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3590.pdf/23

此页尚未校对


王非過慮者歟。余於此可見武王之心。雖去之千百載。即其言而默思之。其齊嚴肅敬。温清淳和。謂之夙夜祗懼。詎不信然。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

必從之。天道髙逺難測。武王言之如是其曉然者。後世以天人為二理。故以天自天。民自民。聖人以天人為一致。惟以民情之。好惡。見天意之從違。

民之所欲。即天之所從也。孟津之會八百諸侯。此豈人力也哉。爾尚弼輔我一人。永清四海。盖君者源也。民者流也。源清則流必清。源濁則流必濁。

今𠰥去紂之惡。是清其源。而天下皆清矣。故曰永清。有禮義廉潔之風。清也。無盗竊濫僣之風非清乎。有推辭揖遜之心。清也。無貪姦闘奪之心。非清

乎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是亦伯夷之清。聞其風者。亦莫不清然也。時哉不可失。聖人不能為時。亦不失時。時者。當其可之謂也。武

王此舉。亦為時措之宜而已。此即度義也。甚矣時之難知也。惟聖人為能知之。使武王而居文王之世。則當服事商。盖服事商者。時也。使武王當堯

舜之世則當揖遜揖遜者。亦時也。今武王之伐商。以謂時哉不可失。豈非伐商者。乃武王之所謂時者乎。故曰先聖後聖。其撥一也。胡士行詳觧同。

力度德。至時哉弗可失。時哉。見武王見天時灼然不可失。所謂勑天之命也。時。惟時惟幾之時。非後世所謂乘機會赴事功之比也。陳大猷集傳

天矜于民。至時哉弗可失。愚曰。矜與天亦哀于四方民之意同。葉氏曰。紂穢德濁亂天下。故伐紂為清四海。三山陳氏曰。見陳經詳觧。吕氏曰。

仝胡士行詳觧。仁山金履祥表註終承天為君之責。王天與纂傳天佑下民。至時哉弗可失。胡氏曰。天生斯民。立之司牧。而寄以三事。然自三代

以下。能舉此職者。百無一二。漢之文明。唐之太宗。亦云庶且富矣。西京之教無聞焉。明帝尊師重傳。臨雍拜老。宗戚子弟。莫不受學。唐太宗大召名

儒。增廣生員。教亦至矣。然而未知所以教也。張氏曰。知武王者。以為體天救民。是武王無罪也。罪武王者。以爲以臣伐君。是武王有罪也。武王志

在救民。不以有罪無罪二其心。惟救民之志不逾也。吕氏曰。事不過公私兩端。計較利害者。私也。稱量德義者。公也。鄭氏曰。鈞。與均同。平也。

真氏曰。常。固正也。變而不失其正。是亦常而已矣。湯武所。處乃君臣之變也。桀紂之暴。使非湯武出而征之。則生民之類。將靡㓕而後已。又豈湯武

之心哉。故湯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武王曰。于不順天。厥罪惟鈞。吕氏曰。此見天之與民甚親。仲舒所謂天人之際也。陳氏曰。武王伐紂。不崇

朝而會朝清明。盖汰其濁。則清者自見。林氏曰。見拙齋全觧。漢孔氏曰。見孔傳。朱子曰。見晦菴書說。唐孔氏曰。見正義。吕氏曰。見胡士行詳觧。禮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