲,為我龍攄。」 西州後賢,志何隨?居貧固儉,衣弊蔬食,晝躬耕耨,夕 修講諷。鄉族饋及禮厚皆不納,目不視色,口不語利。 著《譚言》十篇,論道德仁義。常有屠牽豬過隨門,豬索 斷,失之,強認溷中豬,隨便牽豬與之。屠人出門,尋得 其所亡豬,謝隨還豬。

王長文溺冠州三辟書佐。丁時衰亂,託疾歸家,遂陽 愚。嘗著絳衣絳帽,牽豬過市中乞,人與語,偽不聞。 《世說》:「劉道真少時,嘗漁草澤,善歌嘯,聞者莫不留連。 有一老嫗識其非常人,甚樂其歌嘯,乃殺豚進之。道 真食豚盡,了不謝。嫗見不飽,又進一豚,食半,餘半迺 還之。後為吏部,嫗兒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 由」,問母,母告之。于是齎牛酒詣道真,道真曰:「去去!無 可復用相報。」

《晉書五行志》:「元帝建武元年,有豕生八足。此聽不聰 之罰,又所任邪也。」是後有劉隗之變。

成帝咸和六年六月,錢唐人家猳豕產兩子,而皆人 面,其身猶豕。京房《易妖》曰:「豕生人頭,豕身者,危且亂。」 今此猳豕而產,異之甚者也。

孝武帝太元十年四月,京都有豚,一頭二脊八足。 十三年,京都人家豕產子,一頭,二身八足。並與《建武》 同妖也。是後宰相沉酗,不恤朝政,近習用事,漸亂國 綱,至于大壞也。

《謝混傳》:「混字叔源,少有美譽,善屬文。初,孝武帝為晉 陵公主求婿,謂王珣曰:『主婿但如劉真長、王子敬便 足。如王處仲、桓元子誠可才小富貴,便豫人家事』。珣 對曰:『謝混雖不及真長,不減子敬』。帝曰:『如此便足』。未 幾帝崩,袁崧欲以女妻之,珣曰:『卿莫近禁臠』。初,元帝 始鎮建業,公私窘罄,每得一㹠,以為珍膳,項上一臠」 尤美,輒以薦帝,群下未嘗敢食。于時呼為「禁臠」,故珣 因以為戲。混竟尚主。

《韓友傳》:「龍舒長鄧林,父病積年垂死,友為筮之,使畫 作野豬,著臥屏風上,於是遂差。」

《呂光載記》:光死,子纂僭即位。道士句摩羅耆婆言於 纂曰:「潛龍屢出,豕犬見妖,將有下人謀上之禍,宜增 修德政以答天戒。」纂納之。

《南齊書江祏傳》:劉暄初為江夏王寶元郢州行事,執 事過刻,有人獻馬,寶元欲看之,暄曰:「『馬何用看』!妃索 煮肫,帳下諮暄,暄曰:『旦已煮鵝,不煩復此』。寶元恚曰: 『舅殊無渭陽之情』。」

《南史卞彬傳》:彬為《禽獸決錄》,目禽獸云:「羊性淫而狠, 豬性卑而率。」皆指斥貴勢。豬卑率,謂朱隆之,其險詣 如此。

《何炯傳》:「炯父卒,號慟不絕,聲藉地,腰腳虛腫,醫云須 服豬蹄湯,炯以有肉味,不肯服,親友請譬,終於不回, 遂以毀卒。」

《魏書靈徵志》:高祖延興元年九月,有司奏:「豫州刺史 臨淮公王讓表,有豬生子,一頭,二身八足。」

世宗景明四年九月,梁州上言。「犬豕交。」

正始四年八月,京師豬生子,一頭四耳,兩身八足。 延昌四年七月,徐州上首陽平戍豬生子,頭面似人, 頂有肉髻,體無毛。靈太后、幼主傾覆之徵也。

《水經注》:沔水又東逕豬蘭橋,橋本名荻蘭橋,橋之左 右,豐蒿荻於橋東。劉季和大養豬,襄陽太守曰:「此中 豬屎臭,可易名豬蘭橋。」百姓遂以為名矣。

《北史皮景和傳》:神武嘗令景和射一野豕,一箭獲之《趙隱傳》:隱字彥深,從征潁川,西魏將王思政欲死戰, 文襄令彥深單身入城告喻,即日降之,便手牽思政 出城,文襄大悅。先是文襄謂彥深曰:「吾昨夜夢獵,遇 一群豕,吾射盡獲之,獨一大豕不可得,卿言當為吾 取,須臾獲豕而進。」至是,文襄笑曰:「夢驗矣。」

《桂苑叢談》:「高延宗,北齊文帝之弟,縱恣過度。為齊牧, 乃以豬肉和糞以飼左右。」

《周書陸逞傳》:「逞為京兆尹,都界有豕生數子,經旬而 死。其家又有豶豕,遂乳養之,諸豚賴之以活。時論以 逞仁政所致。」

《隋書五行志》:「開皇末,渭南有沙門三人,行頭佗法於 人場圃之上,夜見大豕,來詣其所。小豕從者十餘,謂 沙門曰:『阿練,我欲得賢聖道,然猶負他一命』。」言罷而 去。賢聖道者,君上之所行也。皇太子勇當嗣業,行君 上之道,而被囚廢之象也。「一命者,言為煬帝所殺。 開皇末,渭南有人寄宿他舍,夜中聞二豕對語,其一 曰:『歲將盡,阿爺明朝殺我供歲,何處避之』?」一答曰:「可 向水北姊家。」因相隨而去。天將曉,主人覓豕不得,意 是宿客而詰之。宿客言狀,主人如其言而得豕。其後 蜀王秀得罪,帝將殺之,平樂公主每匡救得全。後數 年而帝崩,歲盡之應。

《中說禮樂》篇:「子之夏城,薛收姚義後遇牧豕者,問塗 焉。牧者曰:『從誰歟』?薛收曰:『從王先生也』。牧者曰:『有鳥, 有鳥則飛於天,有魚,有魚則潛於淵,知道者蓋默默 焉』。」

《唐書唐儉傳》:儉為民部尚書,從獵洛陽苑,群豕突出 於林,帝射四發輒殪四豕,一豕躍及鐙,儉投馬搏之。 帝拔劍斷豕,顧笑曰:「『天策長史,不見上將擊賊邪?何 懼之甚』?對曰:『漢祖以馬上得之,不以馬上治之。陛下 神武定四方,豈復快心於一獸』?帝為罷獵。」

《霍王元軌傳》:元軌嘗從獵,遇群豕,帝使射之,筈不虛 彀,豕為盡。帝撫其背曰:「爾藝過人,顧今無所施。方天 下未定,得若豈不用乎?」

《五行志》:「貞觀十七年六月,司農寺豕生子,一首八足, 自頸分為二。」

《朝野僉載》:契丹寇幽武,懿宗為元帥,引兵至趙州,聞 賊來,乃棄兵而走。張元一於御前嘲懿宗曰:「甲仗多 拋卻,騎豬正南竄。」上曰:「懿宗有馬,何因騎豬?」對曰:「騎 豬夾豕走也。」上大笑。

唐洪州有人畜豬以致冨,因號豬為「烏金。」 《雲仙雜記》:申王謂豬既供食,不宜處於穢處,乃以氈 龕粟粥待之,取其毛刷淨,令巧工織壬癸席,滑而且 涼。

《太真外傳》:上嘗與祿山夜燕,祿山醉臥,化為一豬而 龍首。左右遽告帝,帝曰:「此豬龍無能為。」終不殺,卒亂 中國。

《唐書德宗本紀》:「大曆十四年十月,以沙苑豢豕三千 給貧民。」

《唐國史補》:盧杞除虢州刺史,奏言:「臣聞虢州有官豬 數千,頗為患。」上曰:「為卿移于沙苑,何如?」對曰:「同州豈 非陛下百姓為患一也。臣謂無用之物,與人食之為 便。」德宗歎曰:「卿理虢州而憂同州百姓,宰相材也。」由 是屬意於杞,悉聽其奏。

《舊唐書五行志》:「貞元四年二月,京師人家豕生子,兩 首四足。有司以白御史中丞竇參,請上聞,參寢而不 奏。」

《唐書五行志》:「貞元四年二月,京師民家有豕生子,兩 首四足。首多者上不一也。」

元和八年四月,長安西市有豕生子,三耳八足,自尾 分為二,足多者下不一也。

《北夢瑣言》:「唐鄭愚尚書,廣州人,雄才奧學,擢進士第, 敭歷清顯,聲稱烜然,除廣南節制。因醉眠,左右見一 白豬,蓋杜預征南蛇吐之類。」

唐路侍中岩,風貌之美,為世所聞。鎮成都日,閭巷有 炫服修容者,人必譏之曰:「爾非路侍中耶?」嘗過鬻豚 之肆,見儈豕者,謂屠者曰:「此豚端正,路侍中不如。」用 之比方,良可笑也。

《冷齋夜話》:王中令既平蜀,捕餘寇,與部隊相遠,饑甚, 入一村寺中,主僧醉甚箕踞,公怒欲斬之,僧應對不 懼,公奇而赦之,問求蔬食,僧曰:「有肉無蔬。」公亦奇之, 餽之以蒸豬頭,食之甚美。公喜問僧:「止能飲酒食肉 耶?為有他技也?」僧自言能為詩,公令賦食蒸豚詩,操 筆立成,曰:「觜長毛短淺含臕,久向山中食藥苗。蒸處 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漿澆。紅鮮雅稱金盤薦,軟 熟真堪玉著挑。共把羶根來比並,羶根只合喫藤條。」 公大喜,與紫衣師號東坡。元祐初,見公之元孫訥,夜 話及此,為記之。

《唐書五行志》:「咸通七年,徐州蕭縣民家豕出圂舞。又 牡豕多將鄰里群豕而行,復自相噬齧。」

《雲仙雜記》:「白浦民割豬肝,肝中有一紙,大如手,色如 新書,云煙蒼蒼,明年無糧。次年巢寇起,州郡多荒《唐書五行志》:「乾符六年,越州山陰民家有豕入 壞器,用銜案缶置於水次。」

廣明元年,絳州稷山縣民家豕生如人狀,無眉目耳 髮。

《桂苑叢談》:進士張祜下第後,多遊江淮,嘗嗜酒,侮謔 時輩,或乘飲興,即自稱俠。一旦張以詩上牢盆使,出 其子授漕渠小職,得堰,俗號「冬瓜。」或戲之曰:「賢郎不 宜作等職。」張曰:「冬瓜合出祜子。」戲者相與大哂。後歲 餘,薄有資力。一夕有非常人,裝飾甚武,腰劍手囊貯 一物,流血於外,入門謂曰:「此非張俠士居也。」曰:「然。」張 揖客甚謹。既坐,客曰:「有一讎人,十年莫得,今夜獲之, 喜不可已。」指其囊曰:「此其首也。」問張曰:「有酒否?」張命 酒飲之。客曰:「此去三數里,有一義士,余欲報之,則平 生恩讎畢矣。聞公氣義,可假余十萬緡,立欲酬之,是 余願矣。此後赴湯蹈火,為狗為雞無所憚。」張且不吝, 深喜其說。乃扶囊燭下,籌其縑素中品之物,量而與 之。客曰:「快哉!無所恨也。」乃留囊首而去,期以卻回。及 期不至,五鼓絕聲,東曦既駕,杳無蹤跡。張慮以囊首 彰露,且非己為,客既不來,計將安出?遣家人將欲埋 之,開囊出之,乃豕首也。因方悟之而嘆曰:「虛其名,無 其實,而見欺之若是,可不戒歟!」豪俠之氣,自此而喪 矣。

《雲仙雜記》:桂林風俗,日日食蛙。有來中朝為御史者, 朝士戲之曰:「汝之居非烏臺,乃蛙臺也。」御史答曰:「此 非蛙,名圭蟲而已。然較圭蟲之奉養,豈不勝於黑面 郎哉?」黑面郎謂豬也。朝士大赧而退。

《唐書·地理志》:「關內道,靈州靈武郡,土貢。野豬。」

《南蠻傳》:「正迷、射鞮等國與諸蠻市,以江豬、白㲲、琉璃 罌缶相易。」

《玉堂閒話》:後唐長興中,徐州軍營將烹一牝豕,翌日 將宰之。是夕豕見夢於主曰:「爾勿殺我,我之胎非豕 也。爾能誌之,俾爾豐渥。」比明忘而宰之,腹內果懷一 小白象,裁可五寸,形質已具,雙牙燦然,主方悟無及 矣。營中洶洶咸知之,聞於都校,以紙緘之,聞於節度 使李敬周。時人咸不測之,亦竟無他。

《遼史耶律斡臘傳》:「斡臘字斯寧,奚迭剌部人。趫捷有 力,善騎射。保寧初,補護衛。車駕獵頡山,適豪豬伏叢 莽,帝射中豬突出,御者托滿捨轡而避,廐人鶴骨翼 之,斡臘復射而斃。」

《地理志》:「古北口,居人草庵板屋,深谷中,時見畜牧牛 馬橐駝,多青鹽黃豕。」

《清異錄》:偽唐陳喬食蒸肫,曰:「此糟糠氏,面目殊乖,而 風味不淺也。」

《仇池筆記》:「淳化中,京畿民牟暉擊登聞鼓院,訴家奴 失猳豚一。詔令賜千錢償其直。」

《畫墁錄》:相國寺燒朱院,舊日有僧惠明,善庖炙,豬肉 尤佳,一頓五觔。楊大年與之往還,多率同舍具餐。一 日,大年曰:「爾為僧,遠近皆呼燒豬院,安乎?」惠明曰:「奈 何?」大年曰:「不若呼燒朱院也。」都人自此改呼。

《後山談叢》:御廚不登彘肉,太祖常畜兩彘,謂之「神豬。」 熙寧初罷之。後有妖人登大慶殿據䲭尾。既獲,索彘 血不得,始悟祖意,使復畜之,蓋彘血解術云。

《墨客揮犀》:陳瑩中為予言:「神宗皇帝一日行後苑,見 牧猳㹠者,問何所用,牧者對曰:『自祖宗以來,長令畜 之,自稚養之,以至大則殺之,必養其稚者,前朝不敢 易爾。不知果安用?神宗沉思久之,詔付有司禁中,自 今不得復畜。數月,衛士忽獲妖人,急欲血澆之,禁中 卒不能致。神宗方悟,太祖遠略亦及此』。」

《調謔編》:東坡喜食燒豬。佛印住金山時,每燒豬以待 其來。一日為人竊食,東坡戲作小詩云:「遠公沽酒飲 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 為誰甜。」

《竹坡詩話》: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 詩》云:「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喫,貧者不 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 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是東坡以文滑稽耳。 《聞見後錄》:經筵官會食資善堂,東坡盛稱河豚之美, 呂元明問其味曰:「直那一死再會。」又稱豬肉之美,范 淳甫曰:「奈發風何?」東坡笑呼曰:「淳甫誣告豬肉。」 《東坡志林》:眉州青神縣道側有小佛屋,俗謂之豬母 佛,云百年前有牝豬伏于此,化為泉,有二鯉魚在泉 中,云蓋豬龍也。蜀人謂牝豬為母,而立佛堂其上,故 以名之。

《賢奕》東坡曰:「予昔在岐下,聞河陽豬肉甚美,使人往 市之,使者醉,豬夜逸去,買他豬以償,客皆大詫,以為 非他產所及。既而事敗,客皆慚。」

《墨莊漫錄》:「崇寧二年三月一日,衛州獲嘉縣民職氏 殺豬祭神。而民劉氏獵犬得其棄首骨,銜之狺,四日 不食。民使其子析之,其左牡齒臼中得肉如拇,諦視 之,如來像也。髻有珠如粟,瞑目跏趺,瞳子隱然,莊嚴 畢具,觀者萬人。晁載之伯宇嘗記其事,晁無咎又作贊以稱嘆之。」

《宋史五行志》:「紹興十年春,有野豕入海州,市民刺殺 之。時州已陷,夏鎮江軍帥王勝攻取之。明年,以其郡 屬金,悉空其民。」

乾道六年、《南》州民家豕生人豚,首各具他獸形,有 類人者。

慶元初,樂平縣民家豕生豚與南。同,而更具他獸 蹄。

三年四月,餘干縣民家豕生八豚,其二為鹿。古田縣 豕食嬰兒。

《夷堅志》:岳飛門僧惠清言:岳微時居相臺,為市遊徼。 有舒翁者,善相術,嘗密謂之曰:「君乃豬精也,精靈在 人間,必有異事。然豬之為物,未有善終,必為人屠宰。 君如得志,宜早退步。」岳笑不以為然。後秦檜下岳於 大理獄,周三畏鞫之。遇夜,周往,間行至鞫所,一夕月 微明,見古木下一物,似豕而角。周疑惑卻步,此物徐 行,入獄旁小祠而隱。經數夕復往,月甚明。又見前怪 首上有片紙書「發」字。

《洞微志》:僧辨聰遊五臺,將還京師,寺有老僧寄以書, 其上題云:「東京城北尋勃賀分付。」僧竊啟封視之云: 「度眾僧畢早來,苟更強往,卻恐造業。」復封之,乃至京 尋訪,不見其人。一日五丈河側見一小兒逐一大豬, 名勃賀。僧問之,云:「屠者趙氏豬,能引群豬,令不亂逸, 愛食薄荷,故以名僧。試呼其名,以書投之,豬遂食其」 書。人立而化。僧徑之五臺訪老僧。亦化去矣。

《中山詩話》:張湍為河南司錄府,當祭社,買豬以呈尹, 而豬輒突入湍家,湍即捉殺之。湍對尹云:「《律》云:『豬無 故夜入人家,登時殺之勿論』。」尹笑之,為別市豬。 《春渚紀聞》:秀州東城居民韋十二者,於其莊居,豢豕 數百,散市杭、秀間數歲矣。建炎初,因幹至杭,過肉案, 見懸一豕首,顧之而人言曰:「韋十二,我等償汝債亦 足矣。」從者亦聞其言,韋愕然悔過還家,盡毀圈牢,取 所存豕市之,得錢數千緡,散作佛事及印造經文,冀 與群豕求免輪迴刀刃之苦。知者謂韋善補過。 《癸辛雜識》:永嘉平陽陳仲潛,健啖過人,仕至邑宰。偶 至臨安,會北使至,亦健啖求為敵者。使與館伴陳聞 而自衒,因獲充選。食已復索,乃各以半豚進,使者辭 不能容,陳獨大嚼。由是得湘陰庾節使。

《金史宗弼傳》:宗弼子亨,材勇絕人,海陵忌之。嘗與海 陵同行,道中,遇群豕,亨曰:「吾能以鎚殺之。」即奮鎚遙 擊,中其腹,穿入之,終以勇力見忌焉。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年,「敕自今秋獵鹿豕,先薦太 廟。」

十三年九月,享於太廟,常饌外益野豕、鹿、羊、蒲萄酒。 《癸辛雜識》:「至元癸巳十二月內村落間忽偽傳官司 不許養豬,于是所有悉屠而售之,其價極廉,不知何 祥也。」

《元史別的因傳》:「別的因為池州路達魯花赤之官,道 經潁上,潁近荊山,有野豕時出,害民禾稼,民莫能制。 聞別的因至,迎拜境上,告以其故。別的因曰:『毋慮也』。 遂至荊山,以狼牙箭射之,豕走數里。」

《佛祖歷代通》載,帝與帝師坐,次一、亢二僧侍側。帝云: 「何不遊戲三昧?」亢以一年小云從小至大,為次一。遂 云:「海青身至小,天鵝身至大。海青徹天飛,天鵝生懼 怕。」亢云:「豬㹠身至小,象王身至大。象見㹠來欺,擲向 大千界。」帝師云:「我以大千界化為一釜竈,煮你四件 物,大小都容了。」帝大悅。

《輟耕錄》:「至正辛卯春,江陰永寧鄉陸氏家一豬產十 四豬兒,內一兒人之首面手足而豬身。」

《菽園雜記》:「夏忠靖公德量寬厚,喜怒不形,好食煼豬 肝。一日膳夫供具,公飯盡而肝如故,怪之。已而分食 乃入鹽,故多鹹,不可食也。人服其量。」

賢奕陽明王先生,筮仕刑曹,適輪提牢,睹諸吏豢豕, 惻然恚曰:「夫囚以罪繫者,猶然飯之,此朝廷好生浩 蕩恩也。若曹乃取以豢豕,是率獸食人食矣。」群吏請 曰:「相沿例也,亦堂卿所知。」先生曰:「豈有是哉?」遂令屠 豕分給諸囚,到今不復豢豕。

《萬安縣志》:「正德中,禁天下畜豬,一時埋棄俱盡。陳氏 穴地養之,遂傳其種。」

《青州府志》:「任屠者專以殺豕為業。嘉靖十九年買一 豕,晨殺之,項涌白血,懼而不敢售,人亦無敢食者。明 日又買一豕殺之復然,遂易其業。古什傳書,多言得 道者,殺之白乳涌出,豕穢畜非有知也。殺涌白血,再 殺猶然,豈偶然耶?神明惡殺以警人耶?」

《山西通志》:「嘉靖二十八年,二郎坡民家豬產子,二頭 八足,少頃而死。是年五六月,境內豬死殆盡。」

《廣東通志》:「萬曆壬辰,南海民家豕自外歸,皮爪光潔, 如屠剝然。家人驚駭,出視之,見其皮爪蛻於堤上,觀 者填門殺豕乃已。」

《青浦縣志》:萬曆十五年正月,水冰,是歲七寶鎮民家 產一豕八足《田家雜占》:諺云:「豬來貧,貓來富。」一云:「雞來貧。」蓋雞之 得失,尋常有之,何足為異?因豬雞音相近,俗傳之誤。 昔有一人言:其家主翁本是富室長者,忽鄰家走豬 入其豬闌,長者取之,長者故意妄言多豬之數,以攘 其豬,其人不敢索而去,遂致廢弛富室。

賢奕某友,素厲清真,薄滋味,而性嗜豕臟羹。新市屠 豕者多不潔,友徵召客飲,市豕臟作羹,且戒庖丁令 弗過滌,失其真味。羹既熟,臊氣觸鼻,不可邇嗅。友先 自嘗,嘖嘖歎賞曰:「有味哉!有味哉!」客以友為大方,信 其知味,附和羨賞而忘穢,座中間有出而。者。 《樂郊私語》:「己亥冬十二月,有州東趙氏家屠豕脫治 已竟,既出肺腸,其腸忽蜿蜒疾行,雖健蛇不若也。主 人追之不能及,遂出城,遇海而止。此蓋國家有心腹 腎腸之人歸向寬大容蓄之象也。」

《萊州府志》:「僧性香者,即墨人,居大覺禪林,夜夢婦人 跪而泣曰:『願師遲曉鐘以活我』。且曰:『張三主人已困 我矣,我兒未見天日,惟師憐之』。如此者凡再。香不能 復寐,趣使人視張三家,則牝豕在縛,將俟鐘鳴時宰 之。使者遽稱其師,命釋豕。甫釋而生子十餘在地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