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孺人墓誌銘

唐孺人墓誌銘
作者:歸有光 
本作品收錄於《震川先生集/卷二十一

太學生嘉定沈君煦之室唐孺人,其先自晉陽徙上海。四世至右副都御史瑜,其季子鎧,生三女,而兩女皆歸沈氏。其長歸監察御史灼,君之從父兄,而季即孺人也。君同產兄弟六人,長兄刑科給事中炤,致政家居,奉母持節,率兄弟諸婦進拜堂下,孺人於其中尤稱賢孝。君卒業太學,孺人從居金陵,告歸。久之,君卒。太夫人龔氏亦卒。四月中再遭大故,持喪有禮。子兆,方童幼,保育勤至。兆多疾,每疾作,孺人輒不食飲,焚香膜拜,以祈福祐,教令紹續前業,復遣入太學。倭奴涉內海,孺人趣辦裝走入昆山。不數日,故居悉毀。明年,寇迫崑山,遂避居金壇,轉徙白下。久之,營卒為亂,都人恇擾,還居崑山,然卒不能至江東也,竟死崑山寓舍云。

江東者,在海上,渡吳松江而東,故土人以此為稱,有魚鹽蒲葦之利,沈氏世居於此,數百年巨室,兵燹為之一空。孺人生貴,為父母鍾愛。入沈氏,又富貴。一旦失偶,嫠居四十年,老又遇寇,白首流播,可悲痛也。然自寇至,多見鹵掠,孺人獨有先識,故不及於難。臨死,敕侍婢出所御服珥,分賜旁侍者,爽然不亂。以嘉靖四十二年某月日卒,年七十有八。子男,兆也。女六人,孫男一人。

先是,嘉靖某年月日權厝君於周溪,孺人從父江西按察司副使錦為銘。於是兆作周溪塋,啟攢與孺人合窆焉,實嘉靖四十三年正月某日。君家世行事,具唐誌中。銘曰:

籲嗟沈君,不永其齡。孺人耄矣,所悲者生。孰是長違,而同斯墳。子則成矣,有以見君。人世哀榮,委之逝波。惟有懿行,載斯不磨。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