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峯集 (高傅川)/卷九

卷八 月峯集
卷九
作者:高傅川
1864年

年譜

编辑

皇朙神宗皇帝萬曆六年本朝宣祖大王十一年戊寅七月庚申十三日壬戌丁未。公生于光州鴨保村舊第。

公姿容和厚。神氣朙粹。聦敏絶類。在襁褓時。與父母同卧。呼謂川字。考毅烈公大奇之。因以川字命名焉。

七年己卯公二歲

考毅烈公登進士三等七人。

八年庚辰公三歲

九年辛巳公四歲

十年壬午公五歲

十一年癸未公六歲

十二年甲申公七歲

十三年乙酉公八歲

受學于祖考忠烈公。忠烈公最奇愛之。

十四年丙戌公九歲

十五年丁亥公十歲

十六年戊子公十一歲

正月初九日。妣贈貞敬夫人咸平李氏卒。

十七年己丑公十二歲

考毅烈公登增廣文科丙科第六人。

十八年庚寅公十三歲

十九年辛卯公十四歲

公雖未成童。文藝超凡。本道監司試士白塲居魁。賞論語一帙。

仲父靜軒公登進士。

二十年壬辰公十五歲

四月倭奴入冦。

七月初十日。祖考忠烈公考毅烈公。同日殉節于錦山。

二十一年癸巳公十六歲

六月二十九日。伯父孝烈公殉節于晉州矗石樓南江。

公於二年之間。荐遭忠烈公孝烈公毅烈公殉節。惟依祖妣贈貞敬夫人蔚山金氏膝下。仲父靜軒公季父晴沙公。提携敎訓。學業大成。

二十二年甲午公十七歲

九月服闋。

二十三年乙未公十八歲

二十四年丙申公十九歲

二十五年丁酉公二十歲

二十六年戊戌公二十一歲

聘夫人平康蔡氏。贈司僕正忠益之女也。

二十七年己亥公二十二歲

二十八年庚子公二十三歲

祖考忠烈公祠建于光州霽峯山南麓。伯父孝烈公考毅烈公配享焉。

公陪晴沙公渡錦江。和五律一首。有霜落荊門夜。天寒錦水流之句。

二十九年辛丑公二十四歲

三十年壬寅公二十五歲

三十一年癸卯公二十六歲

祖考忠烈公院賜額褒忠。

三十二年甲辰公二十七歲

三十三年乙巳公二十八歲

中進士三等第五人。晴沙公居魁。

三十四年丙午公二十九歲

晴沙公登增廣文科。

三十五年丁未公三十歲

三十六年戊申公三十一歲

十二月祖妣贈貞敬夫人蔚山金氏卒。

三十七年本朝光海元年己酉公三十二歲

四月夫人蔡氏卒无育。

三十八年庚戌公三十三歲

三十九年辛亥公三十四歲

聘夫人光山金氏。宣敎郞信之女也。

四十年壬子公三十五歲

四十一年癸丑公三十六歲

晴沙公以賀節使書狀官朝天。

四十二年甲寅公三十七歲

子斗綱生。

晴沙公以書狀官復命。

四十三年乙卯公三十八歲

四月公在太學。與進士鄭澤雷等。䟽斥孽臣廢母之論。卞完平李相公扶倫之義。辭氣凜然。

十月擢謁聖文科第五人。

四十四年丙辰公三十九歲

九月除校書舘副正字。盖以毅烈公殉節。依事目直付六品。而芸閣之職。出於爾瞻輩乘時逞憾也。

四十五年丁巳公四十歲

拜繡衣御史。彈劾權奸及時宰之貪臧。復啓未幾。竟爲羣少之羅織。至有蛇島之行。旋卽蒙恩宥放釋。

四十六年戊午公四十一歲

八月夫人金氏卒。

四十七年己未公四十二歲

光宗皇帝泰昌元年庚申公四十三歲

聘夫人豊川盧氏。贈左承旨宣之女也。

八月以書狀官朝天。領漂海唐人到京。

皇上嘉其優恤之本。忠順之誠。賞賜國王銀壹百兩錦四段紵絲二十表裏。賜勑奬諭。時魯使亦朝天。聞我國素有禮義之俗。來訪於客館。問書狀姓名。答曰高某云。魯使曰霽峯之後裔耶。答曰王考也。魯使曰霽峯之精忠大節。天下之所共知也。孰不欽慕。因起拜而加敬焉。盖癸丑年晴沙公朝天時。以霽峯集及正氣錄。廣布於十二國諸使。故今魯使有此問答焉。時魯國。卽大明太祖第八子杞之所封。

熹宗皇帝天啓元年辛酉公四十四歲

泰昌皇帝梓宮在殯。周旋處變。少無違禮。皇上奬其禮制應變之甚詳。賜酒饌及銀畫盃一雙紅梅一盆顧氏畫譜四卷。盖稀賞也。三月復命。時事大變。無意仕進。斂迹於昌平柳村。與鄭畸翁弘溟,林掌令得悅,梁主簿千運諸公。詩酒自娛焉。

二年壬戌公四十五歲

仁祖大王在潛邸時。以國事之緩急。再三親訪。而公未肯就命。但薦后山吳希道。仁廟覽山水之勝。賜所居號柳川二字。堂前大柿樹。卽仁廟繫馬樹云。

三年本朝仁祖大王元年癸亥公四十六歲

子斗明生。

春拜兵曹佐郞知製敎。與趙纘韓,蔡謙吉,趙裕善八九諸公。禁直有會盟圖。盖大殿定位之初。有北虜之憂。朝野恼懼。故公與同僚。以一心贊襄之意。有盟會焉。

六月補南平縣監。十一月以試官不進遞歸。自是常帶三字啣。

四年甲子公四十七歲

時有适變。乘輿播遷。公家居聞變。與靜軒公倡義至泰仁。聞适伏誅而罷歸。

三月拜工曹佐郞。

四月移拜兵曹正郞。赴關西幕佐。有塞下曲二首。膾炙人口。

五年乙丑公四十八歲

三月拜司諫院正言。有乘馹之敎。上䟽辭職。

四月拜成均館典籍。

五月還拜正言。時公與白軒李相公延勅于太平館。泮儒有違法之事。啓辭以正之。

六月移拜直講。

八月補興陽縣監。

九月與稚川尹公,淸陰金公,月沙李公。同參靖社原從功臣一等。錄券有父母封爵。子孫承蔭。宥及後世之敎。

六年丙寅公四十九歲

辭職還鄕。家食於光州。

七年丁卯公五十歲

時在光州鄕第。聞姜虜之變。急赴尼城。以號召使沙溪金先生從事官。扈衛東宮。來到全州。多有論事策應之備。而扈衛大將柳斐然遞授統御使。辟公爲從事官。將治兵北上之際。聞賊奴請和而歸。東宮旋駕。公亦還第。泣血封䟽。其大槩曰臣之亡祖亡父伯父。俱以閒廢。死節於倭亂。臣之不肖無狀。幸沐新化。猥廁從班。則非分極矣。夙夜惕念。惟恐忝爾所生。當此主辱臣死之日。未效涓埃之報。罪合萬死云云。

赴義到尼山時。貽書斗綱。勿以世亂而廢讀爲戒。

毅宗皇帝崇禎元年戊辰公五十一歲

二月拜直講。

尋拜掌令。申救朴炡等請收遞職之命。連五啓。

七月移拜濟用監正。

十月補善山府使。未赴遞還。

十二月拜禮賓寺正。

二年己巳公五十二歲

四月拜司導寺正。

八月移拜尙衣院正。

九月移拜宗簿寺正。

十一月又拜掌令。時慈殿欲行拜陵之禮。連上二啓。極言其非禮。

十二月移拜軍器寺正。

三年庚午公五十三歲

三月拜宗簿寺正。

七月拜掌令。啓請革罷宮家免稅內奴復戶之事。晴沙公以冬至使書狀官朝天。西郊餞席。以酒盃擲自點之頰。

十月拜直講。

尋拜宗簿寺正。

十一月贈考領議政。以焚黃事。陳情乞遞。特命給由乘馹還鄕。

十二月拜掌令。

移拜直講。

又遷尙衣院正。

尋拜掌令。一月之間。四度承命。皆不就職。

四年辛未公五十四歲

正月付副護軍。

二月補靈巖郡守。未赴旋遞。

七月拜司饔院正。

十一月移拜承文院判校知製敎。

晴沙公以書狀官復命。爲自點誣陷在縲絏中。

五年壬申公五十五歲

二月拜掌令。上䟽爲晴沙公鳴寃。封進從信錄。

三月移拜世子侍講院弼善。

四月拜宗簿寺正。

旋拜掌令。

移拜弼善。

遞拜掌令。

六月拜弼善。

七月移拜掌令。

時延平李公進追崇之議。啓請罷其職。崔有海私問大禮於華人。啓論其罪。請削仕版。

十月付忠武衛司直。

六年癸酉公五十六歲

晴沙公以特命竄于晉州。

四月移付副司果。

五月拜司導寺正。

七年甲戌公五十七歲

八月拜司饔院正。

八年乙亥公五十八歲

祖考贈謚忠烈。

晴沙公以特命量移林川。

四月拜掌令。

移拜成均館司藝。

九年丙子公五十九歲

六月初六日。捐世于漢上之第。朝野相知。聞其訃莫不嗟惜。金仙源,金淸陰,尹稚川,張谿谷,崔遅川,尹海嵩尉,徐達城尉,鄭畸翁,洪永安尉,李天默齋,宋栗翁諸賢。皆有哀輓焉。

八月返葬于長城朝會陽卯坐之原。

七代孫輝鎭。窃悶遺集刊行之積歲未遑。與諸宗發謀剞劂。而四從弟勉鎭收拾斷爛餘篇。更述闕畧。慮有致誤。辛酉秋考訂於族叔應敎時鴻。又就正于奇掌令正鎭。遂刪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