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3874.pdf/5

此页尚未校对


之一卦。柔來文剛。在於六二須。坤之上六。來而成文。故曰賁其須。與上興也侁所引王弼注卜子夏傳見前楊萬里傳士有待而後發。未有不待

而發。士有求而不應。未有不求而應。非珍身也。珍道也。珍吾道。猶洿吾道而况貶吾道乎。六二主一代文明之大臣者也。逺自坤之上六。惠然而來。

以佐興文明之治者也然非六五文明以止之君。有化成天下之文秉中正柔順之志以求六二之飾已。六二肯輕就乎。故曰賁其須須。求也亦待

也。意興於上。吾與於下而已。與。許也。故曰與上興也。下有禮樂之議而上未遑。君子惜其不待求而發。上有禮樂之問。而下无對。君子恥其求而不

能應。雖然寧耻房杜母惜賞誼房杜不能。必有能者矣。至曰未遑舉吾道而委諸溝矣。惜也誼知易之賁。未知賁之須也。林栗集解六二。坎也以隂

居柔而在下卦之中。上无其應。而承九三之離。故曰賁其須。須血之餘也。坎為血故有須象。六二與九三相賁者也。上附於三。有須附頥之象也須

也者。所以賁其頥也。傳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傳。无九三之質。則六二之文无所施矣。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无六二之文。則九三之質亦奚為矣。故

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子曰賁其須與上興也。須附於頥。隨上而興。六二九三之象矣。楊慈湖傳六二柔不能自立。依剛

而立。亦猶須不能自興。從頥而興。九三一陽在上。有頥之象。六二耦而附于下。有須之象。六二。離體自知也明。故能依九三而成賁。其有不度德。不

量力。妄欲以弱才獨任。有覆餗之凶矣。六二雖无吉。亦免凶。自知之明也。李謙齋詳解須。待也二為離之主文明之至者也。二有文明之德。而自居

於隂柔之地含章不露有所待而後發。上之人有以致之。而後為之興起。夫豈肯浮躁暴露以苟求於人哉。伯夷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聞。文

王作興而遂有盍歸乎來之嘆。此與上興之義也。蔡節齋訓解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上。謂上爻也。或謂上四爻。馮椅輯註賁其須。六二象占。與上

興也上去聲。謂九三興起也。如須傳頥而動。馮椅輯傳六二賁其須。文從水邊者非或謂今文。嬬賤妾也。然爻義難通。或引歸妹以須為專。須之義

謂離之二陽。待二來賁。於爻象雖通而孔子與上興之意。又不相合。要之一字而二義不必遷。就歸妹以為之說也。質曰。與上興也。王輔嗣曰。

得其位而无應。三亦无應而比焉近而相得者也。須之為物。傳上者也。程可乆曰。乘初為逆。王景孟曰。初舍二以赴五无應。近傳於九三。可以相賁

自三至上。有頥象。林黄中曰。上傳於三。須。傳頥之象也。須也者。所以賁其頥也。楊中立曰。離。麗也。隂麗乎陽者也。二雖為文明之至。然以隂麗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