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5202.pdf/15

此页尚未校对


出龍王𡺠山。至榆城合文水。 塔莎水。出本縣東北塔莎谷南流過縣東南入汾水 孔河水。出本縣北一百八十里。東南經板栅。馬蘭城。東流入

汾水元一統志文谷水。在本縣。𤼵源於孝文山之旁。歴交城縣西界。通流二百餘里。出入文水縣界栅城材。又東南四十餘里。合入汾水。水經云文

谷水。出大陵縣西。文谷口。即此水也。孝文山之村木。結𣏚浮泛而出。循流入汾水逺近利之出山開䟽二渠。一名甘泉河。石侯河。灌溉民田。

文水縣太原。志文水。在縣。自石州方山縣出源。流入交城界。歴榆城𨺚門山與文谷水合流入文谷河。至本縣界南二十五里。其水多紋故曰文水。

自金泰和六年有本縣官完顔永貞自文谷口開渠。沿文谷之山腰徃南經流其水三分入城。轉而出郭其七分南行。灌溉民田泌水。在本縣北

山下舊經云。武后穿井給養井至幽深。後一朝水溢。平流東南。注文水。即此水也寰宇記。謂之神福泉。土人禱之乃雨。 汾水。自管州静樂縣管岑

山出源。上自清源縣界。西至本縣界。與文谷水相合流。經縣南入西河縣界。不知何年復其故。河今涸元一統志猷水。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古大陵

城縣東南。周十步。舊經云天后時水竭。清源縣太原志汾水。在縣東五里。自平晉界流入本境。西南流入交城界

水經註云。汾水南經梗陽故城是也。 清源水。在本縣西北五里。源出趙簡子祠前。引以溉田。故又名平泉水。南流入于汾水。晉水。在本縣東一

十五里。澗三步。深二尺。自平晉縣界傍山。西南深入本境。灌溉民田。即寰宇記隨開皇四年。所開南渠之下流也。舊經云。溉三郷田。流入汶水界。

涂水。在本縣東南三十里。自平晉界流入本縣境。西流入于汾水。水經所謂汾水南與洞渦水合者是也。象谷水。在本縣東南五十里自太谷縣

流入本縣境。西流入祁縣界。白石谷水。在本縣西北白石谷中出。屈曲十里。南流入汾水。

壽陽縣。太原志洞渦水。在縣南五十里。俗呼為泠泉河。舊經云。水自樂平縣陡泉嶺西𤼵源。西流五十里。至本縣界與黑水相合。西流入榆次縣界。

芹泉水。在本縣東二十里。有二源。一源出南山鴉兒谷。曰南芹泉。一源出北山太平谷。曰北芹泉。土人又謂之琴泉。東流入平定州界。

孟縣太原志温泉水。在縣北一百二十里。有三穴。舊經云。北齊濟南王有疾求藥山中。有鹿毛已剥落。來至泉所浴數日。毛生甚美。王就泉沐浴。疾

因而愈。昔濟南王之居處。尚有遺跡。一穴出盤石中尤熱。東西二穴名靈湯。南流五十步。合滹沱河。寰宇記池水。在本縣西。自代州五臺縣界流