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8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縣徐曾量繼修,知縣江南齡建,吏舍俱圮。知縣呂瑋議建。

九江道 在東岡山麓。舊驛址,今火,址存。布政司 在縣治左。行臺在城西,小學舊址。府館 在花園巷。明季兵燬,今改建防汛營。巡湖守備行署 在康山,去縣七十里。先年移瑞洪,無裨地方。今復舊。

黃坵巡檢司 在孝誠鄉,去縣五十里。元置,尋廢。明隆慶間,撤康山巡檢司駐此。

《陰陽學 》,「在東隅。」

醫學 舊在北隅,後廢。康熙八年,知縣江南齡建于治左。

預備倉 在東岡。明姜應麟改置花園巷,今改縣治後。

龍津倉 在驛之南。舊傾圮,糧長賃民居貯米。萬曆間,知縣朱炳文建倉廒若干間,中有堂,糧官駐收米。明末,復圮。

皇清順治十二年,縣丞姚弘濟重建。

兌軍水次倉 舊在龍窟。明嘉靖丁未,知縣姜廷頤言於諸司,撤去。

漕兌倉 在省城章江門外苗竹架下。右四界石牆,有廳有廒。燬于兵。

皇清順治十四年,縣丞姚弘濟建。康熙四年,為鄰火。

延燒知縣江南齡、縣丞解春魁重建,二十二年,知縣呂瑋修。

養濟院 在東門外。明季圮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江南齡重建。

漏澤園 有二,一在華林岡,一在小北門外,樂平縣治 ,唐開元中始置樂平縣。舊在長樂水口,即樂平鄉。乾符五年,燬于黃寇,中和間遷今治。宋乾道間,知縣鄭如崇重新之,程迥記。淳熙間,知縣徐木即縣治東堂葺主簿廳,楊簡《記》。嘉熙間,知縣羅侶於廳西築近民堂以聽訟,賈南金「記。」 嘉定間,縣丞趙汝馭撤堂廡重門而新之,扁丞堂曰「簡靖」 ,邑人許錫記。元元貞間,陞縣為州。明洪武初,復為縣。成化中,火。弘治間,趙錡重建。嘉靖中,龐尚鵬重修。萬曆間,鍾化民建迎賓館。金忠士重修正堂額曰「尊美。」

皇清順治二年,署宇悉罹兵火,四年,知縣田發建正。

堂及內署。八年,知縣王德明復建譙樓。十二年,知縣索景藻建儀門暨賓館。康熙九年,知縣王道隆重建前門及後堂、左右吏舍。甲寅燬于兵。十七年,知縣宋良翰重建正堂及清白堂,始復舊觀。

察院 在縣治西。明正德五年,僉事鄭宣建。九年,副使許庭光增建。

布政司 在縣治西。明正統中,參議夏公即元驛地建。成化,參議李蕙廣新之,今廢址存。教場 在縣東康山之麓。

八澗巡檢司 去縣北七十里。

僊鶴巡檢司 去縣南六十里。今移萬年荷溪都,宜屬萬年。

陰陽學 ,「在清泰坊。」

醫學 :「在清泰坊。」

僧會司 在安隱寺

道會司 在萬壽觀

預備倉 舊在登高山下,後遷城隍廟右。明弘治,知縣趙琦增修倉二十餘間。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縣宋良翰重建。

便民倉 在慈湖書院舊址,名「便民。」 明成化,參議李蕙屬知縣陳崇建,改名「常豐。」 隆慶間,知縣趙黃金即常豐址創東倉,仍名「便民。」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高《脫凡》建,康熙二十二年知。

縣葉正誼修

社倉 凡二十二所,在各方隅《鄉都》。

漕兌倉 在省城蓼洲。明萬曆三十九年,知縣錢中選建。久圮。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葉正誼鼎建,有《碑記》。

養濟院 在北關

漏澤園 在縣治後。宋嘉定中,知縣紀極得沒官地六十畝建。後被勢侵,且取土有傷縣治來脈云。

浮梁縣治 。唐元和中,觀風使裴戡徙今治。宋淳熙初,劉三戒創,邑人包府記。嘉泰間趙與清、端平間潘材、咸淳間孟陞修之。元至元中,萬聚葺焉。庚寅寇焚,王文仲重建。元貞中,陞為州。至正壬辰兵燬,丁酉,于光據州鼎建。明初,知州李庸葺之。乙巳寇復燬,王文德重新之,徐遜《記》。嘉靖壬寅,知縣汪宗伊按圖復垣外侵地,鼎建架閣。乙巳,譙樓火,知縣楊僎建,邑人盧瓊「記。」 萬曆癸巳,樓又火,知縣張聯奎修,癸丑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