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8 (1700-1725).djvu/25

此页尚未校对

逍遙亭 宋潘延之建

漢南昌尉梅福宅 在郡城東北,即漢縣尉廨。唐貞觀中,改為太乙觀。一作「天寧觀。」

漢高士徐孺子宅 在郡城東北三里許梅福宅東,太守陳蕃為遷於塘東百步湖南際小洲上,名其里為「高士坊。」

晉武昌太守熊鳴鶴宅 在府城惠民門內。鳴鶴捨宅為禪居寺,今名「普賢寺。」

《晉鎮西將軍謝尚宅 》。尚,豫章太守鯤之子也。宅在郡城北,尚施入太安寺焉。

唐觀察使路嗣恭宅 在府城北德勝門外,今為「玉虛觀。」

唐南平王鍾傅宅 在府城崇梵坊,今為永寧寺。宅旁有《娉婷市》,南平侍兒所居。

陳處士陶宅 在郡西山香城寺西南。唐處士陳陶讀書於此,自號「三教布衣。」

南唐節度使林仁肇宅 在府城東。宋太平興國中,即其地為新建縣治,今不知處。

南唐中書令宋齊丘宅 在府城。齊丘兩為節度使,居洪州,大起宅,名其里曰「愛親」 ,坊曰「衣錦」 ,日與賓客讌樂,既而捨為中宮寺。

宋殿中丞李寅宅 ,在府治南羊巷東。明洪武間,改為南昌左衛。永樂元年建護衛,今入都司。宋丞相京鏜宅 ,在府城衮繡坊,地名京家山,即南唐宋齊丘園址,今為校士公署及廣積倉。明吏部侍郎張元禎宅 ,在黃泥洲。自諸生至官少宰,敗屋數椽,未嘗遷改。

「紫薇樓 」 在布政司大堂後。

晨浴樓 在城上東北,以東隅日出之地,故名。後燬於兵。康熙十八年,知縣楊周憲重建。「有斐樓 」 ,在章江門之外,巡撫安世鼎舊觀察江西時講學處。

《杏花樓 》即張文端公舊宅。

見山樓 邑人陳弘緒建,《自記》。

「間雲樓 」 在章江門外,張文端公建。

眉月樓 在桃花鄉檀溪書院熊文舉建。「臥雲樓 」 在忠孝鄉二十都,《一圖》。

《西美樓 》:在桃花鄉,邑人熊士彥建。

《歐陽拾遺》:讀書堂 在郡西山翔鸞岡側。唐進士歐陽持讀書西山,淮南楊行密奏除左拾遺,團練判官,後棄官,遂歸隱於此焉。

雷公堂 在總持寺

碧波亭 在府城東湖南,唐時有之,一名「淥波亭。」 宋熙寧中,改創孺子祠。

涵虛亭 在府城東湖洲上。唐時建,後名「環波。」 宋淳熙七年,知隆興府張子顏重建,改為高士祠。

東湖亭 在府城東南,唐時建。

南浦亭 在府城廣潤門外。唐元結、符載俱有《南浦送別序》,今名南浦驛。

積翠樓 在章江門外,今廢。

宋令公園 南唐中書令宋齊丘園林在府城東湖南,至宋為魏公京鏜第。

陳處士園 在東湖南岸。南唐處士陳陶隱居洪州,闢小園,植花竹,種蔬茹,日自灌溉。

潘公園 在府城舊中宮寺南。本宋齊丘別業,後為宋學士潘慎脩所有。慎脩孫興嗣更築「江月」 、「看經」 二臺,及清逸樓、巨松軒,號為一郡之勝。蘇翁園 在府城東湖百花洲上。宋隱士廣漢蘇雲卿蒔蔬織屨於此,亦稱「三洲蘇圃。」

共春園 在東湖旁。宋丞相章鑑剏築,竹石叢峙,花木疏秀。王義山見而歎美,鑑慨然舉以相贈,更餽名草助之。今失其處。

北園 在城東北。宋乾道中,吳師芾創築,今廢。「東園 」 在東湖上,有環波亭。宋淳熙中,張帥子顏創築,今失其處。

施先生石室 ,在府西山天寶洞西十里。唐進士施肩吾隱於此,嘗著《山居百韻詩》。

《湖山清隱居 》,宋正父創。正父號「伏龍山民」 ,其居乃唐陳陶故圃也。

晉康僧淵精舍 ,在豫章郡,去郭數十里,僧淵居焉。「精舍旁連嶺,帶長川,芳竹列於軒庭,清風激於堂宇。乃閒居研講,希心理味。庾元規諸人多往看之,聲名乃興。後不堪,遂出。」

許家營 在逍遙山旁。相傳許旌陽為令歸,父老送之如雲,有不返者。於宅東隙地結茅以居,狀如營壘,多改氏族,以從許姓,號「許家營。」 《豐城縣》。

富城縣城 在縣西二十里長豐鄉七十三都。漢建安中置,治富水西,一名黃金城,即今所謂黃金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