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0309.pdf/6

此页尚未校对


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敖之知。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衆人利利。

孫叔敖病利。故曰所以異於俗也。五員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鄭曰。盖是國也。地險而民多知。登。升也。太行。山名。處則未聞多知將問所以自竄

也。其主俗主也不足與舉。卑猶謀也。俗王不肖凡君去鄭而之許。見許公而問所之。許公不應東南嚮而唾。欲今之吳也。五員載拜受賜曰知所之

矣因如吳。過於荆至江上欲涉。涉渡。見一丈人。丈人。或孝稱也刺小船方将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絶江。絶過問其名族族。姓。則不肯告。大人不肯

告觧其劎以予。一作獻。丈人曰。此千金之劎也。願獻之獻。上也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國之法。得五員者。爵執圭。禄萬儋。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

一作尚不取。執圭。周禮侯執信圭。言爵之為侯也。萬儋。萬石也。金千鎰二十兩為一鎰不取子胥以受賞也。故曰我何以欲子之千金劎今我何一

作曷。以子之千金劎為乎。五員過於吳。過猶至也。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衆矣將奚不有為也。

而無以為為矣。何不有為。言無不為也。江上丈人。無以為矣。無以為乃大有於五員也。故曰而無以為也。而無以為之。名不可得而聞。聞知也。身不

可得而見。求之江上。不能得也。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獻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司城。官名。野人請曰。此野人之寳也。願相國為

之賜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為寳。我以不受為寳。故宋國之長者曰。子罕非無寳也。所寳者異也。今以百金與搏黍以示兒子。兒子。小兒。兒子必

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與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

觕其所取彌觕。精。微妙也。觕。麤䟽也。知死樂庵語録先生自㓜講明道學。中年以後。絶欲清修。於崑山南。架屋數間。號樂庵。時徃來

其間。焚香酌茗。與諸子及門弟談道德性命之學。淳熈戊戌夏。微覺不喜食。即徃樂庵。諸子侍旁。時女兄亦求問疾。先生曰。某將老死。姊無庸憂人

之死生如晝夜。生處便是死䖏。死䖏便是生䖏。若恁地理會得。又那得生死。語竟即取紙數十幅為手簡徧别親舊。作遺訓六事以示諸子。云皆吾

治命。不得違戾。吾平生性命道德之學。治亂安危之策。不獨載諸空言。亦粗見之行事。今既永訣。豈容緘默。戲說偈曰。竿木隨身得自由應緣已畢

復何求。翛然來徃等孤鴈。影落寒潭迹不留。書訖。且語諸子曰。吾本欲便徃。為天氣不爽。姑少留以俟月上。及夜。沐浴遂冠櫛起坐。精神自若。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