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窩先生文集/卷十八

卷十七 好古窩先生文集
卷十八
作者:柳徽文
1896年
卷十九

编辑

家禮攷訂序 编辑

昔謝上蔡有言正容謹節。外面威儀。非禮之本。而朱夫子深辨其非。夫禮有本有文。而今人動以周末文勝爲口實者。繇當時典章悉備而其本或昧焉。然亦未有無其數而獨存其本者。故聖王繼作。未嘗不依前聖而損益之。自經秦火。儀文蕩然。存十一於千百。世之爲禮者。率皆苟焉而已。豈可以度數之末而不講哉。此朱先生所謂不可以祝史事而忽之者也。有宋諸儒禮說。互有詳略。而司馬氏爲最。故朱子家禮。參取諸家。斟酌古今。而時俗見行。多仍書儀。誠禮學之指南。然其未盡合古禮者。先生未及更定。晩來定論。多未之載焉。爲可慨已。惟儀禮通解。乃先生晩歲編輯。而其定論。多因是可考。其喪祭二禮。雖屬之勉齋。然先生嘗謂勉齋曰。君所立喪祭禮規模甚善。他日取吾所編家鄕邦國王朝禮。悉用此規模更定之。遺命治喪。頷可儀禮而以書儀爲疎略。然則勉齋續編。亦經先生奬許。而家禮之因書儀者。亦多有疎略。從可知矣。後儒反有以續解爲未經朱子是正而少之者。又或有不分初晩。膠守家禮者。皆過論也。但時有古今。不可無斟酌。且禮之大本大原。家禮著焉。故近世禮家擧以家禮爲宗。其中未定之論。則楊信齋附註。輒引儀禮爲正而尙多闕焉。皇朝丘文莊公作儀節。以羽翼是書。而亦多率意更改。或未得古人禮意者。有不可盡從。其後諸家說。亦或有異同難合者。然微文細節。亦一一追原古禮而損益之。然後可因其數而得其義焉。今不揆僭易。就要切處。略加評訂。根據經傳。以補家禮之闕。庶不外乎先生定論。至於今俗所行。或異於家禮而反與古禮相近者。似當從時而合古。亦以鄙見參證而討論之。以備好禮者之采擇。其所不論者。亦須以此例推看云。

冠服攷證序 编辑

孔子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又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夫古聖神文章制度。自有法象之昭著。而四代相因。至周大備。苟外是而爲之者。中國而夷狄耳。士類而廝役耳。其與法言德行。不可差殊看也明矣。經秦及漢。冠冕朝服。已失古意。而隋唐以後。三等公服。專出胡制。其士服亦因俗尙漸變。而一經胡元。亦復蕩然。皇明刱制。蓋倣有宋而不可得。况在今日之貿貿乎。物極必反。此其會也。而其散見諸書者。槩多疎略殘缺。後之論者紛紜舛錯。特在深衣一服。其他則率皆束閣而不講。晩生末學。固不敢求多乎前人。而竊恐因循顧望。將至於湮沒而無傳矣。今姑就大夫士冠服。搜采經傳註疏。旁推互證。參訂會通。略能窺見古人本制。著之一編。只爲燕居行禮送終之用。蓋雖追本唐虞。而竊自附於夫子從周之義。其吉凶則唯負適衰之外。其說可通於玄端大白。而近世衽領之失。悉該於其中。若天子諸矦之服。非草野所敢議到。而其等威之別。槩見於周官註疏。獨其五冕之衣長至膝。六服之裳幅不破。蓋出後代承襲之誤。不得不講明訂正者。亦於玄端褖衣之說備矣。世之好禮君子或有取焉。則庶可爲盛世復故之一端。而堯舜三代之治。亦因此而爲之兆也夫。

小學章句序 编辑

朱夫子小學一書。卽古八歲入學。敎人之遺法也。夫天之叙秩。有典有禮。而人稟各殊。率是而全焉者或寡。聖人設學立人倫禮樂之敎。必自幼少而學習之者。皆所以復其天賦之性。而其作人之盛。成俗之美。動稱乎唐虞三代者。職此之由也。周衰學廢。重經秦火。孔門所傳小學之方。無全書之可攷。其散見於傳記諸篇者。人莫之講明而表章之。功利之誘。異學之惑。所以斁倫喪心者。愈降而愈甚矣。子朱子生千載之後。纘承孔孟周程之緖。旣發揮大學之蘊奧。乃復裒輯古訓。作爲是書。以立作聖之基本。規模節目。粲然一出於司徒典樂之舊。於乎懿哉。自是厥後。天下家誦人讀。而後儒訓解之書。亦不可以無作。若其總目條例則前有李氏之分析。極其要約。訓詁名物則又有何吳陳程氏之繤集。詳悉無餘。而吾東李文成公。復爲之揀擇去取得失以正。世之學是書者。舍是而何求。况我列聖典學。儒敎丕興。凡所以發明此書者。亦皆收取而導迪之。第是編宗旨。不越乎人倫禮樂。而竊觀總目之分析篇章者。卻不免有所遺闕。眇玆末學。蚤嘗從事此書。沈潛積久。粗有窺斑之見。乃於朱子說中。得其要領之可相證者。遂不揆僭易。輒爲之采擇修補。復摭朱子所取經傳註疏及其親自論斷者。與集註通融爲一書。將以質諸當世之君子。其於作人成俗之事。顧何敢與議。而在私家訓蒙。亦或有少助云爾。歲庚寅十二月丁酉。完山柳徽文序。

啓蒙攷疑序 编辑

歐陽公嘗謂世之學者。好以新意傳註諸經。而常力詆先儒。先儒於經。不能無失。而其所得者固多矣。正其失可也。力詆之不可也。余讀書。每以是爲懼。而至若啓蒙一書。是理數之原本。比他書尤難看。而玉齋胡氏以當世易學之宗。逐章分釋。大有功於是書。後之學啓蒙者。捨是而何從。然嘗伏而讀之。往往有與朱子本旨不同。而自爲一說者。又或不免有理會未精處。初學若以是便謂一一皆朱子說。則朱子之意。恐遂以晦焉。且苑洛韓氏意見書。專爲攻玉齋作。而於玉齋本意。亦有信未及處。又於玉齋病處。反有沿襲而敷衍之者。此皆不可不辨。然二家說。其好處自多。豈可因此而盡廢其餘哉。王考參攷中。多所明辨。而間有兩取而兼存者。所謂仁智之各異也。徽文傳襲舊聞。極意參互。槩見諸家之得失。故嘗不揆僭易。隨手箚錄其可疑處。以備遺忘。而其好處則存而不論。以毋犯乎歐公之所戒。退陶先生傳疑之書。已有論斥者。今不復詳焉。以俟覽者之參攷。間有要義。略略推說。以見鄙意云。

濂洛風雅補遺序 编辑

古聖敎人。必以詩樂。所以養德性也。夫詩出性情。善惡治忽著焉。足使人感發懲創皆敎也。而粤在上古。典樂之敎胄。樂正之造士。純用盛世雅音。使成人小子詠歌舞蹈。涵養中和。實與五品六行之敎。相資以成。而閨門鄕國。以及天下。咸造乎其正。及夫政衰民怨。其言有善惡者。太史氏掌之。而觀省監戒。於是而備焉。周之益衰。而列國之風不陳矣。夫子刪詩。以寓勸懲之政。實爲萬世詩學之祖。惟其刪述之中。楚獨無風。而其季也詞賦興焉。自是厥後。代各有作。亦可以風厲而監戒焉。肆我朱夫子作楚辭集註。續以後語。爲三百篇之羽翼。又詩騷之流屢變。而五七言者作焉。自漢樂府。以及唐宋。不勝其夥然。特其蕭散冲淡。有補世敎者。朱子有意刪定。附之古詩楚辭之後。而眞文忠文章正宗。實繼其志。則亦足爲後來詩學之一助。但其出於醇儒莊士。允爲學者師範者鮮矣。逮夫濂洛諸君子之作。有詩賦銘贊五七言各體。粹然一出於性情之正。使人淘瀉心胷。涵暢道德。入之易而感之深。又有捷於古詩之簡奧。此見金仁山編輯嘉惠之功。可繼刪詩註騷之遺緖。至如上世敎胄造士之盛。雖不可復覩。而夫所謂純用雅音。涵養中和者。亦庶幾得之於此矣。惟其揀擇稱停。或不無可議者。而近世朴南溪增刪之役。誠不可已。以徽文管蠡之見。竊嘗傳錄而寶玩之。但於其中或有爲程朱諸賢之所稱賞。及一二有補於詩敎者未盡收入。而所增所刪。亦不無可仍其舊者。是以忘其僭易。就已成之書。略加掇拾修補焉。非敢與議刪述之事。只於朝夕諷詠涵養之資。庶乎得其備而無遺云。

贈族侄致儼序 编辑

族侄致儼從余問古人宮廬冠服之制。余嘉其篤信古聖而欲學之也。出示前日所輯釋宮補及冠服考證。略說其梗槩。抑又有一言可諗者。夫文武之道。墜於地久矣。不贒者之識其小者。亦多未備。宮室衣服之類是已。况所謂大者之不在是乎。朱夫子嘗云曾子臨死。說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顔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有司存。上三者。正是大本大原。此非吾所謂大者乎。又嘗云傳曰失其義而陳其數。祝史之事也。此秦火之前典籍具備之時之語。固爲至論。然非得其數。則其義不可得以知。况今亡逸之餘。數之存者。不能什一。則尤不可以祝史事而忽之也。此言小者之不可全廢也。二說雖若相反。而實相貫通。蓋籩豆器數之散逸殆盡者。諉之有司而闕之。固非曾子之本意。則今日講究。誠非可已。而於其大本大原或昧焉。則平日學古之意安在哉。今余拈出而申戒焉者。意非徒然。惟君念之哉。

编辑

虎巖修墓記 编辑

吾先祖高麗寶學府君衣履之葬。在宜州西虎巖向庚之原。洎我穆陵之末。墓所失守。殆二十年而始得焉。至於府君後配水原李氏。則今四百餘年。迄未知安厝於何地。失傳於何世。噫。府君之子若孫三世直閣。其後益昌而熾。鍾鼎相望。則宜無是也。而尙今爲子孫百世之恨何也。請原其本而論之。夫府君之鄕井在完山。捐館在松京。而子永興公昆仲。千里運喪。來葬此地者。蓋永興公婦家在宜州。素諳其山川也。旣葬廬于墓側。至今樵牧以永興公姓諱呼其洞。然永興以後。卻復還處畿甸。越五世而移居南服者。僅有一二。卽吾花山兩派之先。而中間零替。香火久絶。及吾祖岐峯公詢之遺老。徵之洞名。而依然堂斧。失而復傳。其袒免親參判公永詢時鎭嶺臬。伐石而碑之。其詳在家稿。獨後配李氏。不幸而家譜闕焉。當時元不知有後配。則墓所有無。在所不論。越四五十年。後孫僉正錫昌氏博考諸譜。始知永興公爲李氏出。而猶不及致疑於墓所有無。是可慨已。今觀府君墓下十許武。有一古墓規模位置。酷類府君墓。如墳形之正方。石階之三等。石人石床之制。上下一也。壙南立三尺石。俗號長明燈。細腰方蓋。下如籩上如轎。是嶺中墳墓之絶無者。而獨此兩墓有之。明知爲一家之墓。又府君曾孫典牲公墓在驪興。亦有此樣立石。是足爲家先遺制之一左契矣。但下墓閱世已久。無人修築。石人則一仆階東。石蓋則轉墜崖壑。後人之瞻顧興哀。自有不能已者。嶺中諸族。俱發一體尊奉之議。已有年矣。頃在癸酉。族人養正,約文。發書門內。乙亥家兄炳文及族人時亨。復申前說。以今丙子孟夏之初九。破開兩塋。廣加掘驗。改修其封域。塡補其仆缺。立石則新其底而仍其蓋。五日而功告訖。遂殷祭而慰安之。雖以未得竁誌。祝文姑未著後孫屬稱。而前日之許多證據。可幷案於今日。則後來崇奉。又不當止於是矣。惜乎以吾祖追遠報本之誠。於當日詢訪之際。若非譜系之有闕。則見此兩墓之酷似。不應一取而一捨。且今兩墓俱無誌石。則亦不可一信而一疑也。况洞名之不以伯胤。而必以永興公者。又安知非永興公獨存於後喪之日。而土人命名。乃在妣位繼窆之後乎。遂以諸長老命。記其事蹟之源委。議論之梗槩。以爲後人之攷信。幹其事者實十四世孫程休,養正。十五世孫約文,述文也。記之者十五世孫徽文也。

遊東湖記 编辑

癸亥端陽節。偶然乘興。遊江之柏潭。徜徉乎湖之上。于時江水盛溢。與湖之淸漲相呑吐。靜而翫之。湖面浮漚斑鋪離披如刺繡。湖中雲影搖盪翕張如彈綿。山上奇巖碧草。半帶斜陽。蘸在水底。與波紋相凌亂。駭心眩目。歘㫚如電過星流。如燭漏紗籠移轉明滅。奇奇怪怪。變態百狀。而已西日藏耀。丹霞水。又聞江流觸石。隱隱送響。水中錦鱗。時時跳躍。展坐久之。輕凉襲人。景與神遇。充然有得而歸。因志之。

遊嶺南樓記 编辑

嶺之南名山水。而樓者甚多。而密之嶺南爲第一。歲丁亥九月。余因事南來。遂以重陽日。同二客入密州。州北負火隍。南畔凝川。公衙民舍。鱗鱗焉盤據數里。南門距水數十武。自南門之內。東見山角嶐然枕水。而樓閣崢嶸其上者。卽所謂嶺南樓也。東與凌波閣通。卽州之客館也。樓俯臨一泓。紺碧瀲灩。自東而西。復折而南而東。又南折入海。大野平鋪。晃朗五十里。海陽橫割其中。卽嶺南諸水之摠會也。西望遠山彎抱壁立西南十里外者曰高巖。其南遠峯尖秀拱立如舞鳳者曰覽德。水東一麓蜿蜒紆廻者曰龍頭。南走三十里。蹲距以捍兩江合口者曰三郞。海陽之外。縹緲層巒者。金海熊川諸山也。每盛夏水漲。三郞以北之野。漫爲巨浸。海潮之吐納。過三郞而止。去七星之口百餘里。此其形勝之大略也。相與酌酒微醺。餐金菊賞銀口。陡倚遠眺。宏麗爽濶。胷襟灑灑。都不知世間榮辱得喪爲何物。甚可樂也。昔賢題詠。比勝覽所載。十居一二。江山雲物。亘古無改。始信樓扁之不誣。是日州太守放樓船張樂。沿洄於樓下。望之如畵。足以助遊觀之一勝。凌波之東。穿竹逕逶迤而上。得一僧寮曰舞鳳。蓋取對覽德而名之也。叢竹蕭疎。蒼江掩映。忽作城市山林。亦異境也。夫是州之有是江山。不可無是樓。有是樓。不可無是庵爲之助焉。第古今遊是樓者。各隨其所遇以爲樂者不同。而其登高望遠。取快一時。人人之所同也。今吾輩雖不及古人。卽物寓興。以暢心腑滌塵累。充然有得於日新之趣者。自謂無古今之殊。豈可徒歸於放浪嘯遨之資而已哉。因錄之以相警。從之遊者。族弟羲瑞旭文,朴用元時泰也。

金丈季和致運家藏畫屛記 编辑

余嘗泝南河而上。方羊乎大瓢菊潭之蒼峭幽絶。訪蘭谷先生舊居。慨然想見其高風遠韻。與山水齊媺。旣又得先生遺文而讀之。所以飫遺芳而感發焉者。益親且切矣。日先生之孫季和氏以新造小屛示徽文。請志其後。辭不獲。敢作而曰先生所居之山水殊勝。攜筇倚棹。已作活畫中仙人。又沉潛經藝。沿洄乎洛建之派流。蘊之爲德行。發之爲文章。則先生之樂。蓋無待乎外。而顧愛此區區幅面之流峙。抑奚取焉。惟其紅綠之紛葩。林樾之靜密。與夫霜楓廖廓。雪松崢嶸。使覽者翛然神𨓏。殆若問方壺之津。披赤城之霞。能與大君子襟懷標格。犂然而有契。則先生之寓興。得此而不爲無助。抑畫中山水之得先生。亦幸矣。逮其後嗣。以孝世其家。其能繼述遺志者。有大於是。而洎夫手澤所及。亦奉守而不敢泯也如是。晁於斯夕於斯。燕息於斯。不翅桑梓而羹牆焉。後之繼公而承其業者。又能克體公孝思。勿朁先訓。則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盍於是徵諸。

樂壽堂記 编辑

立巖山水。居永之上游。爲權氏世居地。其山嶔崟綠縟。水瀴灣淸洌。奇巖怪石。粼粼焉碅磳焉。林邱環擁。其氣淸淑而鬱積。世人目之以地上仙窟。蓋指山水殊勝及權氏世有偉人。以福壽相承也。權丈幼徵年旣六十。其二尊人俱享大耋。明年戊寅。爲結縭之周甲。童顔鶴髮。徜徉乎山水間。翛然爲地上之桂父麻姑。殆道書所謂福地洞天。雖然余嘗泝其本而論之。夫天之保佑人壽祿人者。非山非水。非鉛非永。必由其積德累仁而後得。以故人之能享有遐福者。是一難也。又得佳山韻水。以助其淸福者。是二難也。竊觀權之先。自相國文節公。能藻縟王猷。箕裘世業。近世又有東峰公懷寶入山。與張文康先生。結山水知音之契。以孝友淸謹世其家。逮公曾王父員外公,伯祖寢郞公。俱以孝行霑恩命。而尊公又以古貌眞心。篤於孝友。九耋偕老。相敬如一日。子姓滿庭。循其至行。閨門之內融如也。蓋其積累也久。故其報施也篤。固不是景物之勝使然。而彼丹崖翠壁之爲朝暮耳目。是天餉之福。而向所謂難而又難者。今乃兼而有之。孔子論仁智之德。以山水樂壽言之者。豈偶然哉。愚竊以是而評公家之福。與其山水之勝久矣。今年迎春日。公因親堂春帖。祝之以十有六言之辭。其弟幼敬以草隷名世。大書樂壽堂三字。顔之楣間。又識其喜而屬諸徽文。蓋雖專於祝壽之意。苟求其原。夫所謂智與仁者。實基於孝友淸謹。彼二難者。固是公家之所宜有。而適與余所云者相符。豈直爲祝願之辭已哉。徽文孤露不文。顧有契誼之不得終辭者。且識公家故實。固與世人之所以目之者有異焉。謹叙其所感於心者以復之。因取朱子願借寒潭千丈碧。年年此日奉華觴之句。以賡孝子崗陵之祝。又酌而祝曰願公之後嗣。世濟其孝。使報施之慶。復與山水齊久云。

識跋 编辑

書好窩鄭公▣▣諸圖後 编辑

已上諸圖。皆好窩鄭公作也。徽文旣得公遺文而讀之。不惟愛夫風致之醞藉平實。竊覸其精造實踐。一眡洛建旨訣。不翅寢飰而裘褐焉。菀然風於一方。則是圖特公之餘事耳。然其庸學二圖。規橅排置。廣大纖密。使目之者瞭然。領絜而綱擧。可玩而又可讀。實與陽村旅軒諸圖。相須而不可泯也。其他如太極,心性,畫卦,律呂諸圖。隨手寫出。以爲巾衍遺。其不事專門。兼通理數之原。亦略可見已。第此數者本。各成一大障子。以便觀覽。而不可以尺籍也。日公之子禹弼。圖所以壽諸後。屬徽文解剝其全體而次第之。夫辨犉角而瞢乎筋族。與鋩頓而受人之盧胡。曷若無事於四鬄耶。敢以是辭。而以李季章輿地圖已例奉勉焉。顧其請愈勤。且徽文雖不獲承公音旨。其感聲氣而受知遇則亦舊矣。玆不得終孤其意。遂妄爲之區分午割。又稍加櫽括。編之十數牘。固不遠於林隱章圖。然卽其分而領其全。則詳略巨細。爬羅乎匡郭之內。誠不可泛讀流觀。遽以其猥釀而偒之也。因志其後。以與承學者共之云。

大學圖本。綱條連接。有如衣裳相綴。要縫漸廣而下。今雖離其上下而左右片段。未嘗不相比。中庸圖本。巨細畢擧。有如玉佩相貫。珩璜間置於中。今雖折其縱橫。而大小脈絡。未嘗不相承。分裂者有渾全之體。散落者有連屬之妙。要在人離合看。今不暇詳焉。

太極,心性圖本。成一長圖。今截作三段。下畫卦,律呂等諸圖分裂倣此。

先祖典翰公事蹟後識 编辑

吾先祖典翰府君。當中廟戊寅。受淸朝掄選之任。莅職仁川。反被柔懦之彈。然人之過也。各於其黨。夫己卯前後局面。判然爲兩箇時節。除非當日賢良。則莫不彈冠於衮貞之門。觀人大節。莫明於此。而府君歷敡淸顯於善類彙征之日。落拓不用於羣小得志之後。仁川一任。爲其末職。則考厥事蹟。明是君子中人。而一番遭彈。乃是當時善類之倒戈相攻也。謹按退溪先生有言曰靜庵已覺其敗事。頗自裁抑。而諸人反以爲非。至欲倒戈相攻。靜庵亦無如之何。嗚乎。自中之倒戈。靜庵猶不免焉。則其他得謗於矯激之論。無足怪也。雖然觀其不染邪黨。可見薰蕕之素分。且其獨漏奇禍。亦緣名韁之蚤謝。則以此究之。其心與迹。亦可得其梗槩矣。

題六絃琴譜後 编辑

琴之有六絃。非古也。古則五而七。今變而六焉。濯纓子曰晉以七絃送高句麗。國相王山岳增損其制。作六絃今用之。至新羅。有克宗者。制曲爲平調羽調。被六絃。今亦用之。六絃於吾東亦古矣。又曰山岳始奏六絃。玄鶴來舞。因命玄鶴琴云云。是六絃之所由始也。且不惟絃數之異於古。古者初絃爲宮。以次漸淸而至於第七之淸商。今則大絃居中。文武居外。遊絃與棵上棵外錯置於內。古之徽十三自右而左。今之棵自左而右。古之調五聲十二律縱橫相承。今則有平羽界面諸曲。古之琴長四尺有半。今則棵之右三尺八寸。是古今之懸殊而不相關者。然其中略有苗脈之可尋者。絲數是也。大絃之八十四。亦古初絃八十一之宮也。文絃六十六絲。得古二三絃七十二及六十之間爲商角之中。武絃五十四絲。卽古四絃之徵數。遊絃四十六絲。亦古五絃四十八之羽數。棵外四十。卽古六絃淸宮之數也。棵上三十六。卽古七絃淸商之數也。其次序雖異。而宮居中央。亦有統尊之義。其中又有沿襲而差誤者。五聲是也。一徽之左。當古十三徽。爲大絃之商武絃之羽。棵外之淸商一徽。當古十二徽。爲文絃之徵遊絃之淸宮。棵上之淸角三徽。當古十徽。爲大絃之角。其餘遞降一音。四當古之九。五當八之左。八當古之七。爲大絃之淸宮武絃之淸徽遊絃之淸徽。棵上淸商之半。其左爲文絃之淸角。十一當六十。三當五之右。十六當四之右。其右空一尺。與古一徽之左空五寸者不同。且今譜所排平調一徽。爲大絃之商文絃之徵偶同。而遊絃爲羽。二淸爲宮。至二徽已遞降一音。羽調一徽。爲大絃之羽文絃之宮遊絃之角二淸之徵。至二徽又遞降焉。蓋晉魏時杜夔律尺。比古尺差長數分。雅樂所用多不協。今此棵右之三尺六寸六分。當古三尺八寸。正如魏尺之差長。豈東來之時。亦用當時律尺故歟。抑歷世久遠。復失本制歟。若其遞降之廹促。亦因十六棵中半之七徽。以爲全律半聲之限界。而不數其空右一尺。其半聲亦每降一等。如全律之爲不復分半。以爲少少之聲。中間只有所謂界商界羽數棵之空界者。殊失聲律之本法。至若揮絃弄撥。按譜求聲。自有不得已強合者。今姑闕之。略論其源委之別。以俟知音者之領會焉。

題畫琴 编辑

余嘗學古調而悅之篤。無桐而不能琴。遂畫而代之。其鼓之也以心而不以手。其長四尺有半。其絃七。其徽十有三。從列五聲。加二淸焉。橫排十二律。自半以右。淸凡三周焉。調之以軒轅氏之樂律。文武之遺響。宮與宮協。角與角應。橫斜曲直。其妙無竆。不可殫記。又與鍾磬匏竹之律呂。無往而不相値。與玄鶴之六其絃而羽調者大異焉。仍名之曰畫琴。以擬淵明之無絃琴。噫。眞淵明耶。慕淵明耶。抑托意於淵明耶。顧余無所似於淵明。而獨其信古而不諧於今。是則淵明也已。世固無取汝畫琴。而後之識淵明心者。能識夫無聲之聲也夫。

題右軍帖 编辑

自晉以後。以書名家者甚多。而好古者獨以右軍爲宗。蓋自顔柳以下。皆不免自成一家之體。而右軍隷書。獨祖漢魏楷法。然右軍亦初學李衛。後師衆碑。觀其所題筆陣圖後可知。而曾南豐所謂羲之之書。晩乃善者。以此爾。譬之御者。古之善御名者。獨稱王良。以其能範於馳驅也。然良亦學古者也。其所引詩之不失其馳。舍矢如破者。此非良之所師者乎。然則逸少書家之王良。卽詩人所稱不失其馳者也。其餘詭遇獲禽之徒。不可殫擧。如紫陽之譏黃米。退陶之薄趙張。可見已。余故曰論御法者。莫如周之盛時。論隷書者。莫如漢魏。王良與逸少之各見稱。特後世之杰然師古者耳。聊記于此。將以風吾黨之好新奇而不師古者云。

書鹿脯帖 编辑

余頃之洛下。購得黃太史筆。又得顔魯公送劉太冲叙幷鹿脯帖。二家書皆稀蹟。然不無時世之前後。故余於顔帖尤愛重。不但如朱夫子所謂字畫之有古今。而劉忠肅所取之意。亦可想見於筆畫之外也。

雲臺寺講會錄識 编辑

三十二年壬辰冬孟。設講會于靑城。以庠舍逼側。移之雲臺之觀。會者百有餘人。蓋上古鄕國之學。在明人倫養德性二事。而二者必資乎朋友之講習。如戴記之相觀而善。周雅之攝以威儀。可見也夫。司徒典樂之法。六行四術之敎。雖不可見。而叙典秩禮。不墜在人。今日之相聚講讀。周旋揖讓。宛然有入孝出恭誦詩讀書之遺意。斯不可以文具而㑥之。况其講習之方。則在小學之明倫敬身。曾傳之格致誠正。而其大要則於日日所讀之洞規具焉。不佞空疎譾劣。言不知怍。可罪也。而乃所言則洙泗洛閩之遺也。諸生苟不以人廢言。猛加省錄。而功利之誘。異學之惑。明辨而亟斷焉。則吾黨異日之望。爲何如哉。玆志之以備他山之石。且記姓名于策。又各賦小詩一絶。俾作山間之故事云。

编辑

思誠齋說 编辑

孔子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又以擇善固執二者。爲誠之之目。夫生知安行。固不待思勉。而舜禹授受。亦曰惟精惟一。精之一之。乃所謂擇善固執。而能一則誠矣。千聖之學。不外乎是。孔氏之門。學知利行者。顔曾爲最。以傳於子思孟子。顔之博文約禮。曾之致知誠意。是誠之之由。而子思述父師之言。以夫子此言。爲一篇之樞紐。孟子又以所聞於子思者。垂詔萬世。有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夫天則自至誠無妄。而人之所以思誠者心也。心者一身之主也。孟子七篇。皆是發明心字。而心之官思。故心有不誠。而能思誠則可以至於誠矣。思誠二字。在下學尤親切。且中庸之言人道。莫詳於尊德性道問學一節。正是思誠之意也。從事於斯。以至於知之成功而一。則與生知安行之聖無間矣。程朱以來。諸先生闡明斯道。以接乎孟氏之傳者。其要只在擇善固執尊德性道問學。而又拈出敬字。爲一心之主宰。蓋非敬則不能存心而致知。敬者主一無適之謂。而其入頭則以正衣冠肅容貌整思慮爲先。是知思誠之道。不在高遠而在主乎敬。故孔子言君子有九思。自視思明聽思聰。至見得思義。而程子曰九思各專其一。謝氏曰未及乎從容中道。無時而不自省察。此之謂思誠。一則誠矣。千聖之學。果不外乎是矣。顧余昏弱之甚。苟不百倍其功。無以致困知勉行之實。然果能篤信古訓。用力於學問思辨。而於視聽言貌之間。無時而不敬。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聖賢豈欺我哉。故名其齋曰思誠。

冬夏陰陽升降說 编辑

或有問於余曰。嘗聞冬至陽生。夏至陰生。必於地下而上升。故有陰升陽升之說。此說何如。余應之曰。陰陽消息。已著於易中七月八月之象。詩中一之日二之日之語。而至焦贛十二辟卦。尤詳備焉。但不明言陰陽起處之同異。自後論陰陽者。只據橫圖爻位皆自下而上。遂謂冬至復之一陽。夏至姤之一陰。皆生於地下。至泰之三陽否之三陰。始出於地上而晝夜相半。至乾坤之六陽六陰。達於天上而陰陽極盛焉。李隆山謂陰氣萌於地下。推出陽氣。劉習靜謂一陰始生。便有凝意。驗之井泉已寒。此皆出於因襲而然也。近世金農巖則謂地在天中厚三萬里。其外上下四方皆空虛。陰陽未生。須先斂藏。而地下空虛處。不容斂藏。則陰陽非生於地下。乃生於地中。所謂中。卽三萬里裏面最深處。易卦以上下分內外者。與此相通。農巖說止此。其說累數千言。然愚意則二說俱有未當。夫天之陰陽。往來於兩極之間。冬至氣始於南極。漸向北極。夏至氣始於北極。漸向南極。而春秋分。正到其中半。天無偏主於南北。人非得私於彼此者。則其曰南曰北。已是據地上言也。而所謂升降也上下也。尤有所取舍賓主於其間。然第恐人之心量。或不及包羅。有未易驟語者。今且只取吾身之見在地上。指言其面前。則北極上也。南極下也。又高者屬北。卑者屬南。其間一氣升則爲陽。降則爲陰。冬至陽生。始於地下之天。自北漸升。夏至陰生。始於地上之天。自北漸降。春分升之中。秋分降之中。而陰陽均齊。其陰陽升降之實。然易見者。只觀日道高下。可驗已。夫日爲衆陽之宗。一年四時。一升一降於兩極之間。冬至日道極下。距南極不遠。自此漸高至春分。正在南北極之半。夏至日道極高。距北極不遠。自此漸下至秋分。亦在南北極之半。太陽升降能如是者。由一氣充滿於渾渾周圍之內者貫通。只一升一降。故春分陽出地上之際。䨓電虹霓。發見於地上。百蟲出穴。草木發榮。秋分陽入地下之際。䨓電虹霓。斂藏於地下。百蟲蟄伏。草木歸根。神龍以春分爲晝而上天。秋分爲夜而蟄淵。秋則高山之木先凋。春則下濕之草先生。冬則水之上面先凍。春則氷之下面先消。此實一氣升降之著顯易見者也。豈有太陽自太陽。陰陽自陰陽。而各自升降。不相關涉也哉。又以一日之升沉言之。自子至巳。自下而上升。自午至亥。自上而下沈。觀一日之升降。則一歲之升降。亦猶是也。又以人身之呼吸言之。吸極則呼。自腹而氣上。呼極則吸。從口而氣下。又醫書言人禀兩儀而生。每子時自左脚心起陽。循左足而上。至䪿門午位而止。午時自頂門循右手而下。至右脚心而止。觀人身之升降。則天地之升降。亦猶是也。然天地之化。往者消來者息。一年升降。一日升沉。不是將已降之氣長存不滅而復升。由其根於理而日生者。自循環而不竆。且天地間。一氣充滿。無所欠闕。非方升之初。上面空虛。方降之初。下面缺齾。由其充滿之中。陽熱之候。迭上迭下。移轉而往來。須先明此理然後。向所謂辟卦之消長。可以與論。而今此循環之妙。往來之機。昭著於辟卦圓圖。今各以一卦看則陰陽之生。俱是下面之初爻。然若不以圓圖全軆上下。觀天軆之上下。則一箇橫圖足矣。何待於方位循環。須就天之全體。主下面陽生處言之。下面是內卦也初爻也。亦所謂陽升也。故復居圖之下面。主上面陰生處言之。上面是內卦也初爻也。亦可謂陰降也。故姤居圖之上面。周圍六層。以白黑分陰陽。自左而上。皆初爻在下上升。以極於乾。自右而下。皆初爻在上而下降。以極於坤。然其所謂左升右降。各以所主而言。其實臨泰之升。未嘗不兼乎西。遯否之降。未嘗不兼乎東。人氣之左右亦然。且須只就一卦言之。亦須如反對之迭爲內卦看。則與圓圖消長。元無異同。葢在天。本無偏主於南北兩極。北極實非爲上面。南極實非爲下面。豈有內卦初爻起上面之疑乎。以此參諸天度。則二至升降。四十八度。而圓圖升降。只是六爻。每爻管得天經之八度。又以參之先天度。則其姤復之居上下。與此一般。而又於內八卦除坎離。卽是參同納甲之消息。而一爻各兼辟卦之二爻矣。程子所謂剝盡於上。復生於下。只據一卦六爻而言。與辟卦圓圖說不同。然其實剝上復下。只是二處。若邵子所謂冬至之後爲呼。夏至之後爲吸。此天地一歲之呼吸也。及氣自子至午爲升。自午至子爲降。巳升天中。亥降地中。與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是據全體而言。呼與吸升與降探與躡。正道陽生於下。陰生於上。朱子贊之曰。手探月窟。足躡天根。手與足。尤貼於復陽在下姤陰在上也。葢不但圓體如此。天地陰陽之周流六虛。本自如此。故圓體因以寫出。其所謂圖體者。卽非天體而何。其中時分之有寒暑。地頭之有上下一也。故朱子嘗言陽之退。便是陰之生。不是陽退了。又別有箇陰生。此進與退。卽是升降也。參同契朱註言乾坤位乎上下。坎離升降於其間。所謂易也。坎離卽是陰陽也。是與手探足躡。合爲一說。是皆先生定論。若參同所論姤陰。有曰井底寒泉。只是論其象如此。故其論遯卦。卻云收斂其精。卽有退下收藏之意。感興詩所謂微陽妙重淵者。又據卦象而借言之。以對微陽昭竆泉之句。又如所謂陽氣只管上去。上盡後下面空闕處。便是陰者。是未定之論也。周禮註。陰氣升而祭地示。此升字爲未盡。若古人冬至祭天南郊。夏至祭地北郊。安知不由陽生南極陰生北極之故耶。若道書所言冬至後陽氣上升。一日升四百六十里有奇。夏至後陰氣下降。一日降四百六十里有奇。王魯齋造化論所言。冬至陽發於地。每氣升七千里。夏至陰出乎天。每氣降七千里者。里數之說。雖爲太過。而陽升陰降。卻有所據。尹春年所論五音宮商之說。有曰秋則以陰制陽。陽自地欲升而陰抑之。春則以陽制陰。陰自天不得降而陽獨升者。相制之說。雖傷急迫。秋降春升。不爲無見也。又以參同所言每日兩卦之用證之。有曰春夏據內體。從子到辰巳。秋冬當外用。自午訖戌亥。言朔日子時從屯之初九。陽火上升。午時從蒙之初六。陰符下降。是所謂反對。一日之午時。卽一年之五月。其午後從初爻下降。正如辟卦午月之從初爻下降者。尤脗合無間。夫一卦順則爲屯。逆則爲蒙。坎日之需訟倣此。蓋天根月窟。是一年之夏升冬降。屯直蒙受。是一日之晝升夜沈。而其意可相發也。兪琰發揮。卻言午用蒙上九者失之。觀其後篇曰屯以子申。蒙用寅戌。朱子謂以納甲言之。蓋寅是蒙初六。戌是六四。特擧內外卦之初。子午卯酉。四時所用。故朱註謂大率一日所用。子午卯酉四時。此正得參同之本旨。又兪琰說冬至已滿一畫爲復者。亦是因襲舊說。而程子所謂以卦配月。坤當十月。朱子所謂冬至方是一陽。第二陽從此生。皆是也。然觀日道冬至始升。可見一陽方始於此。故邵子冬至吟一陽初動處。擊壤集作初起處。朱子啓蒙。載邵子坤當子乾當午之說。是卻與造化之實相脗合。且謂冬夏至已成一畫。則春秋分宜成四畫。與陰陽晝夜平均者。亦相懸殊矣。據此亦見春分爲四陽之始。秋分爲四陰之始。而觀大壯之名立焉。彼已滿一畫者。只是以辟卦月氣大槩言之耳。今若謂陰陽俱生地下。則陰陽皆有上無降。已非升爲陽降爲陰之義。又一氣往來於兩極。柰何偏加取舍。遂謂陰陽俱生南極。而不生於北極乎。且方姤陰生地下時。日道又自上而下。則是爲兩處生陰。而河洛先天諸圖。陽生於下。陰生於上者。皆與此牴牾而不合矣。若謂陰陽俱生地中。則陰陽又皆自內發散。已非陽發散陰收斂之義。又自子至亥十二月。俱是發散。則其所言收斂伏藏在此處者。果以何時收斂入內耶。是俱不成造化也。

曰子之言有據。而若冰溪之夏凝冬溫。斯非陰陽俱生地下之驗耶。曰地下之冬夏寒暑晝夜長短。與地上正相反易。以度數觀之。夏日之地上日道中天。而地下則在邊際。冬日之地下日道中天。而地上則在邊。故地上之冬至。卽地下之夏至。地上之夏至。卽地下之冬至。而冬至陽生之前。地下已熱者。是如地上之夏初也。夏至陰生之前。地下已寒者。是如地上之冬初也。聞韶冰溪。立夏後始冰。夏至後消而爲水。以立夏時地下。便同地上立冬凝冰之始。而薄於暑氣。故其冰特早。至夏至陽極於上而復下鬱於地面。故冰反自上消瀜。有若春冰之自下先消也。至於地之下面。則夏至當尤盛。便同上界之冬至。今觀海女泅水。秋後水溫。春後水冷。亦以通於地下也。若高山絶頂。則夏日亦無陽氣鬱積。故冰不消瀜。且夏至是陽極。而極熱卻在夏至後者。陽氣自上反降。地面暑氣蒸鬱也。冬至是陰極。而極寒卻在冬至後者。陽氣自下始升。地上寒氣敺聚也。以地上地下幷言之。未有上下一齊爲陰爲陽。亦未有一齊俱寒俱熱。而農巖謂冬夏至。陰陽徧滿上下四方。裴槐潭謂八方皆熱皆寒。亦不得造化之實然也。且地上之復陽始升。據地下言則便爲姤陰始降。地上之純乾極盛。據地下言則便爲純坤極消。葢地上之降。反爲地下之升。地上之升。反爲地下之降。而地上地下。陰陽之名相易。必皆降爲陰升爲陽。然又都是一箇陽氣。故地上陽升。亦可謂地下陽降。地下陽升。亦可謂地上陽降。詩之以十月爲陽者。亦以降陽之極。猶是陽也。字書通作霷。亦是降意也。猶人之呼吸。據口氣升降言。則本以呼而發散爲陽。吸而斂藏爲陰。朱子調息箴所謂靜極而噓。如春沼魚。動極而吸。如百蟲蟄是也。據腹中盈虛言。則反以吸而充滿爲陽。呼而內蹙爲陰。朱子論參同。所謂望者氣盈。日沈于下。月圓于上。晦朔之間。日月合于上是也。夫腹中之於人身。亦地下也。呼氣升而腹內蹙。亦陽氣出地也。雖然太陽之近北極。畢竟是陽。近南極。畢竟是陰何也。地上之夏。日行高而疾。地下之夏。日行卑而遲。地上自春之晝夜平均。至秋之平均。日數多。地下自春之晝夜平均。至秋之平均。日數稍少。是所謂陽贏陰乏。而向所謂天無偏主於南北者。不免微有分別。實中國爲八方之極也。

曰夏熱冬寒。旣以日道遠近。則高山之頂。去天不遠。當益熱而今反益寒何也。曰昔濯纓登頭流。問此於一蠧。答云地距天八萬里。吾到山峯。高不滿百里。不可言先陽。特孤高先受風。今觀受風之說誠然。而高山之頂。稍近寒門。下比平地。日道稍低故氣寒。泰山有日觀鷄鳴日升。而五月必重裘。雖近南之地亦然。如閩之雲谷。蜀之峨眉。風氣高寒。我國之漢挐。日本之富士。夏日積冰。皆是也。若但以受風。則必不至四時積冰矣。夫日以下臨爲功。故夏至日道極高。在中央之南十二度。平地仰視。正臨頭上。晷影最短而日氣極熱。高山則漸下於眉。晷影漸長而暑氣漸薄。與北方之日道低而風氣寒者相似。故夏日登山一層。寒過一層。與冬日掘地一丈。暖過一丈。今觀燈下立表。漸擧則影長。漸下則影短。可推而知也。且近北之地。壑谷陡下。風氣稍溫。如邑婁在北。四山揷天。有接九梯而氣冞燠之語。以日氣異於山頂也。然亦豈如南方之極卑而極熱者哉。柳於于子曰我國地偏。南北不能數千里。而六鎭之寒過於遼。兩南之暖侔於越。遠邇雖殊。而高下之勢均也。亦謂高下同則寒暖同也。若南方戴日之地。則春秋分日道。正在其上。地勢雖高。而氣不寒矣。

曰氣升則草木發榮。而今有秋生而秋華者何也。曰以大判言。則春秋之發生收斂。各有所主。然品彙之中。亦或各有所偏。隨月榮悴。如楡莢之春凋。薺苨之冬生。皆不可一槩論也。是朱子所謂物有夏秋冬生底。是到這裏。方感得生氣。有小小元亨利貞。且大體春夏秋三時。各有生成者。以地面尙有陽氣。獨亥子丑月之無陽。尤非生物之時。如一元亥子丑會之無物。一日亥子丑時之無日也。且物類之形。亦隨陽氣升降而有異。如牟麥靡草夏熟。其穗必直立者。受陽氣之直上也。其藁硬而薄者。陽剛而氣淸也。黍稷稂莠秋熟。其穗必倒垂者。受陽之反下也。其藁靭而實者。陰柔而氣凝也。魯齋論五糓之直立倒垂。只言其稟六陽與半陽者。爲未瑩。且如草芽之見天者。直立而色靑。不見天者。卷曲而色黃。春夏剪取芽笋沈水。則便卷起回上者。非氣之升。而孰使然哉。樹木相傍。雖不相接。而或竦身直立。或傴僂引避。亦隨氣所升。被物之障蔽而壹鬱也。然又細看。則亦無日無升降。故春夏秋。苟有生物則亦皆向上也。若牟麥之秋生而亦向上者。只是離地向天而不成莖榦。其他草木之秋芽而亦向上者。只是急於成實而不能漸長。皆由地氣無上升也。

曰律管葮灰之氣。亦是陰陽升降之氣歟。曰天地之間。只是一氣。而天氣則周流六虛。上下無常。能生物而斂物。雖貫徹地中。只能浸淹薰蒸。而候之不見限界。若律呂所候之氣。雖在天氣之內。而蘊在地面幾寸之內。分限截然。每日漸漸移出向外。而不過數分之異。猶人有呼吸腠理通貫乎天氣。而又有氣血井兪斂藏於肌膚之間者。故律管長短入地。有深淺不同。而氣應有先後。子月距地九寸。至亥月距地四寸六分。復至子月。苟以巳之下生言。則當爲四寸五分弱。而旋復生於裏許爲九寸者。以四寸五分。已近外而無力。只爲半黃鍾之數矣。其相差則大率不過隔八相生。三分損益而已。是地之皮膚間耳。視彼自子至巳。陽氣極於天上。自午以後。更無陽升者。不可通而爲一。蔡西山嘗論律呂之終不復始。而以子之陽升至巳反下。午之陰升至亥反下者相對說。而謂律於陰則不書。故終不復始。是與朱子所講先天坎離升降循環。有漸而無㬥者自不同。以其各爲一說。初不可相通。獨其節氣日時界分。則未嘗不與天氣相須也。農巖以陽氣自下而上達於地上。而律呂陽升距地面四寸五分而止。其上面則氣便不到者。疑而未決。是則以天氣有陰陽俱升之說。求合於地中候氣之法。其何能相通。且其言曰雖子月始生之時。亦必達於地上。夫陽生地下之天。至三陽始出地上。豈於子月遽達地上乎。但一陽初生之氣。未達地上。而六虛充滿之氣。自無欠缺也。若論地之下面。則每月所應之律。長短正同。而最其冬夏節氣。與地上相反。則黃鐘九寸。正始於夏至午半。此其與地上大異矣。曰夏至陰生於午。則日道當漸北。而今卻漸退於南何也。曰日道高下進退於兩極之間者。天之經也。則謂之陰生於北。似可也。日輪升沈周匝乎方位者。天之緯也。則謂之陰生於南。似可也。然一經一緯。固有其別。而爲上爲下。皆可相通。故日輪高午。夜入子位。是自上而下。非自南也。日道近極。冬向南極者。亦是自上而下。非自北也。豈可局定說乎。

曰方春則氣升暄淑。方秋則氣降淸爽。而人多疾病何也。曰陰陽換易。必在春秋。氣從下上升之時。氛祲必起而客氣上熾者或多焉。從上下降之時。寒凉中人而臟腑內潰者或有之。然陰陽調風雨時。亦繫君心與世道。豈可專任氣數之變也哉。

潮汐說 编辑

客有問於余曰。海有潮汐進退。而又有增减遲速之不同。願聞其故。余答曰古今論此者不一。如海鰌出入。神龍變化。天河入地。槖籥翕張等說。最不近理。不足論也。若抱朴子所謂月精生水。月盛則潮大。竇叔蒙所謂水隨月之盈虛。邵先生所謂所以應月。從其類也。是皆得夫應月進退之大體。而不言其增减緩速之所以然。惟臨安志言夕潮之期。月皆臨子。晝潮之期。月皆臨午。自一日午時子時漸退。至八日卯末酉末。是擧東海潮始起時言之。朱子嘗言明州人言月加午而潮長者是也。余靖海潮圖說。言月臨卯酉。水漲乎東西。月臨子午。潮平乎南北。太陰西沒。常緩於日三刻有奇。潮之日緩。其期率亦如是。是擧東南海潮已漲時言之。朱子嘗言潮汐之說。余襄公言之尤詳者是也。是二說正得逐日緩速之節。但其論增减之由也。臨安志則以朔望之大。只言陰陽之變。春秋之大。只言陰陽之交。呂氏則以朔望月弦之大小。只言月行之遲疾。春秋冬夏之漲退。只言陰中陽中。俱不言日月行之離合遠近者。爲未盡。且臨安志。有言天包水。水承地。與元氣升降。氣升地沈則海水溢而爲潮。氣降地浮則海水縮而爲汐。一晝一夜。氣再升再降。其謂地有升降者。殊失陰靜不動之理。况南海潮信則異於東海。滄海之東則本無潮汐。地一也而其升降若是不同耶。余氏所言朔望差疾。月弦差遲者。亦頗失實。夫月行遲疾之論。亦有多端。皆以右旋說。爾雅疏謂晦朔最疾。望則最遲。李星湖謂晦朔極遲。望則極疾。然今觀月行一遲一疾。全繫二十七日一經天。而不繫二十九日與日會之限。積至半年。遲疾之期。已退半月。故一年之內。有朔遲望疾。而兩弦適平之時。已不可一槩論。而俱無朔望疾而兩弦遲者。可見遲疾非增减之由也。若張子正蒙言大小之差。繫日月朔望。其精相感。盧肇潮賦言日激水而潮生。月離日而潮大。日入則晩潮激於左。日出則早潮激於右。又王魯齋天地萬物論。言朔望月近日。故月行疾而潮大。兩弦月遠日。故月行遲而潮小。是三說。獨以日月幷言者最得之。但張子主地之升降而以潮汐升降證之者。未爲定論。盧氏則以其至只言日之出入者。不合於每日之退期。其漲只言月之離日者。不合於每月之再漲。宜其有合朔之際。潮殆微絶之語也。王氏則以大小只言月之近日而疾。遠日而遲。而不言日月遠近相感之大小者。亦爲未盡。是可慨也已。嘗試論之。月在天水在地。月是至陰之物。進退變移之必相隨。其理甚的。雖然陰得從陽。陽不得從陰。故月本黑暗。受日光而乃明。水旺堅凝。載陽氣而始動。至於海水之不冰常醎。尤是陽氣之貫徹在中。而其變動也。必待日月之相値。然後氣機相感。精光相盪。潮勢於此而必大。夫晦朔日月出入。必正相合以至於生明。望日日月出入。正相對以至於生魄。其度數相近而相感尤大故潮大。上下弦日月出入。相後於半日半夜。而正居相合相望之間。其度數甚遠而相感稍小故潮小。是一月增减之異也。春秋日月橫繞於兩極高下之中。陰陽正分於地體上下之半。形氣相當而相感尤大故潮漲。冬夏日月旋轉於六虛升降之偏。陰陽偏盛於地面上下之極。形氣不相値而相感稍小故潮减。馬氏所謂極陰而凝。畏陽而縮者。不爲無據。苟謂但係月行而不係於日。則宜盛於極陰之冬。何待陰陽相半而後最盛哉。余氏又言春夏晝潮常大。秋冬夜潮常大。然其大也有漸。夫日道上升之始。晝潮始大者。以與日輪之上升氣勢相乘也。然感於氣之上升者。未極於日道極升。而反極於方升地面之時。未極於日之中天。而反極於方升地上之時。日道下降之始。夜潮始大者。以與日輪之下沈氣機相會也。然感於氣之下降者。未極於日道極降。而反極於方降地面之時。未極於日在地底。而反極於方沈地下之時者。亦由形氣之相當也。故子月以後。晝潮漸大。至春朝而極大。午月以後。夜潮漸大。至秋夕而極大。子時以後。始屬晝潮。至卯潮而尤大。午時以後。始屬夜潮。至酉汐而尤大。是一歲增减之異也。王魯齋言春爲陽中。陰生於午。晝潮大而感陽也。秋爲陰中。陽生於子。夜潮大而應陰也。此則卻擧陰生午時。屬之晝潮。以明春潮之晝大。陽生子時。屬之夜潮。以明秋潮之夜大。失其詳矣。其下所言晝夜再至。猶歲之春秋月之朔望者。最爲得之。觀其緩速增减之自然。而陰陽消息昭在目前。有若著意安排者然。不亦妙哉。程子曰日月之爲物。陰陽發見之尤盛者。愚於潮汐進退亦云。而朱子先天圖。也好則劇之妙。亦於此而觀之矣。且東海每於月出而又於月落。西海每於月落而又於月出。當其衝也。南北海之於月臨子午亦然。竇氏只見東海。故謂潮虛於午。張說只見南海。故謂潮生於子。獨余氏親見東南二海而反隅西北。故其說最詳。韓南塘謂余氏說。驗之海潮。全不相應。遂疑余公生於中國。未見海潮。臆度爲說而朱子取之也夫。月加卯酉潮至。四時本同。而獨於月行赤道兩極中半之時。已驗其實然。他時則若相牴牾而不應。葢兩極出地入地各三十六度。正相似倚杵。而天之赤道斜倚中要。故同一卯時。而惟行赤道之時。正當地面之卯位。今以璣衡言之。赤環以南白道之卯。斜下於地平。徑向南極之入地。赤環以北白道之卯。斜上於地平。徑向北極之出地。夫黃道本斜倚赤道。至於二十四度之遠。而月行經天出入黃道內外。各三十日半強者。遠不過六度。故月行之斜倚赤道者。其遠亦有甚於黃道。惟春秋之朔望。冬夏之兩弦。出入近於地面之卯酉。其餘則月之東出在赤道之南。則月未出而已在白道之卯位。此時則潮至而月未出焉。或在赤道之北。則月已出而未及白道之卯位。此時則月出而潮未至焉。其相與差池而不一。固其宜也。而南塘謂之全不相應。過矣。其說又謂月盈而潮漲。月而潮又漲。盈相半。而潮縮未見其相合也。夫日月相合相望。度數相近而相感尤大。在相合相望之閒。度數相遠而相感稍小者。余氏固未言。而此是月與潮之相合。何獨盈而縮然後。方見其相合耶。其說又謂月至子午陰陽之極而潮反縮。至卯酉陰陽之中而潮反長。又未有其說也。夫東西二海。月加卯酉而潮至。南北二海。月加子午而潮至。東西是陰陽之中。南北是陰陽之極。則其理未始不相貫。其說又謂彼渴此盈。尤爲無理。夫余氏韶州人。本近南海。又嘗到浙東。出知賓州。自言親見海門與武山。而南塘則曰不見南海。烏可歸之臆度而打破哉。其說又謂歲月日無再冬再夏再晦再望再晝再夜。而潮則一日再進再退。一月再消再長。不必牽合於歲月日而爲言。夫一日一出一入。一月一朔一望。一歲一春一秋。皆是潮漲之候。其出地入地而陰陽之變動一也。相合相對而陰陽之相感一也。日中宵中而陰陽之相交一也。是以一日而有再變動也。一月而有再相感也。一歲而有再相交也。何獨於再進再漲而疑之乎。其說又謂海潮盛於夏縮於冬。平於春秋。與一歲陽氣之運相合。水生天一。故隨陽而進退耳。卻以先儒縮於冬夏。大於春秋之說。亦歸之懸揣。夫臨安志所謂卯酉之月。潮獨大於餘月。余氏所謂潮之極漲。常在春秋之中。及錢塘候潮圖所謂惟八月十五獨大。常潮遠觀數百里。若素練橫江。祝穆方輿勝覽所謂每年八月十五日。舟人漁子泝濤觸浪。謂之迎潮者。皆不翅親見。豈可謂之臆度而不信也。若夏潮雖非日道地面之相當。而潦水夏漲。爲逆潮所扞。則江口有時乎極漲。又春之夕潮。秋之晝潮太减。反不及夏日方盛之候。此非應陽氣而尤大也。且二月無觀潮之俗。亦以二月夕潮之稍小也。曰浙東於廣南亦不絶遠。則潮至於浙東之卯半月出。而宜亦仍至於廣南之卯半月出。而卻於午半始何也。曰朱子所言天地之間。東西爲緯。南北爲經。故子午卯酉爲四方之正位。而潮之進退。以月至此位爲節者。此本指東海之月加卯酉潮漲。月加子午潮縮。然亦可通看南海之月加卯酉潮縮。月加子午潮漲之由。葢一日之內。潮汐之再盈再縮。其節有四。各延二時。逆上於百里之川而始迴焉。非如行雲之馳驟橫過。閃歘無迹。故若極漲於子午。則越三時而極縮於卯酉。纔縮而復漸長焉。且四海量大。而亦只有此數。故方其漲於東西也。必縮於南北。噴於南北也。必吸於東西。月臨卯酉。東西聳起。則其勢不得並至於南北。月至子午。南北繼興。則其勢必須擺開於東西。南北爲經。相感於中央之月。東西爲緯。相感於出入之月。天地間一晝一夜。凡四起焉。此所謂彼渴此盈。往來不絶者也。曰滄海之東。獨無潮汐何也。曰古今論此者甚多。而大略有六。王充嘗言水者地之血脈。而韓久菴因謂水由氣而往來於地。猶血之以氣往來於脈。故水有潮有不潮者。猶人身之有行脈有不行脈者。兩極往來之氣。從南向北。自上直下。則氣頭餘派。不能遠及於左右。其勢然也。久菴說止此。又邵子嘗謂海潮地之喘息。而南塘因謂四海相連而東海最爲深壑。故不見其盈虛。西南海之有盈虛。卽是東海之盈虛耳。如人之腹部口鼻一氣相連。故腹部之盈虛。見口鼻之盈虛耳。此二說皆有未盡。而今以南方近日之地當之。則所謂行脈也腹部也。亦可以通看矣。黃大海又謂水陰就下。東爲極卑。氣盡而消。故東海無潮。此說儘好。然日本在滄海之東。我使之東也。自馬州東北行幾三千里。至赤穗城海行。必乘潮而進。是其南邊近日處。亦皆有潮。則其不係於東下氣消。可知也。金荷潭又謂地勢西北高東南下。我國東海接北地勢高。故潮不得上。以此推之。西海亦無潮。此說有理。但言地勢之高。而不言日月道之遠者爲未盡。其所謂西海無潮者。大槩得之。然亦當改之云東西海之近南者有潮。近北者無潮然後爲密。李星湖獨謂潮隨天轉。進退隨月。盛衰隨日。水在赤道之下者爲水宗。潮高數十丈。此水因氣湧。爲海之大宗。日本之地。北接胡地。遮攔東南海口。今之東海。卽成一湖水。潮本自東南來。則其勢不能及固也。其言盛衰隨日。赤道潮湧。皆前人見不到處。而最與鄙說。不約而同。是爲奇事。但遮攔海口之說。卻是餘意。不如直以赤道最遠言之之爲簡易也。李愼可乃謂天行左旋。海氣爲所敺。日夜東趨。著於海之東岸。故海西岸則無潮。我國與中國之東海。皆是海西岸。故無潮。若浙江在南邊。潮水挨而東過。不足謂之西岸。此說甚新。然夫天行左旋者。方在地下則繞地東趨。纔升於東則又繞地西轉。若潮水爲氣所敺而成。則當乘東出西轉之氣而著於西岸。豈地上之氣亦東趨而使西岸無潮乎。是與星湖隨天轉。所指亦不同矣。至於中國之東。未嘗無潮。故浙東雖近南邊。潮信則自東而至焉。江水在稍北。距浙江已遠。而郭璞江賦。有吐納靈潮之語。禹河在最稍北。距江淮已遠。而書傳有九河逆潮之文。燕都之東距禹河古岸。沈淹五百餘里。而元時虞集有海潮日至。淤爲沃壤。用浙人之法。築堤捍水之議。薊州有潮河川爲虜衝。而明時徐昌壽有爲塹則漲水易淤之論。此非渤海西岸之有潮乎。且如南海潮信。則又自南而至。亦無關於左旋。况增减緩速。不可究詰於左旋一事乎。大抵時分之有增减。旣應日月行之離合。則地頭之有微壯。亦應日月道之遠近。斷然可知。今交趾比景之南。正當日月之道。故天下潮勢莫壯於此。浙江福建。亦以近南而潮壯。若河濟以上。漸小於江淮。滄海以東。益遠而益微。又如西方天竺之南。是日月所由。則亦當如日本之南矣。但向所謂月臨子午。北海亦潮者。指北極以外回北向南。復近日道處言之。至於大漠以北。則地高而無海。况遠日之北。何論潮水乎。曰渤海之北。比諸嶺南之東爲稍北。而嶺南之東則無潮。渤海之北。獨有潮者何也。曰我國兩湖。與中國登萊不遠。爲渤海南口。而遼瀋又限其北。被陸地圍包。南方已入之潮。不曾中輟。必蔓延竆到陸地而後已焉。然其勢則已甚殺。滄海則浩汗萬里。非有陸地之近包相激。日本極北蝦蛦之地。泥濘四百里。雖連接女眞。而去日月之道已絶遠。南口已入之潮。愈壯愈闊。便渙散無力。此所以渤海近北。獨有潮汐也。曰水與月相感。子何的知其非牽強乎。曰天地間都是陰陽二者。而月是水精。故易大傳坎爲水爲月。周禮夫遂取火於日。方諸取水於月。可見水與月一氣也。又以物類言之。如蚌陰精故隨月盈虛。魚水物故月虛减腦。海中魚獸之皮。潮時毛起。南方有潮鷄者。潮至卽鳴。近海處弦望之際。多起風雨。仲秋無月。兔不孕蚌不胎。蕎麥無實。無非物之屬水者。自有相應之妙也。其他物之屬於陰陽者。不可勝數。如井水飜動於子半。合昏開合於朝暮。芡陽物故圓而性暖。花必向日。菱陰物故角而性冷。花亦背日。旄尾知晴而先起。河柳知雨而先潤。磁石引針。金水相求也。琥珀拾芥。木氣相從也。雉屬火而知䨓。豕屬水而知雨之類是也。又以人身言之。氣陽也。血陰也。故坎水亦曰血卦。今觀婦人屬陰而每月潮血。望者常望。朔者常朔。如潮之每月如期者相似。又精血是載受陽氣者。故生血受陽氣而色赤。死血陽氣去而色黑。猶月之受日光而生明。日光遠而魄生。以之將雨而氣昏。探水而尿生。莫非一氣相感。則水與月之相應。不亦明甚乎。曰氣爲陽水爲陰。則何獨水與月相應。而氣與日卻無相應乎。曰氣與水俱是形而下之氣。而水之進退易見。氣之變動難見。然南北寒暖。比水尤卻易見。又以變動言之。一歲日道一高一下。而陽氣一升一降。䨓電虹霓隨之。則氣之充滿太虛者。無非應乎日也。又以人身之氣陽血陰言之。一日自子至巳。氣自左脚而上升。自午至亥。自頂門而下降。又神氣是一身之太陽。故寐則神棲於心。寤則神見於目。猶日之夕入於地。朝昇于天。則陽氣之相應。又的然易見矣。嗚呼。天地一陰一陽。備於吾身。而吾身之能與天地之至誠無息相似者。豈止於此而已哉。凡耳目口鼻心志百體。與夫動息云爲喜怒哀樂。各有天則。而其要只在乎敬。苟有一息之怠。則便與天地不相似。詩云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朝。及爾遊衍。吁可不敬哉。可不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