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7240.pdf/25

此页尚未校对


數。見焉。進而無不進也。退而無不退也。此之謂人無異志。夫然故出戰入守相救相助。無不至焉。不惟可以共生。而亦可以共死。耕而不皆耕也。織

而不皆織也。此之謂人各有心。夫然。故借鋤取帚。勃豀鬩墻。有不免焉。且不可與共逸樂。而况可與共患難。夫三軍衆也。踈也。一家寡也。戚也。心之

一也。雖衆且踈者無弗親也。而死生可共焉。心之不一也。雖寡且戚者。無弗離也。而逸樂不可共焉。此同居非難。而一心爲難也。有家者。知率家敦

行孝弟。而不知以心感人心。使人以其心爲心。猶知爲之三十六輻。而不知攝之以一轂也。未見其能親者也。嗟乎。一心不一心。豈惟親踈係焉。門

祚之盛衰。恒必由之。周之興也。以三千臣一心。商之亡也。以億萬臣億萬心。家國一道也。烏有門祚之盛衰。不懸于心之一不一乎。而不一心可乎。

雖然。主將之於三軍也。三。令而五申之。而不一者。有賞焉。有罰焉。賞之罰之而不一者。有刑戮焉。此其所以無不一也。一家中。父子爾。夫婦爾。兄弟

爾。長幼爾。夫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長幼也。所謂骨肉也。骨肉主恩者也。責善也。猶恐其賊恩而不可也。繩之以政令賞罰刑戮。如之何其可也。然

則將何以一其不一而致其一也。傳不云乎。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誠而已矣。上兊下坤。其卦曰萃。上巽下坎。其卦曰渙。而其彖皆

曰。王假有廟。廟莫大乎祭。祭莫大乎誠。故精氣之旣散者。可得而格也。是故聖人以聚天下之衆。以極天下之渙。夫聖人之聚衆而極渙也。夫猶有

在乎誠。而况一家乎。而况骨肉乎。故家人之象曰。風自火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則非誠而何。逢原必此之燭矣。不然。其名堂也不直曰同心。

顧曰一心。何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居斯堂者。果能致謹於言行。積誠意以相感動。則一家猶一人。豈特三軍比乎。將見恩以相愛。文以相接。雍睦

之風彌乆彌盛。郷無間言。朝有旌復。黄氏且與鄭氏並立于一邑之鄙。十餘里之間。而浦江爲禮義之俗矣。不其盛哉。不其休哉。於戲可不勉哉。可

不勉哉。即心堂宋李跨鰲先生集即心堂記以何名心。心無所住。若欲即之。了不可得。包含太虛。周遍沙界。一沙之中。

有無量國土。乃至須彌高山億萬由旬。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一心攝受。無有增損。若欲即之。心居何所。譬如明鏡應物現形。形從何來。鏡外無象。中

亦不虛。實豈能應。物不即鏡。形無從生。是鏡自生形未即之間。形復安在。物離形亡。寂然不動。我欲以身爲鏡。以應爲心。以物爲即。去道逾近。不假

外求。諸佛即我。我即諸佛。六通妙用。三十二相。舌至𣑽天。光照阿鼻。非非想天。人非人等。皆可爲說法。一念若起。火齊爲城。黄金爲地。身居兜率。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