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4999.pdf/18

此页尚未校对


險䧟象。徃復。卦變也。言三陰自否上徃以成泰。又將自泰下復成否也。食互兊口象。所引蔡氏曰。丘氏曰。徐氏曰。並見前胡一桂附録纂註。齊履謙

本說平謂九。陂謂六。在四為徃。還三為復。无平不陂。言陽必有陰。无徃不復。言上必反下。時誼當然。其指四。孚。謂徃以交孚。于食有福。于四之食。而

為三之福。梁寅參義聖人扵天下之患。不圖之扵已然。而常戒之扵將然泰之時。吉亨之時也。然九三纔過中。則聖人即為之戒。非思患豫防之意

哉。天下之理。平者必有傾。徃者必有復。陰陽之相勝。治亂之相因。如循環然。唯善處之者。扵此之時。如奉槃水。如馭六馬。有戒懼之意。而无怠忽之

心焉。故艱難守正。則可以无咎也。如豐之為卦。亦盛大之時也。而其彖之傳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虚。與時消息。亦此意也。然君子扵此之

時。亦鞠躬盡力而已。至扵成敗利鈍。則豈能必哉。故又當勿䘏其必信斯可也。若事求其可。功求其成。則利害之心生理義之意沮。亦非所謂艱貞

者矣。能艱貞矣。勿䘏矣。則其效亦有不期而然者。其于食有福也。豈非自天祐之。而吉无不利者歟。易纂饒氏曰。平而不陂。徃而不復。此孚也。不當

謂平必陂。徃必復。而一切諉之扵天。能艱貞則无咎。无咎則何憂。可食其福。象謂天地際者。此乾坤交際之處。陰陽徃来之會。所引蔡氏曰。徐氏古

為曰胡氏云曰。並見前胡一桂纂注。胡炳文通。張希輔經義勿䘏其孚。于食有福。吾心戒扵過慮。惟貴乎盡保泰之誠。天眷得扵反求。自能以隆

保泰之效。天下之理。惟至誠足以得天耳。區區焉惟私已之是慮。不幾乎反以害其誠邪。泰之九三。泰之已盛者也。泰至扵盛。保之可也。私憂過計

不可也。持之以由中之孚。則无徃而非誠矣。誠者。天之道也。此心既存。天心昭鑒。于食之際。福禄爾康。豈不足以隆保泰之效哉。惟盡其誠而吾心

不失扵過慮。則隆其效而天眷自得扵反求。善扵保泰者。其察諸此云云之意。嘗謂一心之㣲。天下治忽之所關。天命去留之所繫也。善扵保天下

之治者。常持此心扵一誠之純。不善保天下之治者。常用此心扵萬念之雜。均之為保治也。而天命之去留。天下之治忽實分焉。吾聞世之君子。其

所謂保治之術矣。曰兵不可不強也。而威不可玩。扵是益為強兵之慮。國不可不富也。而財不可殫。扵是益為富國之慮。主勢不可卑而上木愈興。

民慢不可啓而刑罰愈峻。扵是一慮生。一誠泯。萬慮交作。則人僞滋熾。而去天愈逺矣。是雖責效扵冥冥之中。而求報扵昭昭之際。不知吾之所以

自戕其國脉。自伐其邦本者多矣。扵天其何尤。君子之保治則不然也。盖泰者。盛治之世也。泰至九三。則盛治之過者也。其可不知所以為保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